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森林小火车 难忘的林区创业史(林区创业史火车森林铁路)

森林“小”火车,铁轨采用的是762毫米(正常是1435毫米)规格的窄轨道,火车的体积和载重也小。
但就是这样的小火车,在建国后为全国各地运送了数以亿计立方米的木材。
据史资料记载当时全国森林铁路共有34条、9000多公里,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伊春地区早期的森林小火车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在《朗乡林业局志》中有这样的记载:1942年朗乡森林铁路由伪营林署投资兴建,1991年拆除,森铁改为汽车运输。

那时日本侵略者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掠夺我们的木材资源。
可见,森林小火车不仅承载了我们的创业史,也让我们记住了那段无法忘却的战争史。

难忘的森林小火车 难忘的林区创业史(林区创业史火车森林铁路)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日本侵略者修建的运材铁路

建国后,林业三师来到伊春开发建设,在《伊春史话》上有这样的记载:英雄的林业三师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当年就盖起来砖瓦式营房25000多平方米;修森林铁路69公里,平车线路1300多公里;还参加修建了伊春到友好的国铁线路......。

林区生产有了森林铁路,就告别了牛马套子集材和河水流送木材的历史,生产步入了机械化作业的新阶段。
这是林业三师为林区创业立下的又一个丰功伟绩。

1958年8月20日,中共黑龙江省委发出《关于组织共青团铁路建筑队》的通知。
通知决定修筑新青到库尔滨河铁路。
在党的号召下,来自海伦、庆安、绥化等21个县七千多名共青团员和青年积极分子,于9月上旬进军小兴安岭,开始铺筑新青到东风(今汤旺河)区间的小兴安岭共青团铁路。

共青团铁路修筑队每周出工前要列队向国旗宣誓。
同时,他们开展劳动竞赛活动。
挖土方时,双手磨出了血泡;挑土篮子时,扁担压肿了肩膀,但无人叫苦喊累,他们每天工作11个小时以上,筑路大军经过不懈努力,仅用7个月就完成了筑路任务,新青至东风间的铁路线提前开通。

当时的中央电影制片厂到工地拍摄了反映共青团铁路筑路队队员生活、劳动的纪录片《深山密林一条路》,在工地巡回放映,队员们沸腾了!
群山沸腾了!

1961年7月,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到伊春视察,并于7月23日乘坐森林小火车到五营林业局。
那天,暴雨如注,铁路路基随时都有被山洪冲毁的危险。
陪同人员劝少奇同志改期再视察,但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坚持乘小火车来到第四林场慰问伐木工人。
他脚穿水靴,身披雨衣,冒雨观摩了伐木工人作业的全过程。
并和伐木工人亲切握手,感谢他们为国家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

在返程的小火车车厢里,少奇同志提出开发林区和抓好山林绿化的具体意见,还建议提高林业工人的福利待遇。
并为伊春林区题词:“充分利用林区资源,尽可能满足国家和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求。

为了纪念刘少奇主席的伊春之行,我们把他老人家乘坐过的小火车车头命名为“少奇号”并摆放在五营国家森林公园里供游人参观。

进入90年代,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深入开展,我们停止了森林采伐,也陆续拆除了森林小火车的轨道,如今通往大部分林场(所)的乡村公路都是原来的小火车轨道改建的。

曾几何时,在广袤的小兴安岭的施业区里,冒烟儿的小火车头、窄轨铁路、玩具般的车厢,蜿蜒曲折地穿行在童话般的密林间。
饮溪的梅花鹿见它不惊,悠闲的黑熊闻它不秫,鸟儿自由自在地落在绿皮车顶上歇栖,是何等的人与自然之协调。
那个年代,森林小火车除担负木材运输外,还肩负着林区几十万林业工人交通出行。

虽然森林小火车在林业生产中已经消失了,但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消失。
伊春很多旅游景区依旧可以发现它的身影。
但有多少人看到它还会想起林区艰苦创业的历史呢!

伊春木雕园

朗乡花海景区

朗乡街道边景观

时光荏苒,我们的生活早已今非昔比,森林小火车已成为了遥远记忆,但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曾经在林区艰苦创业的英雄模范们,没有他们流汗、流血、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

今天,此时此刻,让我们像63年前的共青团铁路筑路队一样,面对圣神的国旗许下自己建设祖国、甘于奉献的诺言!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yichunfabu@126.com\" data-from=\"1\">

来 源:伊春森林博物馆

监 制:张 强

责任编辑:方 爽

编 辑:李 琳 胡凤晨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