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考研难不难先从这三个方面考虑一下

很多朋友因为不喜爱本科专业或者想要学习一个更有潜力的专业,会选择走上跨考这一条路。

但是,现在考研越来越看重复试,因此,跨考生就自然而然的处于了一个劣势地位,因此想要跨考的同学们一定要早做准备。

那么打算跨专业考研的同学在做出选择前,要注意哪些事呢?关于跨考的这关键几点,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跨专业考研难不难先从这三个方面考虑一下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学科转换方面

1.文科与理工科、医科之间的转换

文科与理工科、医科专业之间的转换,是所有专业间跨度最大的,风险也是很大的。

文科属于社会科学,理工医科属于自然科学,两者的学习和研究虽然也有某些相通之处,有某些共同点,但总起来说是差异很大的:首先,文科的思维方式比较灵活自由,偏感性;而理工医科的思维方式更有条理性和规范性、更偏理性,因此文科生选择理、工、医科非常不占优势;

其次,文科专业靠长时间的积累,理工医科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文科专业学生的知识水平,这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把握文科专业内在的理论框架,也更加需要一种悟性。
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

2.理工科与医科之间的转换

理工科和医科专业之间的转换跨度风险相对小一些。
虽然都属于理性思维方式的学科,但由于它们各自理论性强、应用性强、操作性强,而且还需要严密的科学规范,所以这些专业的学生最好还是继续攻读本专业,如果换一个领域,精力会不易集中。

3.文科专业内部间的互换/理工科专业内部间的互换

文科专业、理工科专业内部之间的转换,是专业选择里难度系数最低、跨度风险最小的。
大学科门类一致的情况下,学科内的知识是相通的,也有诸多共同点,所以在学习方法模式和形式上都是比较相似的,因而挑战性也小了很多。

4.选专业最好遵循“就近原则”

通俗的来讲,就是选择相近专业或相关学科,比如寻找同一门类下或同一基础理论下的不同分支专业。
文科专业、理工科专业内部之间的转换,是考研专业选择里难度系数最低、跨度风险最小的。
毕竟相似学科有诸多共同点,在学习方式和思维逻辑上也有相通之处,学习起来较容易适应。
建议同学们如果自身实力不是特别强大,最好不要跨度太大。

初试复试方面

1.是否需要基础

这点小伙伴们必须要注意阅读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有部分专业可以接收跨专业考生的,但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如果没有基础,就算侥幸考上了,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也会因为基础不足而导致在学习专业课时非常吃力,例如一些艺术类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相关专业等都是需要基础的。

2.是否限制本科专业

有的专业由于专业性很强,跨专业考生难以胜任以后的学习实验,所以会限制你的本科专业。
一般来说,很多医学类专业会限制本科专业,如果你本科不是法学专业,就不能报考法律硕士(法学),只能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
比如中国医科大学就不允许非临床专业报考临床专业,即使本校也不可以。

3.分数线是否不同

跨专业考研和本专业考研的要求在复试和初试的要求是一样的。
有同学会认为跨专业的考生分数线和别的考生不同,但实际上,分数线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你是跨考生就对你放低要求,也不会由于你没有基础就对你提高分数,跨专业考生与本专业考生遵从的分数线都是一样的。

备考方面

1.转换思维方式

不同的专业最根本的差异在于学科思维,即这个专业的世界观。
换专业最根本的要转换自己的思维方式。
比如法学重证据重逻辑,必须要能够用足够的证据证明你的观点,且逻辑严密;比如工科类专业的特点是答案确定,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正误是明确的;比如很多文科类专业答题注重自圆其说,经常涉及背景、过程、原因。
所以,思维方式的转换是跨专业考研备考重非常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在复习专业课的时候勤加思考。

2.相关信息搜索至关重要

对于“三跨”考生来说,院校和专业的信息搜索难度很大。
但是,相关信息搜索,直接影响考研的成败。
这个时候,作为一个“三跨”考生,你的考研备考不仅仅只是复习,你还需要花时间去多搜集信息,能联系到你报考的这个专业的学长学姐是最好的。
但是,如果联系不上,也不要气馁,可以参考同专业的你能找到的其他院校的真题。
总之,搜集尽可能多的真题和信息吧。

3.注意有意识的培养专业素养

跨专业的考生,相信你是因为爱好才选择跨专业考研的。
但是,兴趣终归是兴趣,你不能把兴趣和专业基础知识混为一谈。
考研,在初试考试中,更多的是考察这个专业的基础知识。
作为一个要打赢考研这场战役的考生来说,你需要有意识的去培养你的专业素养,练好基础知识功底。

4.跨专业不一定是劣势

千万不要认为你之前的本科专业对你来说没有帮助,你要评估自己的本科专业与跨考专业直接的逻辑关联。
事实上,如果你有幸进入复试,跨专业可能会成为你最大的闪光点,尤其是一些本身是多学科的专业,老师很欢迎有着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来丰富自己的思维路径和某些小方向纵深领域的研究。
比如说,你的本科专业是语言类,报考传播在跨文化传播研究上的优势是其他人不可比拟的。
所以,跨专业有的时候并不是你的缺点,反而能够使你成为独特的那一个。

5.做好最坏的打算

“三跨”考生考研的成功率相对要低一些,你需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很多老师和学姐学长都是不建议去跨学校、跨地区、跨专业考研的,因为风险性很大。
但是既然你已经做出选择,你已经选择远方,那只能是风雨兼程了。
先给自己做个最坏的打算,如果我考研失败,我能不能接受,我能不能重头再来考一年,或者是我不继续考研了,我去干别的事。
想清楚这些,都可以接受,那就考吧。
青春,总要拼搏一次,总要风不顾身的去努力一次。

现在考研市场的竞争也十分激烈,我们还是要以大局为重,全面的分析。
不能存有侥幸心理或只偏重于热门学科,忽略冷门专业;也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盲目跟从。
因此在报考专业的时候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兴趣点为导向,准确为自己定位。

作为跨专业的考生,要比其他本专业的同学多付出一些努力。
备考时既要准备好公共课,也要从头开始学专业课。
平时也要多留意跟专业课有关的其他知识,拓宽知识面。
既然选择了跨考,就要坚持走下去。
当你被目标院校专业老师肯定的那一刻,会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