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二建的经验分享。如果你是个小白如果你想弄本二建证

考二建,可以先从建筑开始。
我唯一接触过的建筑知识就是家里建了一栋6层的房子,从挖地基选混凝土到买钢筋水泥再到封顶装修,都是我一手操办,也从中学到了一点知识。

作为四十岁的家庭主妇,十几年没有上过班,已经失去了横闯职场的勇气和底气。
四月中旬,听朋友讲有公司在招人,给买社保,可以去上班也可以选择偶尔去喝茶,但要有证,总归就是需要那张证。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仔细查了一下二建的难易程度,大家都说容易考,打电话给土木工程专业在工地打拼十多年的弟弟,他也建议我去考,拼一把。

考二建的经验分享。如果你是个小白如果你想弄本二建证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正好第二天是4月15号,二建开始报名,我就索性报了名,当然从最简单的建筑开始,网上买书,哔哩哔哩抖音头条轮着看视频。
这里要讲一下,头条说加v免费给资料的都是骗子,那些都是卖课的,动辄几千上万。
不要想着有捷径,考二建还是要回归课本,多试听就知道哪位老师适合自己,精讲课一定要听,书本划重点,可以适当在书上做笔记。

对于公共课,听完精讲后自己要把课本从头到尾过一遍,重点的内容多读几遍,时间充裕可以读一读非重点,加深理解,复习一遍后再听冲刺课,最后听习题课。
题当然是要刷的,刷完一节对一次答案,把错题多记几遍。

对于我们这些小白来讲,实务确实是个坎,内容多且专业,要记的很多。
首先还是要听精讲课划重点,笔记一定要做全,听完精讲听冲刺,再回归课本,把老师讲过的内容分重要程度进行背诵记忆,可以采取一边背一边默的形式。
有些题可能你当时会背,但过一晚就忘了,采用一边背一边默的形式,会让笔感更好,这样重复三遍,保准记忆时间延长好几倍。

大家会发现,如果没有一位优秀的老师带领,很难在书本上找到重点,选老师真的很重要。
好比建筑实务方面龙延飞讲的精炼,重点突出,丘吉南讲的很散,胡子眉毛一把抓,金月老师的习题班详细全面。
找到合适自己的老师,会让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4月17号我的书才收到,6月1号考试,中间不到45天的时间,我每天晚上12点才睡,早上六点十分起床,送完孩子读书买菜回,从早上8点至中午11点半,下午从2点到晚上9点孩子下晚自习,除了随便扒拉一口剩饭菜,我都是在书桌前度过。
晚上10点至12点,是躺在床上手机刷题的时间。

法规我是听王欣老师的课,精讲课33个小时,1.5倍速,加上做笔记共用三天时间看完。
管理和实务都是龙延飞老师,管理用了5天,实务用了7天,半个月的时间,我东拼西凑找视频,把三门课都完整的过了一遍,剩下的时间就是复习。

抱着保二争三的心态,我用了半个月时间先把法规和管理复习完,确保自己正确率达标,后面的半个月每天背实务的同时,隔天法规和管理做两套试卷,避免忘记,就这样,坚持到了考试。

记得考试前的那天晚上,我斜躺在酒店的床上,手里拿着笔记本,看完一道题就闭着眼默默的背,不知不觉睡着了,再醒来时看到已经过十二点,放下资料,安然睡去。

这45天的时间,我用尽全力备考,心里特别的宁静,本以为四十岁的自己记忆力减退,已经失去学习的能力,其实不然,只要静心、用心的学,还是可以学的进。

如今已考完一周,网上很多人评论说今年的题很难,说实话我没觉得,作为初次尝试的小白,这种难度完全可以接受。
虽不能保证自己三科全过,但两门还是有把握的,不管结局如何,至少我拼尽全力努力过。

分享备考经历,给想尝试的你。
如果你想考,尽量提前规划,不要像我这么匆忙。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