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湖北孝感抗疫一线的综合报道(二十四)(防控疫情社区工作指挥部)

(通讯员 龚红焰 李新 余惠玲)2月26日一大早,大悟县城关镇泉水路社区,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余奎元和2名同事开着车子,风尘仆仆来到社区门口。
车里装着的除了防疫物资外,还有几十户村民急需的生活物资和药品。

余奎元在此次疫情阻击战中,担任了城关镇防控指挥部副指挥长、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物资调配、后勤保障、各类信息收集等工作,除此之外,他还负责具体负责泉水路社区防控工作,工作担子格外重。

初春的清晨,正是春困

“一针穿千线”,是社区工作的特点。
防控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的方方面面,从卡口值守、上门宣传、入户排查、环境卫生、区域消毒到生活保供等等,没有一件轻松事。

来自湖北孝感抗疫一线的综合报道(二十四)(防控疫情社区工作指挥部)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中午与值守人员就地吃一盒饭,马上进行情况汇总,要赶在2点以前向镇指挥部报告,下午接着开展工作,晚餐与中午一样,盒饭。
又要赶在7点以前向镇指挥部报告。
晚上,回到镇上,又协调物资调配、后勤保障安排等工作,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深夜12点左右才到家。
大部分都是抱着一床被子,在办公室沙发上眯一会儿,天就亮了。
”余奎元的爱人段玉玲说,现在每天能在家里和丈夫说上的话不超过三句。
最难忘的是2月8日,农历正月十五,原计划与女儿、女婿一家吃团圆饭,结果当晚又在加班,当晚的元宵节,一家四口在微信视频中团圆。

泉水路社区位于城西,属于老城区,住户杂,流动人口多,社区原有4012户11200人,9个网格。
为了把排查工作做实做细,余奎元把9个网格划分为18个小网格,带领县直9单位236人党员干部和社区全体干部、网格员参加摸排和值守,每两天进行一个轮次地毯式摸排,率先在全镇“交账”。
通过摸排,摸清社区实有人口4117户11613人,武汉返乡1227人,确诊2人,疑似3人,未排除1 人,累计发热44人,重点关注密切接触者82人。

数字是枯燥的,但是,为了这一串串真实准确的数字,余奎元记不清到底访了多少户的门,量过多少人的体温,登记了多少人的信息。
但是,却有居民牢牢地记住了他。
住在老煤厂的一位单身老大爷通过电话告诉远在广东省的儿子:“我们在家挺好的,日子也不错,社区每天都来服务、帮我们量体温、搞代购。
来的干部都戴着口罩,看不清面容,只知道带队的一位姓余的领导,等疫情过去了,再好好地感谢下他们。

在基层一线工作了30多年,余奎元先后患上了糖尿病、糜烂性胃炎,年前刚做完手术,医生建议他要静养两个月。
镇领导原本安排他负责后勤的,但被他拒绝了。
他说“战斗已打响,我这个老兵哪能往后躲。

从1月20日到现在,连续几十天,余奎元和他的团队不停地劝阻在街头逗留的群众、入户宣传防疫知识和排查。
同事韩中新告诉我们,“老奎(城关镇干部对余奎元的亲切称呼)的身体状况我最清楚,他天天满负荷的工作,身体疲惫,嗓子也哑了,他是在硬挺呀!

泉水路社区书记刘勇告诉我们:“余部长最大的心病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担心社区几千人的生活。
每天到社区的第一件事,就是问群众的生活,有没有投诉的问题。
为了解决社区居民生活保障问题,余部长和我们社区干部研究了多次,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方法。
现在,社区按照一个居民片区、一个指定超市、一个配送专班的方式,实行定点、定量、定人、和定责的‘四定’代购采买配送模式,及时将生活物资配送到居民手中。

2月25日,解放军报客户端以《疫情不退,我绝不能后退!
》为标题,发布了湖北省大悟县城关镇武装部长余奎元在抗“疫”战斗中的先进事迹,他的同学在群里发微信问他:“你都50多岁了,有家有口的,至于这么拼命吗?”他回复:“我冲在前,才有更多人一起干。

通过电话问余奎元:你何时回家?电话的那一头:战胜疫情,我就回家!

孝南区:13天的爱心接力

(通讯员 陆新刚 余惠玲)近日,来自河北邯郸的货车司机王守财师傅可能没有想到,他的回家之路会如此漫长,他也更没有想到,他的回家之路会如此温暖。

2月13日,受爱德基金会的委托,王师傅孤身一人驾驶货车将3000桶医用酒精顺利运送到孝南区疫情防控指挥部,2月15日在返程行驶到蔡甸境内货车突然抛锚,彼时所有修理厂已经关门,举目无亲的王师傅不得不打电话向孝南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物资保障组副组长李敏求援。

河北人民千里迢迢来支援我们,不能说离开了孝感我们就不管了!

接到求助信息后,李敏迅速四处联系拖车,辗转得知孝南区一名拖车师傅居住在朋兴乡挂口村,但受管制无法出行,朋兴乡党委副书记毛耀武开车到村头将他接出来,办理出城手续,马不停蹄,晚上12点终于将货车拖回了孝南。
博诚汽修厂的负责人易威临危受命,直接将货车拖到了其修理厂,并承诺免收维修费,王师傅则被安排到酒店提供免费食宿。

不料,货车的受损程度比想象的复杂得多,在检查完后,发现发动机几乎报废,易威四处联系配件厂商,答复是孝感没有配件,而物流已经停滞,想要等配件到孝,需等到疫情结束之后。
得知情况后的王师傅心情十分不安,并非是因为他滞留疫区觉得危险,而是觉得给孝感人民添了太多麻烦心生愧疚,多次给指挥部物资保障组打电话希望能够出出力,做义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指挥部工作人员的四方打听之下,区政协委员、孝感紫彤汽车的负责人魏武正好是此货车品牌的代理商,他迅速将这一情况向上柴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汽跃进集团反映,公司决定将价值两万多元的发动机免费捐赠,并专程派车运送到孝感紫彤汽车维修站。

2月23日到25日,白国强、万望红两名维修工足不出户,日夜不停,渴了就喝口水,饿了就吃碗泡面,仅花了三天的时间将汽车换上了崭新的“心脏”。
26日,王师傅专程来到指挥部向物资保障组向大家致谢告别。

从13日到26日,整整13天,从指挥部的工作人员、乡镇干部、维修厂、代理商、生产厂家,维修工···为了不辜负河北人民的深情厚谊,大家齐心协力,爱心接力,终于将王师傅送上了回家的路。

安陆市:战疫情,一家四口齐上阵

(通讯员 赵路 余惠玲)安陆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民警张亚平是一家五口人,妻子、儿媳都是医务工作者,儿子是驻村工作队队员,还有8个月的孙子。

1月25日,大年初一的早上,张亚平一家人匆匆一起吃了个早餐,按照商量好的,张亚平将八个月大的孙子交给孩子外婆照看后,一家四口人就赶赴各自的疫情防控工作岗位。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张亚平主动请战,被安排在安陆宾馆确诊病人密切接触者的留观点执勤。
每天8时30分,张亚平检查完交班日志,就开始了一天的值守工作。
一天下来,工作12小时,对56岁的张亚平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年龄是大了点,但照样打冲锋。
”当过兵的张亚平总是敢打敢拼。

凭着多年的群众工作经验,张亚平劝服了不少情绪不稳的留观群众,留观点秩序井然。

张亚平的妻子万向阳是安陆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长,马上就要退休的她,毅然冲到最前面,用她丰富的护理经验,从容安排工作,护理病患。
虽然回不了家,但她每天都要给张亚平打一个电话,提醒他注射胰岛素。

儿媳孙建玲是安陆市中医院工作人员。
作为安陆市发热门诊的定点医院,倍增的工作量和极高的感染风险,没有让孙建玲退缩,她义无反顾穿上防护服坚守岗位。
儿子张万生在安陆市委组织部工作,作为驻村工作队的一员,正在雷公镇曹岗村驻村开展疫情防控,每天在路口卡点值守,为村民测体温,进行地毯式摸排,细致耐心地向村民宣传防疫。
目前为止,他所在的曹岗村“零”感染。
小夫妻俩只有在闲暇时间,才能和家里的老人视频,看看孩子。

距离初一的早餐,张亚平一家四人已共同战斗30多天,却没有见上一面。
一个小家,充满着大爱,他们虽身处不同岗位,但同样用行动诠释着责任和担当。

汉川市:湾潭乡战疫不忘扶贫

(通讯员 许鸿雪 潘雨薇 余惠玲)“今年不打算出去务工了,现在种地的效益越来越好,去年靠着种菜苔赚了一些钱脱了贫,今年准备继续在家种地,方便照顾伢。
”2月26日一大早,汉川市湾潭乡新村村防控工作队来到本村陈利荣家中,仔细询问他家近期生活有没有困难,孩子的网络上学是否顺利,并对陈利荣的务工意愿、就业服务和产业发展需求进行了摸底。

此次新冠肺炎发生在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眼下防控又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湾潭乡在全方位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脱贫攻坚也没有按“暂停键”,积极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两必胜”。
全乡始终不忘关爱贫困群众,全面排查贫困户信息,询问贫困户基本生活,同时做好全乡贫困人口外出务工人员和产业发展需求摸排工作。

为摸清贫困户务工、就业及产业需求情况,解决贫困户实际生活困难,湾潭乡各防控工作队(原扶贫工作队)纷纷前往贫困户家中,开展家门口的“入户”帮扶活动,用实际行动确保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收官战“双胜利”。
据悉,全乡有劳动力贫困户共159人,经上门走访摸排,预计外出务工者122人,发展产业7人,另有30人外出务工未回,已通过“电话+微信”取得联系,了解到诉求和近况。

各防控工作队员还化身贫困户“生活管家”。
温度骤降前夕,不忘上门叮嘱贫困户多添几件衣物,雨雪纷纷时前去查看有没有意外情况发生,及时帮助贫困户补充生活必需品、登记药物需求,帮助其渡过生活不便期。

云梦县:“女张飞”驻村战疫

(通讯员 鞠建明 鲁亮铖 余惠玲)“多通风,多洗手,戴好口罩,今天大家测的体温正常,坚持就是胜利!”2月28日,云梦县倒店乡小罗村回荡着一个嘶哑的女高音。

“这个女干部,嗓门大,性子急,像三国里的张飞一样胆大心细。
有了这员‘女将’,我们放心!
”村民们纷纷点赞。

这名女干部,名叫张小平,工作单位是国家税务总局云梦县税务局。
去年开始,张小平一直在小罗村驻村扶贫。

疫情防控启动后,她接到通知——各驻村扶贫工作队就地转为疫情防控工作队。
朋友劝她:“你是女的,女的搞扶贫很少,平时很辛苦;这个病又传人,去不得,扯个理由不去。
”她微笑着摆摆手,“说不怕是假的,但我是党员,是驻村干部。
”1月26日(大年初二)她迅速赶回村里,投入到紧张的疫情防控中。

刚回村,防护物资紧缺。
张小平采取简单的防护措施后,便与村干部一起,积极开展防疫宣传、体温测量、日常巡查、转运生活垃圾等工作,劝导村民不串门、不打牌、不请客,科学做好居家防护工作,有效地预防了疫情传播。

为了尽快排查隐患,她有时忙得顾不上吃中饭,有时累得不想走路。
但每到一户门前,她就抢先一步,冲到最前面,对着花名册,笑着高叫“大爷!
大妈!

为了不留防控盲区,她一丝一毫不马虎。
有的村民对居家隔离不理解,想外出打牌,她就反复劝导。
有的来客想要绕过路卡,进村拜年,她就苦口婆心地劝返。
有的村民不愿意开门测体温,她就一次一次去,常常喊门喊得声嘶力竭,村民才打开大门。
有的村民担心与她接触不安全,请她走,她就耐心说明:我不进屋,戴了口罩,查体温用体温枪,不会接触身体。
村民这才开门量体温。

封路封村后,张小平和村干部一起,值守入村卡口。
一些村民不能出村,生活物资采购困难,她就和防控队员一起,主动为村民采购配送生活物资。
有的村民思念过年未回的子女,她就专门抽空和这些老人隔空拉家常。
村民盼着疫情早日结束,她就把疫情防控的成果告诉大家。
这些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村民们安心居家隔离,主动配合防控,一些年轻人还当起了志愿者。

孝感市物流发展局:25名党员干部全部下沉社区基层战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物流发展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建引领,把党旗插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局机关25名党员干部全部下沉社区、任领任务。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局总支根据机关工作人员居住分布特点,采用集体组织和自行参与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针对集中居住在群声社区、城东社区等2个社区,确定其为主要服务点,由局领导班子成员与社区对接,组织党员干部参与所在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
对居住分散的其余社区,由党员干部主动到社区报到,根据社区安排参与防控工作。

全体党员干部听从社区统一调度,奋战在社区战“疫”第一线。
在2个主要服务点,刘华安、付斌、张玉坤、李啸、王立武、马继军、曾知来等7名科级干部率先投入工作,随后不断有机关党员干部加入到社区防控工作。
下沉干部主要担负查验证件、体温检测、卡点值守、楼栋隔离值守、物资代购等工作。

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要有党员当先锋作表率。
“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要让初心和使命在疫情防控一线得到检验。
”副局长刘华安同志负责群声社区南区肖家井头卡口值守工作。
针对该区无业主单位、无物业管理、居民构成复杂、流动性防控压力较大的情况,他带领值守组当好守门员,严控车辆、人员出入;当好宣传员,广泛宣传市、区防指的命令、决定,用心用情疏导居民情绪;当好协调员,对居民生活物资、日用品、水电气、购药就医等需求进行登记并及时衔接相关负责人予以解决。
值守21天以来,累计查验出入人员700余人次,劝返120余人次,体温检测1100余人次,提供咨询服务150余人次,协调志愿者为社区居民代购食品药品。

副局长付斌、张玉坤同志由群声社区派驻物流小区,担负防控工作。
他们全面强化物流小区防控措施,建立消毒、体温检测日报、出入登记制度,实行小区封闭管理,制定实施《市物流发展局购物管控方案》,带领李美红、汪红莉、马继军等同志积极为住户代购生活物资、药品77批次,入户测量体温402人次。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是战斗员。
我们坚信只要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一定能打赢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