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皋县人大帮扶滔河镇漆扒村纪略(帮扶县人群众特色产业主任)

漆扒村位于滔河镇最南端,与重庆市城口县接壤。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曾经诞生了享誉川陕的“浪河古盐道”和“漆扒街盛景”。
如今全村389人,50%外出沿海城市务工,50%在家从事种养。
山大沟深,信息闭塞,导致年轻人往出走,中老年留守耕作。
要让漆扒村富起来,重振昔日熊风,成为村两委班子一致的决心。

2014年5月,岚皋县人大精准扶贫漆扒村。
三次深入村中查看和走访,最终形成抓基础设施建设、抓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两抓一带”帮扶思路。
帮就要帮到点子上,扶就要扶出成效,这是岚皋县人大常委会班子一致的看法。
县人大主任张益众说:“帮扶的目的就是致富,靠山吃山,只有依靠山林资源,先健全基础设施而后发展特色产业,才能真正帮助群众过上好日子。

没过两个月,县人大采取紧缩办公经费、协调慈善协会、村民义务出劳三结合措施,筹资30余万元,维修一条通村公路,新修两座便民桥。
余少友深有感触,由于公路多处垮塌大车无法通行,两年前修猪圈只好雇人背运砂石,耗时不说还多花费3000元,如今经常会看到装载10余吨的大货车进山拉木材。
而自从建起漆扒村三组的铁索桥后,沟对面的李传树便修通一条到家便道,现在儿子李堂高经常骑着摩托车将山野菜拉倒集市上销售。

岚皋县人大帮扶滔河镇漆扒村纪略(帮扶县人群众特色产业主任)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漆扒村,说起养猪大户黄兴喜,人人都竖起大拇指。
不仅因为她养猪量多,还因为她用自产猪肉在安康开办起农家乐。
去年下半年,由于购买种猪等原因,资金一时周转不开。
正在她一筹莫展之际,县人大副主任张里结对她家,听说情况后,当场自己担保,协调解决10万元贴息贷款。
有了资金来源,不到一个月就将种猪购回。
在县人大的帮扶下,类似于黄兴喜的产业户,在漆扒村至少有20家。

为帮助村民发展产业,县人大实施一对一帮扶措施,规定帮扶干部每月到帮扶户家不低于2次,必须扶持一项特色产业、教会一门实用技术、传授一些市场信息、解决一项生活困难;并落实奖补措施,对发展产业好和帮扶效果实的干部予以奖励;同时采取每月村干部评议和每季度群众评议相结合的方法,考核帮扶效果。
在系列硬措施下,养蜂、药材、香菇等特色产业遍地开花,群众腰包不断鼓起。

心连心的帮扶,让不是亲人的干部群众,却胜似亲人。
今年开年,县人大副主任吴遵海,了解到胡学春家中还存近百斤生漆,为了让他尽可能多卖一点钱,四处帮助联系销路;县人大法工委主任曹华,一次和陈双兴通电话时,得知老陈要到县医院治病,就提前到县医院为其联系床位,随后帮忙办入院手续,每天去探视送饭。
余少友说:“从没见过这么热心帮扶的,群众想到的,他们都想到了,能做的都做了。

一年来,该县人大干部个人向帮扶户送去慰问金2万余元,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建设资金30余万元。
完成7.8公里村道修复工程,新修便民桥2座,直接受益群众200余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