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分享橙子学姐投稿的考编上岸经历,求职路上真的很不容易,希望可以带给小伙伴们启发~
0-序言大家好,我叫橙子,某双非土木类学校22届硕士应届毕业生,从准备考编到最终入职整整花了1年8个月,目前在一家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工作。
在这个“宇宙的尽头是考公”的时代,虽然事业单位在有些人眼里不能算完全上岸,但自己也很满足了。

之所以感觉如释重负,是因为从决定考研究生开始,我真就把考公、考编作为毕业目标了。最近这半年里,笔试+面试考了30多次,终于凭借着应届生身份进入了体制内,这一切太不容易了
借着小布哥的平台,我也想把我求职经历分享给23届的小伙伴们,因为应届生身份真的很重要!
科普:事业单位中的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公益三类区别是啥,有哪些单位呢?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指全额事业单位,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单位。
比如:中小学、考试院、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疾控中心、防疫站、福利院、法律援助中心等...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指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性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比如:高职高专、高校、公园、体育馆、青少年宫、公立医院等...
公益三类类事业单位,一般是业务活动具有公益属性,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可以通过市场实现资源配置的事业单位。
比如:房产交易所、规划院、设计院、出版社、文艺剧团、城市配套修缮和养护机构等...
1-我的现状我所在的单位是面向社会公众的,所在部门也是带有服务性质的,前三个月,我们基本会在一线实习,之后进入不同的科组。尽管不同的事业单位画风可能不一样,但是基本的配置应该差不多,如饭补、比较固定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等等...
但是也会存在“扎心”的地方,就是工资!
一个月到手的钱还没有其他同学一半多,但对于我这种没有“宏图大志”的女生基本够用
(自己的求职目标就是稳定,踏实),但如果是考虑买房、养家的同学,真的需要慎重(求职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
因为考公务员或事业编我们很难有机会了解,单位实际的工资待遇情况,所以在收到录用通知的时候,我就问了一下工资和吃住情况,我感觉有必要,起码心里有个底吧。
2-别浪费应届生身份!在求职阶段我就经常想:千万别浪费了自己应届生的身份。
对于省考和国考,我认为其重要程度一般,因为“卷”是真实存在的,竞争压力太大,而且机会并没那么多
但是对考编和进入一些优秀的央企国企就不一样了。我总抱着利用应届生身份的心态冲一些条件比较苛刻的单位,非应届生不要的单位,这样自己的应届生身份才不算白费,而且都是应届生竞争难度相对小一些。(很多单位只招收应届生,社招基本上就不招人了)
因此我求职目标选定的就是事业单位和国企。
事业单位的招聘信息我主要看“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几乎每天都有更新,还有当地的“人事考试信息网”和学校就业网站等公众号。
企业的信息主要是通过就业群、宣讲会网站等投递简历。从8、9月份开始,每天抽出一些时间刷刷这些网站。
我对自己的社会价值有比较清醒甚至悲观的认知,从一次次求职失败的经历就证明了我认知的正确性
求职前自己总以为虽然是双非,但好歹也是个研究生呀,就业要比本科生好一些,所以就曾一度把国企作为兜底,特别是那些我认为层级分明、工作稳定、管吃管住的“养猪场”国企,如本地的一些燃气、热力、市政类的单位,我觉得自己分分钟能进。
但现实就是打脸,现在这个环境,自己简历关能过都是好的,更别说拿offer了。
就业寒冬,能抢到一根豆芽菜就别嫌弃了
大概在3月初,我终于收到了一个令自己比较满意的offer(这是我从上一年9、10月份开始找工作以来第三个offer,前两个offer更差,但也是上岸前的最后一个....)—地方的燃气公司。
它的工作环境、待遇,在我心里已经是完美的“养猪场”了,所以下手就得趁早。这样我也比较安心的写论文和接着找机会准备事业单位考试了(虽然拿了offer,但还是想借着应届生身份最后考编试试)
直到后来我才明白,现在很多好的央企和国企从待遇各方面来讲甚至比事业单位还“香”,竞争自然就大。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简历的重要性,好的简历确实会多一些机会,我自身实力确实不够,经常和211、985院校的学生“同台竞技”,输的比较服气
现在这个就业环境下,双非硕士的含金量越来越低了...
3-我的考编经历最后说一下我的考编经历。
我是在2021年11、12月份参加的省考和国考,但学习战线拉得就比较长了,从2021年1月就开始准备,当时在知乎看了很多经验贴,实在看的头疼,索性就买了粉笔980的课程,课程感觉还是可以的。
在省考和国考失败后,论文定题,准备工作基本做完,压力不算大的时候,我就赶紧开始投简历和考事业单位了。
事业单位只要有合适的岗位,我就会报(很多单位对于应届生的要求没那么高),大概了报了十几个,考得也不少,很多时候是上午一场、下午一场。
也许正好赶上疫情的缘故,基本上所有的笔试、面试都在线上进行,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一种便利了
自己因为考公时候准备的比较多,到现在事业单位的考试学习内容也基本用的上,很多题型都是像常识、言语理解、数量关系、资料分析,最后一到三个写作题可能根据单位的情况来出题。
考了这么多次,迷茫了大半年,我真不敢说自己是幸运的,一次次充满希望的考试,但又一次次铩羽而归,真应了那句话:比悲伤更令人悲伤的,是空欢喜。
但最终结果还是达成了,我上了岸,不过这个岗位据说是替补才去的,不过无论如何我也是在体制内了,所以不到最后,还是不要放弃希望。
但是最好大家也提前给自己找好退路,就算是目标考公考编,也给自己先留一条退路,因为考编这个事太看命了
4-结尾尽管我们都有很明确的目标,但是做起来并不容易,甚至经常会事与愿违。
作为一名没什么社会经验的普通学生,我也没有好的建议,就是一句朋友鼓励我的话:先把眼下的事情做好。
就像我的工作,我才刚刚开始,我也不知道接下来我能走到哪里,做到什么程度,与其想太多,不如就是干好眼下的事情。
虽然我很讨厌焦虑这个词,自己追求的就是稳定、踏实,但毕业季存在焦虑是真的,硕士更甚,光是论文就会把人整得焦头烂额,但是我们必须有的放矢,找工作同样重要。
这段时光总会过去的,业得毕,工作肯定也能找到。当我们再回首这段经历,真是感慨万千。
更多干货信息可以参考,公众号:布莱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