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之行随感(开封随感之行朋友的是)

作为一个资深的打工族,经过高等函数计算上班班次和老婆激烈的思想争论,终于敲定了一次一天半的开封之游。
第一次把两个娃子留在家,跟朋友夫妻一块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其实去开封也是临时起意,随机选的,开封在哪个方向都是上车之后才高德地图搜到的,因为关键是出去,去哪无所谓。

开封

朋友是我高中以来最好的关系,尽管我都不知道他现在究竟啥工作。
记不清十几年了,我们每年过春节都会聚一次,从他毕业留级到他二儿子可以打酱油了,从未间断。
我想之所以能维持这种关系,关键在于我们属于没有金钱关系,就是刚才所说的交友二十年不知道他干啥工作的那种。

开封之行随感(开封随感之行朋友的是)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经过三小时颠簸,终于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
刚下车,地广人稀,霞光如焰,夜色酩酊,忽而感觉心旷神怡,我和朋友不约而同从行李袋子里各拿出一瓶酒,出行必备两样东西,另外一个就是充电器。
[偷笑][偷笑]

临时定的民宿房间,干净简约,二居室,就是没有暖气稍有不足。
问楼下小卖部大姐,夜间什么地方好玩,说的是鼓楼夜市。
二话不说,跳上车就走,一路上开封街道觉得清冷无比,毫无古都风韵。
朋友开车,我打开抖音恶补历史常识,然后现学现卖。
给他们讲,开封,八朝古都,千年历史,就是北宋的东京,诗词中的汴梁。
李清照,苏轼,宋徽宗,宋江,武松等一多半历史故事都在这。
前方灯光渐浓,车辆愈堵,我们知道近了,决定抛汽车换小黄。

开封鼓楼夜市

远方人渐渐多了,烟火气更浓,看一座高大城门楼,贴一副赵匡胤巨画,人潮鼎沸,宛如一朝梦回千年。
各色小吃,目不暇接。
买买买,吃不吃的了,手里必须满了。
进出都不用路线和方向的。
只要惦着脚尖,其他的就可以交给人群了。

回住的地方已经晚上十点多,楼下带一包花生米,还有刚才从夜市买的凉透的肉串,塑料袋一铺,不到五十块钱的快乐,我们四人开喝。
朋友开始聊了他这几年的生活工作,成年人的艰辛和不易往往相通的,一颦一笑间所表现出的对岁月无奈和感慨总是那么真实。
酒过三巡,醉眼酩酊。
人到中年愈发认识到,自己所真实经历的只有自己能感触,感同身受这个词从来就是那么的虚伪寡情。
大不了喝多了,吐一地,然后傻笑着喊一句,哥,没事,挣钱重要。

民宿

第二天继续满血复活,开封府。
就是开封市委书记包拯的市政府,用步测量至少二三千平,按现在公务员规格绝对超了。
登上城门楼我正准备拍照“检举”包拯的办公面积,朋友拍我肩膀看左边又一大片古建筑说,那是包拯府的二期。
于是,我放下了手机。

开封府

下午来到清明上河园,打开抖音继续现学现卖。
这里是一比一复刻北宋清明上河图的建筑,清明上河图谁画的?张泽端。
张泽端是谁?北宋画家。
这幅画多长?实际五百米。
他没事画这幅画干嘛?抖音没说。
一进园,看到这里的人群,真的只能用那一句评论来概括了,“张泽端画的还是保守了点”。
园内不乏各种沉浸式表扬,“岳飞枪挑小梁王”、“东京保卫战”,在外面听的喊声震天,好不威风。
等我们挤进去的时候。
只剩下工作人员举着小喇叭喊“表演结束了,骑马二十,小孩十块!
”累了一天,只想喝点热水,旁边是自动贩卖机卖冷饮的约有二十人,最大的是我朋友。
我拿着保温杯去排队接水,前面排了三个老头拿着掉色的富光杯,最小的是我。
我老了。

清明上河园

夜色阑珊,东京梦华。
所有灯光瞬间亮起那一刻,真映了那句词,“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
”仿佛一闭眼真能看见时光背影里,李清照正在倚阑做词,陆游正在挑灯练剑,武松正在景阳斗虎,当然还有王婆正在磕着瓜子给西门庆说媒。

梦回大宋

回家的路略带疲惫和不舍。
一路上,我担心朋友开车睡着,一直给他说话,下次我们要去西安,再下次去西藏,再下次去...。
我纳闷他怎么一路上不搭理我,最后他终于回话了,哥,你醒醒,我们到家了。

友谊长存

十天之后,回到工作岗位。
闲来无事,偶感一作。
十多年没有写文了,感觉既生涩又欣慰又感激。
感谢朋友一路陪伴,时光易老,岁月不弃,友谊长存。
时间不语,回答一切。
下次再聚。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