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SUV引擎盖尖端口哨声问题与优化(引擎盖口哨声方案优化机理)

在整车风噪开发前期阶段,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CAE)分析以及油泥模型风洞试验主要识别汽车模型的整体风噪水平,这些手段还无法完全、准确识别出高频风噪口哨声。
因此,研究口哨声的产生机理和规避措施,避免在物理样车阶段出现此类问题,成为当前风噪控制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

本文以某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port Utility Vehicle, SUV)车型引擎盖尖端口哨声问题解决为例,分析引擎盖尖端口哨声的发声机理,同时研究不同的解决方案,总结经验教训及制定规避口哨声问题的设计标准,指导后续车型的风噪开发。

1 问题现象及机理分析1.1 问题现象

某SUV在验证样车(Verification Prototype, VP)阶段进行风噪驾评时,发现部分试验车辆在速度为60~100 km/h时,车内可以听到明显的口哨声,不能接受,经测试分析口哨声频率为1 800~ 2 200 Hz的窄带频率,如图1所示。

某SUV引擎盖尖端口哨声问题与优化(引擎盖口哨声方案优化机理)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主观判断口哨声来自车辆前端区域,通过“开窗法”,使用胶带密封的方式对前端各缝隙进行逐个排查,最终锁定口哨声产生于引擎盖与前保缝隙处,密封该缝隙后口哨声消除,问题得以解决,如图2所示。

图1 主驾外耳噪声频谱

图2 引擎盖与前保缝隙密封

1.2 口哨声机理分析

当引擎盖与前保面差较小时,高速气流沿着前保向上流动,直接冲击引擎盖尖端(棱边),气流在棱边两侧形成持续的周期性分离涡,进而产生口哨声[6]。

根据该机理可以确定高速定向气流、棱边(引擎盖尖端)是产生口哨声的两个关键因素,如图3、图4所示。

图3 引擎盖尖端口哨声机理

此款SUV 车型引擎盖与前保面差设计值为1.62 mm,公差为±2 mm,即(1.62±2)mm,属于面差设计较小的情况,与上述口哨声的产生机理正好吻合(见图5)。

为进一步验证该理论,实车调试引擎盖与前保面差,发现面差在1 mm以内时容易出现口哨声,面差2 mm以上无口哨声问题,如表1所示。

图4 CAE模拟棱边噪声

图5 某SUV Y0断面图

表1 面差与口哨声的对应关系

注:引擎盖相对前保靠前,面差为正;否则,面差为负。

2 优化方案及实施情况

根据引擎盖尖端口哨声产生机理,从高速定向气流和引擎盖尖端两个影响因素出发进行方案研究:前保造型优化;引擎盖尖端增加密封条;增大引擎盖与前保面差等。

2.1 前保造型优化方案

通过前保格栅外饰条上增加凸起特征(使用直径1.8 mm的铁丝模拟),使高速气流远离引擎盖尖端(见图6),经实车验证,问题可解决。

图6 前保造型扰流方案

2.2 引擎盖尖端位置增加密封条方案

通过在靠近引擎盖尖端位置增加密封条,保护引擎盖尖端免受气流的冲击(见图7),经实车验证,问题可解决。

图7 密封条方案

2.3 增大引擎盖与前保面差方案

调整前保定位孔位置(见图8),将引擎盖与前保面差设计值调整至4.5 mm,结合公差±2 mm,实际面差范围为(4.5±2)mm,使高速气流远离引擎盖尖端(见图9和图10),经实车验证,问题可解决。

图8 前保位置调整方式

图9 Base状态

图10 调整前保位置

2.4 优化方案实施情况

前保造型优化方案:在前保格栅外饰条上增加凸起特征,修模费用少,成本不变,同时修模周期短;但涉及汽车初步造型面(Concept A Surface, CAS)变更,影响造型意图,为保证造型风格不变,方案未实施。

引擎盖尖端位置增加密封条方案:根据密封条装配位置的不同,该方案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密封条安装在引擎盖上,引擎盖内板需修模,存在修模周期长的问题,影响项目进度,方案未实施;第二,密封条安装在前保机舱盖板上,机舱盖板修模费用低,修模周期短。
但由于受周边零件累计公差的影响,引擎盖与密封条相对位置不稳定(浮动较大),导致在某些情况下,密封条无法保护引擎盖尖端免受气流的影响,或者出现密封条露出不均匀的精致工艺问题,方案未实施。

增大引擎盖与前保面差方案:调整前保定位孔位置,将引擎盖与前保面差设计值由1.6 mm调整至4.5 mm,实际面差控制在2.5 mm以上,无修模费用及新增成本,修模周期为5天。
经批量验证,方案稳健,最终得以实施。

3 结论

本文为了解决汽车引擎盖尖端口哨声问题,分析了口哨声产生的机理,研究了可以规避引擎盖尖端口哨声问题的三种方案。
在新车型设计开发阶段,应对风噪电子样机进行检查,提前识别引擎盖尖端口哨声风险。
具体按以下标准执行:引擎盖与前保面差设计值至少要4.5 mm,如果造型需要小面差设计,满足不了这一要求,则需要在早期就考虑扰流方案、引擎盖尖端位置增加密封条等方案,以期在物理样车阶段避免出现引擎盖尖端口哨声问题。
此研究对规避汽车引擎盖尖端口哨声问题具有指导意义,并为后续类似棱边风噪问题快速解决,提供了思路及方案。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