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数据更是指出,当前全国普通公路的养护资金需求约为6000亿元,除去地方财政等投入,每年仍然存在约3000亿元的资金缺口。
普通国省道的维护资金来源主要来自成品油消费税(2009年中国取消养路费收费项目,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税额,新增税收返还给地方用于替代养路费等)、地方财政和车购税等,前两项占比超过80%。
而在电动汽车当道之际,成品油消费税和车辆购置税收入正在减少。电动汽车用电驱动,不烧油,也就不用缴纳成品油消费税。车辆购置税方面,为了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从2014年起,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增程、插电混动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的车辆购置税一直是减免的,从2024年起才对电动汽车购置税减免额度进行一定的限制,2024和2025两年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2026-2027年免税额不超过1.5万元。

而中国电动汽车的渗透率不断提高。2023年销售汽车超过3000万辆,其中电动汽车近950万辆,渗透率达31.6%。而2024年电动汽车渗透率继续提高,部分时段甚至超过50%。这意味着,虽然中国汽车销量不低,但其中近一半不需要缴纳车购税。
电动汽车减免车辆购置税、不用缴纳燃油税(混动、增程式电动汽车可以用油,但多数车主基本上只有长途行车时才加油,市区通行很少用油),这就意味着,电动汽车虽然使用普通公路,但车主不需要缴纳养路费用。从目前自主品牌在市场份额上实现对合资品牌的“弯道超车”来看,我们不否定大力推广电动汽车的方向和政策。但对于公路养护资金,能否实现燃油车和电动汽车之间的相对平衡?
一些地方已经开始讨论如何对电动汽车收取道路养护费用。其中包括海南。海南因为主体是一个海岛,所以实行了相对独特的公路收费政策。海南全省公路包括高速公路都不直接收费,而是把车辆通行附加费纳入油价中收取,所以海南的油价比大陆要更高一些,因为其中不仅包括普通道路的养路费,还包括了高速公路费。但是电动汽车在海南发展迅速,2023年3月以来,电动汽车在海南汽车销量中就超过了50%,占比全国第一,从存量来看,2023年10月底,海南电动汽车已占汽车保有量的13.87%,这意味着,海南每8辆汽车中,就有1辆多是电动车,不用烧油,也就不用交任何用路的费用。这个比例还在不断提高。这样一来,海南收到的道路建设和养护费用必然越来越少,而支出却会越来越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海南有关方面2022年就发布了地方标准《公路里程费收费系统》征求意见稿,提出利用北斗导航系统精确记录车辆行驶的里程、路段,根据车辆行驶的实际里程、道路等级和车辆类型来精确收费,电动汽车也不例外,同样需要缴费。不过,这一方案后续没有进一步发布,至今还没有实施。
通过设备精确统计车辆行驶轨迹,按里程收费,可以精确实现用路者付费,不管什么动力驱动的车都一体缴费,应该说是很公平的。但是这需要对所有车辆新安装定位和记录上传设备,要保证设备定位精准且无法被篡改,工作量巨大。
有人提出或可以只针对电动汽车按照行驶里程收费,毕竟现有的电动汽车基本上都可以远程上传行驶里程等数据,获取车辆行驶里程不是难事。燃油车继续沿用通过燃油税交养路费的办法。
但电动汽车当中又包括纯电动车和插电、增程式混动车型。对于可油可电的插电、增程混动车来说,它行驶的里程,既有用电驱动的部分,又有用油驱动的部分(或者是用油发电后驱动),用油的部分,已经通过燃油税方式缴纳了养路费,如果再按里程收取养路费,那就等于重复收费了。要做到公平,需要精确界定电驱里程和燃油驱动里程,并非易事。虽然很多混动汽车可以显示纯电行驶里程和燃油行驶里程,但是精确度如何,并没有权威的检测。
公平起见,如果要按照里程收取养路费用,需要取消燃油税中的养路费,所有车辆都安装轨迹记录设备,统一按里程收费。这个工程量巨大。
有人提议,应该把养路费用加到电动汽车充电费用中,充一度电,就加收一定的养路费,由充电桩运营商代收,就像燃油车通过油费里的燃油税交养路费一样。但是,这种方法可能牵涉到家用充电桩以及公用充电桩的差别问题,会有很多规避办法。公共充电桩要加收费用好办,家用充电桩如何收费呢?当然理论上可以通过电网或者家用充电桩里的芯片统计充电量收费,但已有的充电桩并没有此类功能。何况,除了使用充电桩,很多电动汽车也可以使用随车充通过普通家用电源插座充电,只是功率低一些,但是哪怕只有1.5kw,一晚上10个小时也能充15度电,差不多够开100km了,只要不是要开长途,每天上班通勤基本够用。所以,通过充电桩收取养路费,会让更多车主使用随车充,诱导车主飞线充电,增加了风险。
比较可行的办法,是从电动汽车后台获取充入的电量,根据充入电量收取养路费。无论是以快充还是慢充充入的电量,全部计算在内。这样也可以避免把充电桩的损耗计入养路费收取依据,且可以鼓励电动汽车厂商开发节能技术,提高度电行驶里程。
对电动汽车收取用路费用,当然是一个大工程,需要假以时日。而在相关规定出台之前,中央和地方财政部应该积极处理好公路养护资金缺口,投入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公路养护和行政运营支出,尽量解决“列养但无钱养,应修但无钱修”的难题,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和车辆的日常出行。
• (作者为资深汽车自媒体编辑,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布鲁斯
责编 辛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