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不多说,直接把镜头切到正题。说说我的传奇人生片段,额不,是传媒人生。
我是一名普通的学生,读着普通的大学,非985,211,(现在称之为双一流),学着普通的专业(制药工程),但是,我在大二的时候就意识到我不能这么普通下去。毕竟人美路子野,内心曾经的传媒梦又重新燃起火苗,不甘心高考的失利,不甘心自己的梦想就此放弃,虽曾有老师告诉我无论你在什么行业,只要你努力,就会有不错的成绩,我也不是很反感自己本科所学的专业,但是我依旧不甘心,不甘心我的梦想就此陨落,最终我做出了决定,follow my heart,跨专业考研,骑上白龙马,拿出我的青龙偃月刀,直逼传媒大门。
已经决定了跨考,就得开始选学校,确定自己要考的专业,因为家在浙江,当初考虑了浙江传媒学院,浙传的硕士研究生只有与传播学(mjc),总的来说对于跨考的学生而言难度适中,后来辗转反侧,思来想去,觉得既然已经决定了跨考,就没有回头路,拼一拼,目标应该再大一些,自己才会付出加倍的努力。于是就选择了炼狱级别的学校,中国传媒大学。中传的mjc在全国是排名第一的,当时决定完还迷之自信地对自己说,洒洒水啦。哈哈,是的,就是拥有这份迷之自信之后,带着自己对传媒梦想的热爱和对现状的不甘,就开始了漫漫考研路。

当然,跨专业考研,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现在想想是多么可怕,可当时就像是用了清扬一样,无所畏惧,无需隐藏。好吧,跨考得自己找资料吧,然后就开始从中国传媒大学的官网开始,看近几年的考纲。接下来从百度,知乎,贴吧,各种搜索考研需要的专业书,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往年真题。然后从中传的学姐那里买到了专业课笔记。当时在我看来,我准备的这些东西已经充分了。然后就开启了自强不息,自主学习的模式,整日在考研自习室苦读,当时真的感觉自己学霸附体,六点起床,十二点睡觉。当自己沉浸其中,还从没觉得这生活很苦很累,只觉得每天都很充实。可以说,“不甘心”是我当时一直努力的动力吧。
中国传媒大学的各个专业都很热门,我相信会有很多怀有梦想的童鞋也打算撬开,额mn… 敲开中传的大门。我列一个时间轴,给想要跨专业或者正在准备跨专业考研的同学们一个参考。
① 大二下学期,已经决定好了自己要跨专业考研,开始关注各种类公众号,微博,以及知乎上的大神文章。
② 大三上学期,从图书馆,淘宝以及中传的学长学姐那里搜罗了各种专业课的教材及资料。每天上课的时候就开始看(坐在后排隐蔽的地方,偷偷地)
③ 大三下学期,各类教材都已通读完毕的情况下开始自己总结,自己写笔记。关注时事。英语也开始准备,记单词,刷题,看网课。
④ 暑假,开始背诵需要记背的专业课知识点,并默写(一定要写)摘录课外有关知识。并开始看政治的基础视频,做做选择题。英语也不能断。
⑤ 大四上学期(九月份开始)每天都要写评论,编辑,或者策划。
⑥ 十一月开始,就要开始背政治的大题了。这个时候政治是主场,英语放最后。
⑦ 考试前一个礼拜,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根据考试的时段来复习各门课程。
好啦,就是这样啦,我先磕个瓜子,等会继续。
咱们来Look Look各门课改如何准备。
英语
MJC考的是英语二,相对英语一来说还是简单的。但万万不可掉以轻心,毕竟真题比较少,所以还是要依靠英一的真题来撑起半边艳阳天。英语二是2010年才开始的,10年之前的英语真题拿来找找感觉。10年后的真题就得好好做,认认真真做,感受一下做题时快如风,一对答案蒙逼中的落差,哈哈~不夸张。就这么持续了好久,但切记不要因此气馁,只要你把每套卷子弄通弄懂,坚持下来,奇迹会在不经意间出现。我是在某一天突然开始正确率暴涨,越写越顺手,虽然有点文章也不能全部读懂,但是根据技巧也能选对。建议心里没底或者基础不好的同学可以在自己学校报个辅导班,网课面授都行,老师会告诉你一些现成的做题技巧,带着你精读阅读,比自己总结要效率很多。至于单词,图样图森破的我也曾买来厚厚的单词书对着天花板立下誓言,结果,咳咳,你们懂得。身边的同学有用朱伟的恋恋有词比较多,据说课也讲得好。但我的方法是这样的,做真题的过程中就将生词划下来,写在准备好的一个本子上,专门用来抄真题里的这些生词,还有答案解析里给出的句型啊,语法常识啊之类。这项工作繁琐且耗费大量时间,但是坚持下来很有成效,也终会柳暗花明。
最后说下作文,一本范文书就可以搞定,贤惠持家的我经常在淘宝买扫描电子版,再在淘宝打印包邮发货,这样可以省很多钱(不追求高清晰度的可以试试)。根据范文总结出专属于自己的模板,主要就是一些句型,和高逼格的表述方式,不必太多,我就弄了一个万能的,每次写作文就直接套用,写起来也不费什么力气。
政治
没有什么特别的经验分享。不用太早准备,但早期也不能啥也不准备。可以看看网课啥的,我最中意的就是蒋中挺欧巴了。刚开始你们可以看各种老师的视频,最好选择一位最合你胃口的老师,专看他的课就可以了,如果你不打算考到80以上,仅仅以不拖后腿为目标,我建议不背大纲,不背疾风劲草,直接刷肖1000就好,但是!
每道题都要弄懂,认真纠错,搞不懂的就去大纲上翻原话标注书上,相当于工具书的作用。其实这种方法跟英语类似,就是在做题过程中背知识点。当然,时间充裕对自己要求高的小可爱们还是要背!
大!
纲!
至于大题,押宝在最后的肖8、肖4上,但是每天还是要看一看大题框架,始终保持印象在脑子里。有关政治的资料一般都是在每年的11月左右出,所以大家不必心急,因为你就算急好像也做不了什么。所以11月份之前我并没有在这上面花太多时间。
专业课(334and440)
对于我这种跨考生,专业课自然是重中之重。我的基本复习顺序是:看参考书、背知识点、默写知识点、背真题、做模拟题。贯穿始终的是每天午觉前和晚上睡前的看环节,相信大家选择都是因为热爱,所以每天的这个环节都是我一天中最轻松的时间,除了关注热点,了解业内的新观点新动态以外,还要有意识的模仿和学习评论的写作手法,在app和微信订阅号上看就行,订报纸就没有那个必要了,一些公众号上都有,订的报纸最终还是会拿去烧锅炉的……公众号较有用的比如考、传媒志、人民日报评论、新京报评论、刺猬公社、吐槽青年曹林等等。肯定有好多同学就像当初的我一样,纠结于做不做笔记这个问题,我的建议是,如果这个时候你已经啃完所有参考书,或者本专业的同学基础比较好的,自己做的笔记印象深刻,如果做得足够详细,后期背诵一本笔记就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越看越顺眼呢~~希望大家明白,笔记只是一种辅助你记忆理解的方式,并不是你做了就代表你能考上,不做就证明你不努力,偷
其实在整个备考过程中,我心里的底气也不是很足,毕竟跨专业,觉得自己身上似乎找不到什么较于别人的优势,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去想这件事有多难,认真对待书上的每一个词条,每一篇评论,每一句来自前辈们的经验,做到脚踏实地问心无愧吧。
考研本来就是一条不容易的路,但是不管多难多苦都要承受,毕竟这是你自己的选择。高三黑板上面的横幅还记得吗?“不苦不累,生活无味,不拼不博,此生白活”,“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这些话用在考研也是相当不错呢(微笑)(微笑)。最后你要相信自己,只要你为自己选了一条合适的路,并且你为此全力以赴,你想要的,上天都会给你。
加油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