江西新余火灾,39死9伤,时间是2024年1月24日下午,地点: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天工南大道1766号佳乐苑小区门面二楼。
起火原因已经查明,失火建筑地下一层进行冷库装修过程中,施工人员违规动火施工,电焊切割过程中导致泡沫板起火。
浓烟通过过道涌入二楼,造成参加教育咨询培训的学生和住宿旅客受困。
这家教育培训机构,名叫新余市博弈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其注册地址正是出事地点。
其大大的招牌“博弈尚榜统招专升本”树立在门面二楼。
该企业的经营范围: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教育信息咨询(中介、家教、培训除外);企业形象策划;商务服务;市场营销策划;文化艺术交流策划,(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从街道上进入二楼培训公司的通道十分狭窄,一次只能过一个人。
从受访者所画的培训机构内平面图,可以明显看出,其内部布置及消防疏散完全不符合相关要求。
下面这张未出事前的教室照片,显示教室非常简陋,长条桌,塑料凳,密密麻麻,非常拥挤。
没有资质的培训机构,不达标准的教学场所,最终酿成大祸。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出事的佳乐苑小区,紧靠着江西工程学院的东大门。
新余市有新余学院、江西工程学院、赣西科技职业学院、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5所高校,其中前两所为本科院校,后3所为专科学校。
其他4所院校均距离事发地点较远。
由此不免让人猜想,事故中死亡的学生多为江西工程学院在校生。
几位接受采访的学生也确实都是江西工程学院三年级专科学生。
认证为“江西工程学院官方账号”的抖音号在一则该事故的抖音视频留言区发布消息称,“事故发生地点离江西工程学院天工校区东门600米左右,因此,此火灾与江西工程学院无关,也没有学生参加该机构培训。
”
值得庆幸的是,江西工程学院已经于1月15日放寒假,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回家。
否则,如果在平时,就会有不少学生会出现在网吧、宾馆、培训机构。
若真是如此,造成的后果还会更加严重。
江西工程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民办本科院校,在各省的招生批次有二本和专科两个批次。
以2023年在江西的录取分数线为例,二本理科最低分数为450分,位次12.5万,专科录取最低分200分,位次25.9万。
而江西省2023年高考人数为53.57万人,其中理科26.98万人。
也就是说,总分200分录取到江西工程学院读专科的学生,基本上相当于没有门槛。
2023年4月,江西省教育厅官网发布了《关于公布五起违反师德师风典型案例的通知》,第一起就涉及江西工程学院。
通知称:
“2021年6月,南昌理工学院原教师罗某、姜某、杨某某、任某某、刘某某等5人,江西工程学院原教师桂某某、孙某某、熊某某、杨某某、周某、陈某、张某某、占某某、赵某某等9人,参与组织江西省专升本考试舞弊事件。
2022年,以上14人均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及以上刑事处罚。
”
通知中的桂某某,即江西工程学院时任副校长桂x敏。
大学副校长带领8名干部教师,冒着丢饭碗和坐牢的风险,参与组织江西省专升本考试舞弊。
这里面一定是有利可图,油水还不小。
无资质的校外教育咨询公司,在不合规范的场地举办专升本培训,在周三下午的非黄金时间,一次性就有大几十上百名学生在上课。
这从两个侧面,反映出专升本需求的旺盛。
这些高考时750分满分考200多分进来读专科的同学,对于本科文凭的向往是多么的强烈。
此次火灾事发地点在佳乐苑门面,与江西工程学院仅一墙之隔,距江西工程学院东门仅120米。
佳乐苑的两层门面,密密麻麻遍布着宾馆、网吧、小餐饮、超市、快递等业态,是俗称的高校后门“堕落街”。
据有关人员反映,出事的这家校外培训机构有一个主任非常负责,每天早早来到教室,把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名字记下来,下一次培训的时候重点辅导。
也有同学翻出该机构的课表,反映出事当日(1月24星期三)原本全天未排课。
但是教英语的老师特别负责,考虑到距4月下旬的考试时间不远了,中间还有一个春节长假,所以临时通知加了这堂课。
据发布,该名英语教师也在此次遇难名单中。
紧邻生源地,步行1分钟距离,专攻统招专升本,负责人和老师都非常负责,这些都是这家培训机构得以大量招生的有利条件。
但专升本培训生源如此旺盛,却与近3年来统招专升本录取率节节走低有着直接关系。
从江西省来看,2020年统招专升本考试人数3.6万,录取名额3万,录取率83%。
如此高的录取率,考生基本上自己复习足矣,通常无需专门上考前辅导培训班。
从2021年起,考试人数连年暴增,2023年已经达到8.6万,是2020年的2.5倍之多。
虽然录取名额有所调增,但3年间仅增加了20%,且2023年相比2022年还调减了0.2万名额。
由此导致录取率从83%,节节下降到64%、50%、43%。
教育行业内人士分析,江西省统招专升本2024年报考人数还将继续攀升,录取率可能会再降到3字头。
对于全国专升本报名人数,并没有权威的统计数字。
仅从已公布的招生人数信息来看,2019年到2022年全国专升本招生人数分别为29.59万、61.79万、71.77万、86.62万。
扩招态势明显,其中2020年比2019年扩招了32.2万人,增长率108%。
伴随着专升本招生人数大跃进,各省统招专升本的录取率却不约而同呈现明显下降。
这背后的原因,就是报考人数增长更加迅猛。
新东方的研究报告指出:2023年全国专升本的报名人数比2020年增长约2.5倍,各省录取率普遍在45%以下。
由此推算,2022年全国专升本报名人数约为190万。
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统招专升本招考中,呈现以下3个明显特点:
1、报考人数逐年大幅增加,招生人数增幅减少。
2、公办本科院校招生人数持续缩减乃至停招,民办本科院校成为招生的绝对主力。
3、职业本科招生人数巨幅增长,分流意图明显。
换句话说,统招专升本的目标高校,大概率是江西工程学院这样的民办本科院校。
这也是江西工程学院能够发生桂x敏副校长和8名干部教师集体作弊案件的深层原因。
也是这次火灾在江西工程学院东门堕落街发生的背景。
这几年异军突起的统招专升本是怎么回事呢?它与其他类型的专升本相比,具有以下5个特点:
(1)由各省教育考试院组织考试,是选拔性考试,和高考一样是按分数排名次序进行录取。
(2)只能报考专科所在省份的本科院校。
不能跨省份报考(广东、天津、海南、上海除外)。
(3)只能应届毕业生报考,只有一次机会(广东、辽宁、天津除外)。
(4)考上之后进入本科院校入读两年,获得全日制本科学历。
其中最吸引考生的优势就是这个全日制本科学历,在未来就业、考公、考研时具备与985/211本科毕业生相同的起点,也是自考、成考和国家开放大学所不具备的优势。
为什么突然出现“统招专升本”的热潮?
教育行业人士分析,统招专升本的热潮是2020年开始出现的,与就业困难和考公考编热几乎同步略有延迟。
尤其是疫情以来,考公考编受到了更多毕业生和家长的热捧,因其岗位稳定,不受市场影响,完善的保障,成了大众向往的香饽饽。
但近几年国考、省考,针对大专学历的招录人数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2023年国考拟招录人数3.71万人,面向专科生的招录人数仅有158人,占比仅0.42%。
因此,通过统招专升本取得全日制本科学历成为专科毕业生职业发展道路上必经的关卡。
然而,现实却并非如他们想象的那么美好,而是充满了残酷的挑战。
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与新媒体学院院长黄灯教授,在2020年出版了纪实性著作《我的二本学生》。
她发现,二本学生在群体上面临“没有钱,没有父母帮助,没日没夜考上的二本紧要被全社会嘲笑”的困境。
他们从不主动争取什么,也难以主动与人交流,甚至不希望被关注到。
这样的心理愈演愈烈,本就自卑的她们,在不受关注和爱护的环境下更加自卑。
他们在就业上的身份定位极其尴尬,高薪岗位供应一本以上的“精英”同龄人已嫌不足,屈尊去和高职高专的毕业生抢蓝领岗位实在心有不甘,况且还没有优势。
专升本之后考公考编的数据无可考,无法知道相同的资格门槛下能否取得相同的成功率。
在考研方面,确实有很多专升本毕业生取得成功。
但是,成功背后的尴尬,却经常在网络上形成热点。
202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硕士毕业生何成,就以“外卖硕士”的就业经历引起了广泛关注。
河南信阳的乡村子弟何成,从1999年到2019年,前后读了20年书。
2011年他高考到北京科技大学英语教育专业(大专)学习,2014年通过统招专升本考试进入北京联合大学,英语文学专业。
2016年本科毕业时通过全国研究生招生同考,成为中国社科院大学民间文学专业硕士生,专业方向是神话学。
2019年研究生毕业后,何成回到家乡找工作。
神话学专业不好找工作,他只能用本科毕业证,想当英语教师,却四处碰壁,知道当年11月才才找到一个培训机构的工作。
工作了1个多月,学校放假,接着赶上疫情,他不肯复工而自动离职。
此后直到2020年8月,才在另一个教培机构找到份月薪3000元的工作,精神压力很大。
干了半年,就辞职了。
在家呆了半年,他去长沙一家工厂当生产线普工,包吃包住工资5000多,还有五险一金。
这份工作干了8个月,他受不了12小时对班的辛苦,也辞职了。
带着工厂攒下的4万元,他来到重庆,躺平了4个月之后,花光了积蓄,又找不到工作,于是注册成骑手开始送外卖,每天收入100-150元。
何成的求职经历,对于激烈竞争专升本考试的每年近200万大专生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
据教育部统计,2023年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共581.9万人,其中约1/3报名参加统招专升本,约15%录取,加上自考、成考、开发大学、职业本科等其他形式的专升本,升本比例可能超过40%。
从这些数据反映的趋势来看,00后这一代人的学历分布中,本科学历将会超过大专,成为主流学历水平。
就是俗话说的“人均本科”将在00后成为现实。
主流视野的眼睛一直盯着985/211,却忽视了在许许多多江西新余这样的6线城市,还有百万计的年轻人在为专升本而奋斗。
直到这次死伤惨重的火灾,才让他们在主流舆论的视野里惊鸿一瞥,留下一段语意双关的隐喻式呼救。
“着火了,出不去了,妈!
”
(全文完)
谢谢你看到这里。
辛苦了,就再附赠个礼物吧。
牢记三句话,人生必赢麻: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利益是衡量万物的底层逻辑
3、生存是芸芸众生的终极追求
喜欢这篇文章的,请点击《父母子女共读的婚姻真相课》付费阅读。
最新精彩文章:《一盘叫教主的生意:1.5万字长文读懂社会运行底层规则》
金融是万业之首,基金业从业者以巨额收入为世人瞩目。
本合集文章《基金业的庙堂和江湖》共12篇,6万余字,以关善祥、张清一、葛兰3个人为主线,串起王亚伟、蔡嵩松、董宝珍、赵正宝、黄荣华……等数十名基金业及周边人士的人生片段,向读者展示一个真实的基金庙堂和江湖全景图。
作者搜集资料详实,数据充分,对所涉人物和事件抽丝剥茧,去伪存真。
读者从对真相的了解中,建立对财富的正确认知和有用思考。
喜欢的朋友请点击阅读:《私募的关善祥辞世,公募的葛兰卸任,亏损都留给了投资人》
千叔作品《财富真笑话》,共6节,刚刚连载结束。
围绕着复旦高材生、营销天才胡刚,和他的十亿、百亿身家朋友们,讲述了一场真实却又荒诞无比的财富故事,堪称魔幻现实主义。
读者评价:深入浅出讲解财富故事,让不熟悉创业和金融的人秒懂。
喜欢的朋友,请点击阅读《财富真笑话1:20亿身家韩后老板,被1500万欠款逼成老赖?》
我是资深创业者和投资人五千叔对教育和财富颇有研究全网最淡定老爸,15岁就业权首倡者苦逼中男拯救者
成功幸福有公式赚五千万,生5个娃,攒1000平方人生如何化腐朽为神奇?请听五千叔娓娓道来
【免责声明】文章事件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
此文章旨在分享人物故事,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就事论事请勿对号入座,并未上升到人身攻击。
如涉及事件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特别说明,本文不存在捏造事实。
请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已开通全网维权!
搬运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