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装修痛点——预算和增减项(预算增减装修聊聊工长)

左右无事,先来段瞎扯

求学时经常看到这样的书,《30天突破六级单词》,《60分钟搞掂高分写作》,《考研政治一周通关》,《3个小时教您做假证》(这个是我瞎掰的)……好巧不巧这类给你时间承诺的书,总是堆在教辅类前排朝你抛媚眼。
有没有同学买过?举个手我看看?然后呢,有没有然后?有没有认真做完前三分之一的?

有一本书叫《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贾雷德•戴蒙德,书里描述了新大陆(美洲)无法发展出更高级文明的瓶颈:没有大型可驯化动物提供初始畜力,所以连轮子都没有;也讲到了很多岛民或森林部落维持着原始的生活且不可能发展众多原因——协作程度太低,没有金属矿等等——于是还在石器时代。
我们总是凭空琢磨他们为何没有解决那些问题,给他们一些启发的话行不行?作者给的答案是这些族群的存在,都依附于一条条资源的及格线,是跨不过去的。

聊聊装修痛点——预算和增减项(预算增减装修聊聊工长) 建筑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bobo扯这些,其实就是两句话:“有些功课不得不做,有些痛点不得不面对”。
这个想法起源于bobo在朋友圈见到友商们又开始轮番广告,熟悉的大词扑面而来:解决业主痛点,实现无忧装修。
关于“痛点”,bobo喜欢从演化的角度看待这些个问题。
家装行业不是顶层设计出来的,它符合生物分类学的一个概念:系统发育。
最初他就是某些家庭要装修,周边熟人里找些有手艺的师傅;后来逐渐工人里有组织能力的老师傅成了工长,由工长实现各个工种的组织;再往后工种细化,仅泥工就分化出了结构现浇、浇地坪、砌墙、贴砖等不同的专业化团队。
这个过程中公司化的形象被大众接受,每一个细分材料把服务延伸向工地。
不知道您能否想象这样的一个场景:假如我们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突然年降雨量1200mm,几百年后是啥样子?你让生态学家调查建模,超级量子计算机协助,也算不出来,因为构成生态系统的元素超过目前人类的认知,也许二十年就面目全非。
但是有一点bobo是有把握的,那就是头几年快速更替,一年一个样,演化几百年后,能存在于这个系统中的生物群落,都是极尽可能适应了这个环境,在夹缝中寻求了自己最大生存概率的。
一个可供大家自由竞争的系统,大体上就是这样,抢占生态位,竞争资源,想尽办法求生存,八仙过海寻发展。
先这样理解家庭装修的大格局。

我们终于可以扯到痛点

再举个大家熟悉的例子,猎豹,目前世界上用腿实现最高时速的家伙。
这个家伙有个痛点,那就是,为了抓住羚羊,必须跑得飞快;为了跑得一溜烟,必须身轻如燕;身轻如燕以后,有些稍大一点的猎物就搞不掂;可是演化如果再给猎豹体型放大一号,那实现加速和维持速度的肌肉就要无比发达,骨骼也必须更粗更有承受力,别忘了肌肉和骨骼也有自重的,也需要另外一份更多肌肉实现加速,另外你考虑过高速转向时爪子的极限抓地力没有?这么大的体型消耗就大了,难保没个大小年荒年灾年啥的,稍微缺一口吃的就可能要饿死。
死循环,痛点啊不是?痛死了!
有解决的方法么?很多科学家认为猎豹已经到了演化分支的端点上,环境不变前提下,哪个方向都过不去了。

咱也不要这么悲观是吧,再来说个痛点被解决的案例吧。
大概两三个月前,我们熟悉的U盘的二十年专利期终于到期了。
这是计算机硬件行业可能唯一的属于中国公司的专利。
大家还记得在U盘之前的1.44MB软盘么,那是不是一个让人想要撞墙的玩意?这个痛点能够被解决,从中我们能看到点什么?bobo从彼处抄来这么几个观点:一,U盘并不触及计算机硬件生态的核心,属于外围的改良;二,当时的计算机整个都处于摩尔定率的高速发展节奏中;三,创造U盘所需的各种条件其实已有,需要的是看准机会。
两个对比,您是否发现:任何一个深度嵌入体系的痛点,改变其任何一个参数都容易撞到叹息之墙;大多数成功解决问题的案例,都发生在技术基础成熟,但也不必触动核心的领域。

回到装修的痛点——预算与增减项

铺陈是有点多,复杂的问题就是这样,来龙去脉要说细一些。
例如很多年后我们回顾今年的新型肺炎,也许会从某一种蝙蝠或穿山甲开始,先絮絮叨叨几千字。
装修到处是痛点,bobo想说个程度比较高,也可能是最麻烦的——预算和增减项。
这个坑实在很大,bobo策划了很久,迟迟没有动键盘,如果不是隔离在家,大概还会搁置到天荒地老。

第一个问题,您期望中一份好的预算是怎样的。
如果打算有人说,要有大佬贴钱给您家做装修,您可以如某些团购一样占到便宜,直接点击左或右上角的叉号。
理性一点吧,这答案不用说,一份价格一分货,我们其实都知道。
我们想要一份怎样的预算,这默契一直在,bobo会慢慢和您探讨,它是如何跑偏的?

其次问一个问题,预算和增减项的负责人是谁?咦,有意思,先上场的是设计师,在做方案的时候,对于预算中有哪些项目,大约的金额,有框架性概念;也可能设计师更清楚现场的实际情况,因为在设计阶段,也仅仅只有设计这一组人去过施工现场。
问题在于,关注点不一致,设计师会将自己所见,重点在于转化成设计语言,传达给下一个参与者——预算员。

这时预算员在设计师出具的施工图、本公司预算模板、再加上自己的理解,作出一份预算文件。
预算文件做好了,会有一个内部审核的过程,这时体现一家公司的价值观了:市场观念优先的往便宜审核以后再加;落地导向的公司,审核后的价格弄不好还会提高一点,当然这个过程不绝对且满是纠结,业主们一般无法知晓。
此时预算文件到了与您核定施工合同的人员手中,可能是设计师,可能是市场专员,小公司或大客户就是老板亲自出马,这一轮围绕签订施工协议进行;转手到了施工阶段,施工工长实施预算上的各个步骤,漫长的装修过程中,这份预算的质量终于一一显现。
增减项的产生分布在施工的几个月中,是一个磨人的过程。
在最后一步,增减项阶段,多数由工长和业主沟通,这是所谓“痛点”到了终于集中爆发的时段。
且慢说细节,回到开头的问题,谁在为这一份预算文件负责?

插入一段:漏掉了一位重要人物:监理师

关于监理师,bobo在监理、质检、工长各说各理,你该如何判断?--2019年装修施工指南一文中谈过很多体会。
既有bobo充当监理审核别人的预算的感受,也有自己的预算交给监理审核的经历。
欢迎戳链接。
装修情报读者群有一个监理群,也欢迎大家入群咨询。

监理可以审核预算,一般来说站在业主角度,可信度很高。
更重要的是,预算审核阶段已经大致对施工过程材料工艺过目一遍,心里有数,监理对一个工地建立概念,经常就是从一份图,一份预算开始,此时如果您足够敏锐,就可以查觉到设计师的设计思维和监理的工程思维对接是否顺利。
这话有点抽象啊,比如监理会问,这个灯槽靠墙5公分,工人手伸进去不够,能操作么?比如涂料分色在阳角,实际做出来难免会有些别扭,确定这样做吗?等等

不露面的重要人物——预算员

回到“谁为预算负责”这个问题,看起来应该是预算员?装修公司当然是专门设置有预算员的,通常您见不到他们。
一切顺利的时候,您不会想起他,如果增项比较多,可能您会念叨一句:这预算谁做的,有点不靠谱。
然后,应该还是不会与他有交集。
反过来家装预算员能发挥的余地有限:没去过工地,并且,增减项未必是他做的。
再有一点,在整个公司体系中,这个职位的话语权成分相对少。
最后是不排除在一些不健康的体系下,预算故意做低,以提高营销竞争力,工长赚钱就是要靠增项。
和家装行业的大部分职位一样,装修公司配置的预算员,也并不需要认证的执业资质。

以上不是重点,bobo说说自己的预算吧,舔着脸代表一下全国各地的工长们。

一开始bobo也是找一位预算员做施工预算的,结果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

1、 预算有人做是没错,施工图我还得自己阅读一遍,也就是说,预算员的一部分工作,我还是照样要去做。

2、 因为不用做预算,这一遍看施工图总是细致程度不够,这事大家都有体会,考试前看课本和宅家看小说的心态是绝对不一样的,都是正常人类,都是这个德性;

3、 遇到一些特别的施工部分,预算员会留白,他说,bobo你自己完成这部分,因为要询问下设计师和业主具体是怎么想的,也就是复杂的工作还是自己做的;

4、 bobo把踩过点的现场情况描述为A,预算员兄弟经常理解为B;

5、每次要做版本修改都是麻烦事;

6、预算师当然不可能为bobo一个人工作,我这里就这么点量,他有时会用错版本,这也是bobo在统计中舍弃了几个案例的原因

7、 当然啦,以上也可以看作是借口。

由于bobo经常被问到,“施工可不可以做成闭口价格”的问题,加之一些增减项的问题不断浮现,大约在半年多以前,bobo愈发觉得关于预算,我们是一直忽视的。
于是决定,那就自己做,琢磨琢磨吧。
自己做不是因为我做的预算更好,恰恰相反,一开始错漏百出。
但是bobo想搞明白“增项何处来,增项有几何”的问题,原有的预算是基础数据。
一步一步自己做预算,一条一条积累项目,就更可能想明白预算如何做得更准确。
最适合修车的人,就是造那辆车的人。
事实也证明挤一点时间就可以了,bobo的案例就那么些,并没有成堆的工作量。

我该如何回答“会不会有增项”的问题

“Bobo,施工合同的价格能否闭口?”

“最后会不会有增项,会增加多少?”

闭口合同是一件比较违反规律却非常符合期望的事情,也不是做不到。
具体方法是,bobo采集n个项目的数据量,n≧50,确定增项产生的具体范围,比如,平均增项在8%,那么我就把预算报价提高10%,就可以覆盖闭口报价带来的风险。
按照大数原则,案例足够多的时候,真实增项应该越接近采样算出来的8%,前提是采样的随机性分布足够合理。
以上是抽象表达,形象描述为,价格报高一点不就好了吗?让业主用资金兑换确定性。
但是这事就太没有技术含量了,bobo觉得挺无趣的,咱要做点不一样的事儿不是?bobo将已经完成的案例收集起来,剔除几个特殊的,如非住宅,局部拆建,出租房等,其余共19个。
然后在家里用一个星期把数据整理出来,做了一份表格,需要的可以私信

表格中的案例名称都是代用名。
表中内容的每一个百分比数字,指的是这一增项占据合同金额的比例。
比如,合同总金额8万元,某项增项1200元,就记作1.5%。
红色或带减号-或带括号的数字都是负数,其他为正数。

数字背后,看出点什么?

Bobo在统计数字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结论,数据比直觉准确,且看它说些什么。
在做具体的分析之前,先要对数据适用的范围做一点解释,确定它适用的边界。

1,这19个案例中大部分(大约16-17个)都是bobo自己做的预算,自己做的增减项,即反应的事实也只能适用于bobo的预算体系下的案例。

2,案例的数量在统计角度来说偏少,但是暂时没有办法,就这么多,以后逐渐扩增,这个统计所能反映的事实会更加准确。

3,增减项成立的意义不是“实际上存在”,而是“实际上结算”。
有很多项目实在很小在实践中

4,同一项目的增项和减项是分列的,例如有的案例增加2.5平方米电线,有的减少,在表中表示为增项和减项两个条目。

5,尚未对增减项产生的原因进行区分,整数据有点累人,整得老眼昏花,这事咱慢慢推进。

来看看目前已有的统计与一些初步的结论,没有兴趣看数字的朋友可以略过这一段:

1,增减项一共产生144个条目。
其中增项97条,减项57条。
(条目还在进一步归并)

2,19个项目,13个产生增项,6个产生减项。
平均增项5.55%。
有12个案例增项在约定的5%以内。
这里包括了所有原因下的增减,如果刨除甲方意愿的更改,bobo承诺的“项目不变,增项不超5%”在至少17个案例中是可以达成的。

3,看增减项条目出现的工地次数,比如表格中第一条“拆切墙,敲地坪,拆梁”,在7个项目中出现过,即这一条出现过7次。
以下是条目表格。

那么显然,我应该仔细研究下出现最多的那六条:拆切墙,敲地坪,拆梁增加(7次);水管增加(6次);水泥砂浆粉刷增加(10次);大理石增加(有时含主材,7次);窗帘箱增加(6次);石膏板吊顶减少(6次)。
一类增项在1/3的现场出现过,显然是值得提前预判的,那么接下来就是,其出现的工地有什么特征,如果预算中预估价格多少合适,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还需要一些时间。
可不是,看数据看得脑袋发热,此时测下体温可能要作为疑似被强制隔离。
且让我歇一下。
还有很多,这篇文字篇幅有点长了,咱们先搁下以后再说。
数字里能看出很多问题,我会没事盯着发发呆的,整理起来再凑一篇文字。
以上统计只针对bobo自己的数据有效。

再回来说说如何看待“痛点”

当我们想解决一个痛点,但是发现这个痛点深深嵌入系统的核心,想要拔除并不容易的时候,应该予以何种措施?bobo能想出的方案就是:搁置直觉猜测,精确数据概率。
我知道这痛点暂时无法清除,但是先让您真实了解一下,也说下可能的措施,让它至少具有模糊的确定性。
例如大家反复问到的问题“最后会不会有增项,会增加多少?”,我想我有答案了:按目前的统计,我们总体上有63.2%的可能性将增项控制在5%以内,如果业主没有中途增加施工项目,bobo能达成5%以内增项的概率目前是89.5%。
那我怎么知道我不是那例外的部分?理性地说,用概率的观念看待我们的生活,就是我们生活在概率之中,但是可以尽量事在人为地抵抗概率。
Bobo也不例外,我抵抗概率的方式,就是刚才统计数据发现的,那些反复出现在增减项中地条目,想办法在预算阶段考虑进去。
接下来我会再精确房子地面积,老公房还是新房等条件,摸索其中的规律。
目前缺的,还是数量积累,数据越大相对偏差越小,也越能展示出更丰富的信息维度——在仅有19个案例的统计中,每一个变量都可能造成5%的误差。
急不来,这需要更多的数据积累,以及分析改善的时间。

后记:一篇文章,是讲不完预算与增减项,只能算是个开头。
预算与增减项中含有的,是装修这个行业的“大数据”,需要大数据,是因为我们的直觉与真实的世界可能并不一致。
例如911事件后,米国人大量选择自己开车,放弃乘坐飞机,结果数据统计出来,高速公路车祸导致的伤害增量,绝对不如坐飞机安全。
自从人类建立复杂的协作,未经统计的直觉,就不值得信任了。
所以下一次,施工合同落定之前您问:“我家的增项肯定能控制住?”对方若是回答:“那当然”。
您应该紧跟着问一句:“去年的相关数据统计了吗?能给我看看不?”

编辑留言:我是责编滚叔,波波这篇文章的信息量很大,看上去东拉西扯的,不过你沿着他的思路,对照自己的具体情况稍微想一想,对于装修预算、增减项的事情你大体也能明白游戏了,谁都知道装修坑很多,若是个个都想避开的话,那难度实在太高,而且一不留神就会中了圈套,跌得很惨痛,预算(增项)就是装修中的大坑,假如这个坑你能避开,就相当于避开了装修三分之一以上的坑了。
欢迎加入bobo 主持的找工长读者群,私信

bobo,这个施工,如果你来做,以下问题能避免吗?

闲来无事,听 bobo聊聊他的3 次装修维权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