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候车 贴心设施
17:40下课铃响,南宁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教师韦扬江结束了一天的课程,她关掉电脑和投影仪,不慌不忙步行去往2号候车厅。韦扬江穿过图书馆,步行百余米,用时5分钟,坐在候车厅的长椅上,缓解一下上课的疲惫,等待即将准点到达的校车。
今年上半年,南宁师范大学武鸣校区分别在桂园餐厅东侧、体育馆东侧建设了2个候车厅。两个候车厅建设了宽达3米的挡雨棚,不管是艳阳高照还是沥沥小雨,都能为等候校车的师生遮风挡雨。1号候车厅更是设置了多达48个座位,即便是下课下班高峰时期也能满足师生的等车需要。

气排球是学校师生的热门运动项目,学校在室内和室外建设了专门的排球运动场。除了造型大气、设施现代化、单体面积达1.4万平方米的室内体育馆,学校基建处还改建了一处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的户外排球场。改建之前,考虑到师生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合理设置了“住-食-动”三条路线,改建后的运动场与餐厅一路之隔,极大地优化了师生们的校内通勤距离。又考虑到南宁气候多炎热且夏季漫长,学校又加建了遮阳大棚,让户外运动的师生免受日晒雨淋。紧张的学习过后,师生们卸下一天的疲惫,到餐厅享受美食,到运动场挥汗如雨。
南宁师范大学“我为群众办实事”建设的候车厅。通讯员供图
爱心小屋 暖心服务
电吹风筒、微波炉、电磁炉、隔热手套、针线盒……可加热饭菜、煎中药,武鸣校区的“爱心小屋”投入使用后,大大方便了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不仅在寒冷的冬季随时都能吃上热腾腾的食物,同时也规范了宿舍电器使用,杜绝安全隐患。武鸣校区学生公寓自治管理委员会的学生们还参与了“爱心小屋”的布置,在屋内放置桌布、隔热手套、绿植、小装饰品等,更增添了温馨的氛围。
“叮…… ”中午12点一声下课铃响,一群群身着迷彩头戴军帽的“士兵们”奔向食堂,一人一杯凉茶、绿豆糖水下肚,顿感清凉。今年5月,学校后勤处早早在天气炎热之处免费供应凉茶。8月底,五合、武鸣两个校区的军训学子接受军事化训练期间,更是全天免费供应不限时、不限杯的凉茶、绿豆糖水,为军训学子清热解暑。
除了贴心小细节,还有暖心大动作。南宁师范大学武鸣校区3号食堂工程已经2021年3月16日开工,明年2022届的新学子将有多个就餐选择,三个菜品丰富、环境整洁、设备智能的餐厅满足了1万余名师生的就餐需求。
此外,南宁师范大学“女教职工休息哺乳室”正式揭牌,粉嫩的配色、温馨的床品、贴心的屏风……在这里,不仅哺乳妈妈可以哺乳、照顾宝宝,还可以满足女教职工孕期、生理期休息的需要,大家都纷纷为这一创举点赞。
南宁师范大学“我为群众办实事”建设的爱心小屋。通讯员供图
南宁师范大学“我为群众办实事”建设的“女教职工母婴室”。通讯员供图
民生热点 服务要点
加强后勤保障,改善物业服务,提高公共设施维修效率;在五合校区食堂二楼引进优质企业进行合作经营,丰富伙食品种供应;提升明秀校区变压器容量,解决明秀校区师生用电量需求;改善幼儿园办学条件,设立了幼儿园专属厨房,扩建了幼儿园面积;进一步完善劳务费发放模板及业务流程,有效解决劳务费到账慢、耗时长的问题;安居工程明秀校区危旧房改造项目一期工程项目即将进入交房验收阶段,二期项目尽快启动代建单位的招标工作……暖心的大事小事一件接着一件办,学校层面积极推动,多个部门集中发力、共同推进,广大师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新气象。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南宁师范大学注重解决师生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在解决师生员工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上动了真格,取得了看得见的成效。
学校领导班子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实地走访调研10余场,围绕校区综合管理、基层党建质量、学科建设水平、思政工作质量、就业创业质量等主题,先后召开学生工作研讨会、学生代表座谈会、武鸣校区综合管理协调会、2021届毕业生就业调研座谈会,真心实意解决学生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坚持“调”有所得、“研”有所获,寻求具体对策。
南宁师范大学“我为群众办实事”建设的户外排球场。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