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后视镜都没有(共享汽车租赁车辆体验)

章伊琦 王竞一/文

5、6年前,共享汽车群雄并起,超200家企业争相布局。
可今年以来,多地被曝出,大量共享汽车被扔在荒地上,甚至是随意放置路旁,遭受风吹日晒,有些已破败不堪,车内丢满了垃圾。

当时主打“共享汽车概念”的分时租赁汽车,曾红极一时,如今却如此不堪了吗?这些运营的平台都去了哪里?共享汽车行业的现状又是如何?杭州现在还能不能租到共享汽车呢?小时做了一番调查。

连后视镜都没有(共享汽车租赁车辆体验)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杭州多个共享汽车品牌已无法租赁

实地体验,车况差连后视镜都没有

国内分时租赁行业起于2013年左右,全国各地涌现出新一批的共享汽车品牌,至今已有7年时间,但大部分企业仍处于探索阶段,单单杭州就曾出现过5个共享汽车品牌,分别是盼达用车、彩虹车、麻瓜租车、微公交与GoFun。

如今在杭州地区,实际在运营的仅剩下摩范出行和GoFun出行,而曾宣称铺天盖地的盼达用车APP仍可以使用,但是显示在杭州已无可用车辆。
还有一个具有杭州本地特色的“微公交”APP中,分时租赁同样显示无车可租,不过是以月为单位的长租车型依旧可以。

下载了目前能用的GoFun。
从浙江日报社发送请求,APP内有10分钟取车倒计时,最近的取车地点在建国北路上的海华广场,距离600多米。
海华广场门口有四个共享汽车专门的停车位,停放的车型基本上均为最普通的车型奇瑞小蚂蚁,本次体验的也是这款车型。

停放的共享汽车车身划痕较多,大大小小的刮擦划痕就有十几处之多,有的车子车头处也有明显的磕碰痕迹。
车子座椅普遍比较破旧,座位处也有破损,车内没有可见的大垃圾。
打开车门坐进去,发现座位缝隙等位置还是有残留的瓜子壳等垃圾,车门把手处有残留不明液体,车内的卫生情况给人的乘坐体验不是特别好,对有清洁度有要求的人来说,可以说是难以接受的。

车辆剩余续航里程是185公里,续航里程在市区内使用是足够用了,内饰较为粗糙,驾驶的这辆车,没有后视镜,应该是损坏之后,没有及时报修。
体验下来,租车点可租车辆比较充足,车辆质量、清洁程度等体验感比较差,车辆虽能够正常行驶,但是行驶过程中部分使用功能的不完备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安全驾驶。

这次总共69分钟的使用时长,行驶了8公里,价格为36.81元。
应该说,价格也不便宜。

共享汽车退潮,原因有很多

厂家直接介入,能否让行业走得更远

“前几年没买车的时候,我出行基本靠这种形式,因为我是一个摄影师,设备比较多,挤公交、地铁不方便,价格和打车差不多,有优惠券的时候 我记得租一天车连保险只要99元,而且停在指定的停车场还不用钱。
”85后从事摄影师职业的陈先生对共享租赁汽车有着很深的感情。

不过,他说,这几年,车子现在基本上也以新能源为主,共享汽车车辆质量逐年下降,车子价格也没有之前那么优惠了,加上自己也有车了,所以几乎就不怎么用了。
而事实上,现在在杭州能租到的分时租赁汽车品牌也是越来越少了!

一方面是能租到的共享汽车越来越少,一方面,共享汽车被荒废的情况确实越来越多。

有媒体在今年年初,曾来到距离浙江嘉兴秀洲区万民村约一公里的共享汽车“停车场”:偌大的泥土空地上看不到一辆汽车的踪迹,仅有一道道车辆碾过的轮胎痕迹,以及四处零散着一些汽车外壳碎片——这里曾在长达近一年时间里,停放着2000多辆下线停运的共享汽车。
而前不久,也有人拍到,在郑州,5辆共享汽车被弃路边,车辆被卸发动机被偷,车内扔满垃圾。

曾处在风口上的共享汽车到底怎么了?据了解,从2014年至今,已经有数十亿的资金被注入共享汽车市场。
这其中,不仅是圈外资本,传统车企也基于自身对市场的预判进行了“共享化”的布局,早在 2018年的时候,就已经有超370家“共享汽车”的注册公司,而后继者不在少数。

其实,从2017年起,共享汽车就开起了残酷的“淘汰赛”。
诸多共享汽车公司无奈于平台盈利和运营问题,不得已走向倒闭。
业内人士表示,共享租赁汽车是一个\"重资产、高运营成本\"的行业,在互联网流量思维的引导下,很容易在资金压力下崩溃。

虽然如今仍有不少企业仍处于正常营业中,但高昂的运营成本和资本的“冷静期”,很多公司也仅仅是为了活下去而努力,有一部分转型了长租、以租代购等新模式。

不过,我们注意到,有些车企也另辟蹊径,比如奇瑞汽车和GoFun的合作模式。
除了能够实现自身去库存的目的之外,节约了自身运营成本,却一样可以为自身提供未来转型的样本数据。
而对于GoFun平台来说,深度合作前提下他们采购的车型成本更低,维护成本也会随之降低。
因此,“合作共赢”也逐渐成为共享汽车产业的另一条发展路径。
不过,到底能走多远,有待观察。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