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翻译为:孔子家的马厩失火了。孔子退朝回来,说:“伤到人了吗?”没问马怎么样了。出处:《论语·乡党》是《论语》的一篇,共27章,集中记载了孔子的容色言动、衣食住行,颂扬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正人君子,为人们全面了解孔子、研究孔子,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解读:这是一个著名的故事,反映了孔子重人轻物的仁爱精神。孔子家里的马棚失火被烧掉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只问人有没有受伤,没有问马的情况。孔子只问人,不问马,表明他重人不重财。这正像后世有人说的,儒家学说是“人学”。
《论语·乡党》的写作背景:面对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知识分子大都很不满意,于是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不同的学说流派。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先后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于是有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春秋战国之交的“百家争鸣”,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中国传统中很多光辉的思想主张,都产生于那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