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日报社·最泰安讯11月9日,在国网泰安供电公司调度室看到,一块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泰安全电网负荷曲线变化值,旁边的虚拟电厂操控平台一头联动着省电网的调控,一头还联动着泰安部门、工商业户,等着接受省电网响应指令。
这是泰安首个虚拟电厂,也是山东省首个接入省智慧能源服务平台的“聚合式”虚拟电厂,该项目于不久前投入运营,这是我市践行清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又一个生动实践。
据了解,项目运用了国家紫金山实验室刘韵洁院士团队最新研发的确定性网络技术,融合了山东大学全场景互动算法和市场交易仿真技术两大领先技术成果,通过“聚合体”内源、网、荷、储各个环节的信息交互和能量调控,实现了多能互补、源荷互动,并可对电网提供削峰、填谷、调频、稳控和备用等辅助服务。项目实施后,平均每年可提供清洁电量约3800万度,等效于节约了16000吨标准煤,同时减少污染排放11000吨碳粉尘、37000吨二氧化碳(CO₂)、1100吨二氧化硫(SO₂)、600吨氮氧化物(NOX),环保效益显著。

“虚拟电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电厂,而是一种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可以将分布式电源、储能、电动汽车等零散资源化零为整,既可以作为‘正电厂’向电力系统供电,也可以作为‘负电厂’消纳系统的电力,起到助力电网系统保持平衡的作用。通过虚拟电厂,各工商业户可以进行电力市场交易,参与电网调控还能获得相应经济补偿。”市能源局电力和新能源科科长迟美英向介绍,国网泰安供电公司与山东大学、山东未来能源合作推动的“聚合式”虚拟电厂示范项目一期建设目标容量为20MW,当前聚集了泰安市文化艺术中心、泰安银座岱宗购物广场有限公司、山东泰山帝苑物业有限公司等全市近50多家企业,涵盖办公楼宇、商业综合体、宾馆酒店、机关事业单位、工业企业、各类园区等多场景柔性负荷调节资源,应用基于确定性网络的高质量通信技术,实现与大电网的友好互动。目前,虚拟电厂平台已具备可调量预测、响应分解、负荷储能一体化调节等能力。
为什么要建虚拟电厂?“新能源的大量接入,客观上需要提升以虚拟电厂技术为手段的需求响应能力。”山东未来能源总经理范文涛告诉,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具有波动性、间歇性等特征,这对电网负荷调节产生影响,从而不能达到节能降碳的目的,这时候虚拟电厂可以把一些柔性的、可控的、小而散的电力负荷资源聚沙成塔,形成一个大的可控的调节能力,与电网进行灵活、精准、智能化互动响应,“这相当于在泰安市又建设了一个电厂,而它的成本却只是电厂的几十分之一,虚拟电厂以它聚合调节的能力让供电能效最大化,并实现用户、政府、社会等多方受益。”范文涛说。
在泰安市文化艺术中心空调设备间,3台空调负荷柔性控制器分别对应了3台空调设备机组,通过这个控制器,文化艺术中心的空调电力调控便成功接入了虚拟电厂,虚拟电厂可以调节每个场馆、每个楼层的空调电机。而在远端的虚拟电厂操控平台屏幕上,需求响应计划分配板块中显示着“上调2°”“下调1°”“上调充用电功率22千瓦”等策略指令,“虚拟电厂就像一个智慧大脑,在收到上级电力需求响应时,经过优化计算,发布策略指令,在经用户确认且不影响生产运行前提下,进行电网调节。”泰安供电公司营销部主管公为刚说,虚拟电厂不仅可以在用电高峰时段削峰,还可以在用电低谷时段填谷,通过虚拟电厂的调节,企业可以避开高价格时段用电,实现了常态化调控。
了解到,根据市发改委、市能源局等相关部门下发的泰安市节约用电和空调负荷管理等有关工作的通知,到2025年底,泰安市规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力争比2020年末下降17%以上。同时,泰安市还将加快实施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商业综合体、宾馆酒店及其他公共场所空调负荷远程调节改造,全市党政机关等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具备精准感知和柔性调节能力,力争形成不低于6万千瓦的空调负荷可调资源池。
“2023年泰安电网最高负荷达到479万kW,其中40%用于空调。将泰安作为‘聚合式’虚拟电厂的建设试点,运用先进数字化技术,充分结合泰安城市定位、泰安电网特色,打造泰安市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示范项目,对于促进泰安市、山东省的能源转型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市能源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王太阳说,市能源局将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拓展发电企业、工商业用户等多种应用场景下虚拟电厂项目,聚合光伏、储能、充换电、工业可调负荷全要素,打造更多“企业级、园区级和区域级虚拟电厂”,通过算法建模优化电能质量,助力企业节能降碳,并进一步优化电网新能源调配能力,搭建高效新型能源保障供应体系。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 王玉】
本文来自【中华泰山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