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成福州“荣誉村民”:把永泰文书搬进哈佛课堂(永泰文书荣誉村民哈佛大学)

作者 叶秋云

“在福州永泰,发现的东西太多了。
”说起福建省福州市的永泰县,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中国历史学教授、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前主任宋怡明(Michael Szonyi)感叹不已,“永泰文书让我们从老百姓自己所写的记录里发现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真实状态”。

在永泰县山区,一种居住与防御一体的乡土建筑——庄寨,展现了福建乃至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多样性。
近年来,永泰庄寨的建筑及其中保留的大量契约文书,彰显于国际视野,让世界读懂中国乡村、村落家族故事的生生不息。

美国学者成福州“荣誉村民”:把永泰文书搬进哈佛课堂(永泰文书荣誉村民哈佛大学)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6月19日,宋怡明获得福州市永泰县人民政府颁发的“荣誉村民”称号。
池建辉 摄

多年来,宋怡明始终扎根永泰文书研究,持续阐释永泰文书价值,极大提高了永泰文书研究的学界影响力。
今年6月,他获得永泰县人民政府授予的“荣誉村民”称号。

为何这位“洋教授”会与永泰文书结缘?宋怡明近日接受专访时告诉中新社,2016年左右,他第一次听到永泰文书的介绍时就被其吸引;次年,他与厦门大学的几位教授一同在永泰展开田野调查。

“永泰文书,让我们发现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包括家庭怎么富起来、怎么衰弱、怎么处理他们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等,太精彩了!
”每每来到永泰,能讲一口流利中文的宋怡明总是和当地村民侃侃而谈。
寒暄间,他偶尔还会蹦出几个福州语词汇,颇为风趣幽默。

观碑刻、看契约、寻家谱……活跃在永泰广袤乡野上,宋怡明与厦门大学的师生一同收集了契约、阄书、诉状、收据、唱本、账簿、科仪书等大量民间文书,并深入挖掘这些“藏于”民间的历史文化遗产。

图为2019年6月15日航拍的福州市永泰县昇平庄和荣寿庄。
(资料图) 张培奋 摄

2017年开始,宋怡明几乎年年都会带着学生过来,并于2019年在永泰大洋镇昇平庄成立“宋怡明工作室”,参与推动永泰庄寨的保护、开发与利用。

在研究永泰文书过程中,宋怡明提出“契约即产权”“以现代技术构建永泰文书信息生态”“将永泰文书作为高校学生的学术训练场”等学术主张。

“这里的史料太丰富了,对于了解中国社会经济史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
”谈及调研中挖掘出的数万份契约文书,宋怡明难掩激动。

身为一名学者,宋怡明不遗余力地在厦门大学等中国多所高校开讲永泰文书,甚至把永泰文书搬进了哈佛大学研究生课堂,把哈佛大学的学生带到永泰开展永泰文书研究。

“具体哪一年开始在哈佛大学讲永泰文书,已经记不住了。
”宋怡明表示,在课堂上讲永泰文书,初衷就是希望给学生们讲述最新、最具有研究价值的史学资料。

6月16日,在福州市永泰县玉湖寨,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中国历史学教授宋怡明(Michael Szonyi)(前排左二)为来自美国、新加坡等地的高校师生讲解玉湖寨。
张培奋 摄

宋怡明看好永泰文书的现代价值。
他认为,就学术而言,很有信心未来用永泰文书建立一门新的学科,去探讨一些被遗忘、学者以前无法讨论的问题。
“相信不论是永泰还是中国其他地区的民间文献研究,多多少少也受我们永泰文书研究的影响。

“永泰文书具有超越学术的价值。
”在宋怡明看来,通过永泰文书的研究,对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真实状态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这也可能会对解决目前中国农村面临的问题产生一些新的处理方式与思维。

对于自己的“荣誉村民”新身份,宋怡明自称“这是一个巨大的荣誉”。
他坦言,他是代表负责永泰文献研究工作的厦门大学学者团队而获得这一荣誉的,这份荣誉是永泰县政府和永泰当地民众对团队研究的肯定。
(完)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