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被杀后,孙佳为它烧纸祭奠。
既是后悔自己当时的软弱,又在反思自己把铜匠教坏了。
那么孙佳到底教了铜匠什么?为什么学到的东西又让铜匠变坏了?

在这之前,从周铁男口中同样提到过这件事——
教育部发电报说特派员会带着罗斯先生前来考察,张一曼建议赶紧把铜匠找来再冒充一下。
但孙校长担心这次瞒不过去。
特派员是个棒槌,好糊弄;罗斯是地道的美国人,以铜匠那点英语水平,只要开口就会露馅。
此时周铁男却说铜匠已经跟过去不同了,整个假期孙佳都在教他。
这两个剧情告诉我们,孙佳对铜匠的教育,是导致他变坏的直接原因。
以电影中孙佳的形象,应当是整个电影中三观最正的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了孙佳这个赤,铜匠怎么反而变黑了?
电影通过这么几个地方,来体现铜匠前后的变化。
首先是第一次见面。
铜匠出现的契机是学校的上课铃坏了,孙佳找他来修。
可刚回到学校的两人,发现驴棚着火了。
惊慌之下,两人用辛苦从二十里地之外打回来的水去灭火。
孙校长和周铁男他们赶紧跑过来阻止,因为水用光了晚上他们就没的喝了。
灭火期间,孙佳的头发被烧掉一部分,一直暗恋孙佳的周铁男赶紧跑了过来。
铜匠看到孙佳不愿意的样子,以为周铁男在欺负她,于是让周铁男放开孙佳。
这时候的铜匠是一位淳朴、思想简单却又有正义感的人。
两个月后,铜匠再次出现时却有了很大不同。
铜匠媳妇发现铜匠的行为有些异常,凭借女人的第六感猜到铜匠外面有人了。
顺藤摸瓜,她找到了三民小学。
刚一进门,铜匠就跟大家打招呼——
“大家下午好。”
然后铜匠媳妇冲了进来让他“好好说话。”
很明显,现在的铜匠比以前更加懂礼貌,但在铜匠媳妇眼中这些都是奇葩行为。
礼貌的背后就是规矩,有事说事,你整那些无用的规矩做什么?
这一点,在《亮剑》中,李云龙追求田雨的过程中也出现过。
接下来通过铜匠媳妇之口告诉了我们这两个月铜匠都做了什么——
回家活也不干了,天天整几本破书搁那翻啊翻,捣鼓捣鼓不知道说哪国话。中国话也不好好说了,口音他都变了......
读书识字、学外语,就是铜匠这两个月做的事情。
从几位老师的角度,铜匠这是上进。
但铜匠媳妇的角度来看,铜匠的这些行为无异于不务正业。
读书识字在短期内根本看不到什么回报,而家里的农活荒废了,你还怎么吃饭?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铜匠看的书,就是在离开三民小学前,孙校长送给他的,并且嘱咐他“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一指不分贵贱贤愚,对各类人都可以进行教育;二可指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孝顺、有的不孝,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来自百科)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学习是需要老师的,即使自学成才,那也得有一个前提——识字。
这个过程中,孙佳就扮演了老师的角色。
她把各种做人的道理和书中的知识都教给了铜匠。
而铜匠又是一个天赋极高、领悟极强的人。
所以两个月的时间,他的思想发生了蜕变。
这种蜕变,导致铜匠在思想上与老婆产生了隔阂,也让他无法忍受张一曼的辱骂。
如果是刚出现时的铜匠,那时候他不懂什么叫自尊自重。
所以在家里,铜匠媳妇都是让他脱下裤子撅起屁股挨打。
这种行为一般出现在父母对待孩子上,也就是辈分有巨大差异时。
而从铜匠媳妇口中告诉我们,这种情况很普遍,之前铜匠并没有反抗。
现在铜匠通过学习,懂得了“尊重”这个词。
所以后来铜匠媳妇再想教训他,他学会了反抗。
表面看似铜匠是为了维护张一曼,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他的思想已经产生了变化——
他想堂堂正正当一个人。
他不愿意再被人“欺负”“利用”“利用完还被骂是牲口”。
这样,你能说他变坏了吗?
他只是思想觉醒了。
如果张一曼一开始就是以尊重为前提跟铜匠平等交流,而不是通过辱骂的方式让他离开,后面铜匠未必就会把事情做得那么绝。
别人狠狠扇了自己的脸,还击回去凭什么就变成坏人了?
不要这么双标好吗?
不过也不能说铜匠一点问题都没有。
比如周铁男骂了他,他出于泄愤而杀了驴得水。
那孙佳就满脸问号了。
谁打你你找谁去啊!
点个“关注”,鼓励鼓励。(。・`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