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县子路镇:乡间“小工坊” 变身群众增收“加油站”(小工增收子路群众妇女)

走进子路镇街道居委会群众文化活动室,几名留守妇女、大娘正在学习手工活发卡制作。
“这个发卡首先需要在其中一端用胶水进行固定,距离要控制好,轻轻一点,再用手压一下就完成了.....”子路村干部吕红正在免费为妇女传授制作技术。
妇女们学成之后,由村干部联系供货商提供原材料,然后妇女们可以在家制作,也可以在村部进行制作,完成后由供货商按件以相应的价格进行回收。

庙湾村村民李红说:“在家没什么事儿,出来缠线圈儿,一天六七十块钱补贴家用,够我们一家柴米油盐开支的,不给儿女们增加负担的。
”像李红这样已经六七十岁、月均收入两三千块钱的妇女大有人在。
在街道、乡间群众家门口还引进了服装裁剪工坊、雨伞工坊、线圈工坊、编织工坊三十余家,不仅增强了她们靠自己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同时也激发了她们靠辛勤劳动致富增收的内在动力,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就业。

子路镇街道居委会支部书记陈波说:“由于来料加工业行门槛低、时间相对灵活、易学易上手等优势,受到了广大农村村民特别是妇女的欢迎,子路街道就引进大小工坊12家,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农村年龄大、在家看孩子、无法外出的群众就业,她们可以在接送孩子、照顾家庭的前提下,利用闲暇时间从事来料加工,现在已进入年底生产旺季,目前承接的订单都排到年后了,预计创收100万元以上,熟练工人每月可以收入近3000元,目前我们做的产品都是半成品,相对利润低一些。
接下来,我们要增加后续工序,制作为成品,这样利润就更大一些,也能带动更多闲散的劳动力就业增收。
”(杨道坤)

罗山县子路镇:乡间“小工坊” 变身群众增收“加油站”(小工增收子路群众妇女)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