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微型汽车厂成长史(拖拉机厂汽车厂微型汽车同年生产)

1984年,该厂从生产拖拉机转到生产微型汽车
同年4月29日,自治区机械工业厅将《关于扩大微型汽车生产能力的报告》上报国家机械工业部、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请示批准该厂上万辆生产能力。
5月,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规划改造部批示可按1万辆作规划。
同年5月17日,自治区经委批准柳州拖拉机厂转产微型汽车第一期技术改造工程,投资1142万元.形成年产5000辆微型汽车的生产能力。
同年7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年产5万辆轻微型汽车项目书》。
同年11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柳州市关于轻微型汽车所需投资及外汇额度的报告,总投资由银行贷款1.5亿元,其余由柳州市自筹解决,外汇额度4000万美元。

1985年2月14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柳州拖拉机厂改名为柳州微型汽车厂(厂址在柳州市河西路18号),归口中国汽车工业公司管理。
同年,该厂实行厂长负责制,并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制,实行工资总额与上缴利税挂钩;厂内实行目标管理,将厂长任期目标层层分解,并把经济责任、经济效益与经济利益挂钩;改革工资奖金制度,实行超额计件工资、计件工资、浮动工资等各种形式的分配办法。
同年4月17日,自治区计委、经委、人民银行批准柳州微型汽车厂第二期技术改造工程,投资3233万元.由年产 5000 辆微型汽车扩增到1万辆的生产能力。

1986年,国内汽车市场疲软,该厂微型汽车销量由1985年的3780辆下降到1986年的3013辆。
为了适应市场,该厂压缩原有生产计划,在短期内开发出LZ110S型双排座货车、LZ110G型和 LZ110G1 型两种高顶厢式车、LZ110T 型铁篷货车、LZ110B型保温车等5种新产品。
1987年,共生产微型汽车8110辆,销售微型汽车8440辆,销售收入13875万元,比1986年增长2.09倍。
同年6月,该厂试制成功首批 LZ110P型货车和LZ110VH型高顶厢式车,它是柳州微型汽车厂开发的第二代微型汽车产品,具有国际80年代中期先进水平。
同年7月27日,自治区经委批准柳州微型汽车厂建设年产2万辆微型汽车生产能力的第三期技术改造工程,投资4144万元,重点是对油漆车间、总装车间和焊接车间进行改造。

柳州微型汽车厂成长史(拖拉机厂汽车厂微型汽车同年生产)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经过3期的技术改造,该厂已初具现代化汽车生产格局,形成了年产2万辆微型汽车的综合生产能力。
在技术改造的同时,该厂还不断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以提高产品档次和产品质量。
在模具制造中,采用实型铸造、模具刃口堆焊新工艺、特种钢精铸模块、数控(CNC)机床与仿型技术等先进技术。
在车身设计和模具制造中,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最新技术。
在焊接和油漆生产中,采用机械人(手)和微机控制技术,以及阳极电泳漆技术,使产品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1987年度,国家监督汽车产品质量抽查中,该厂生产的1.Z110微型汽车受检的7个项目中,有基本性能、噪音排放、装配质量、密封性5项得满分,总分高达95.36分,被评为一等品,名列全国榜首。
1990年该厂生产的微型汽车被列为免检品,并被用户誉为中华精品。
至1990年止,该厂累计生产微型汽车43065辆,产品销售到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

1990年,该厂为国家中型企业,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重点企业。
年末,企业占地面积1281996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359480平方米,其中工业生产用房 185246平方米,厂房125525 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0745.60万元,金属切削机床981台,锻压设备134台;职工 4972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00人;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5735万元,实现利润633.8万元(税前还贷及利息1168.89万元和租赁还贷及利息2654.53万元,已打入成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