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打工还能免费学新技能”
“没想到打工还能免费学到新技能,工资也跟着上涨了,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钢筋工曹良库开心地说。前不久,曹良库在石家庄一建建设集团仰岭科技大厦项目打工时,依托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站,参加站点的相关技能、岗位培训,现已成长为技术骨干。他不但通过了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职业技能考核并取得高级钢筋工技能资格证书,还在项目施工中积极传帮带、师带徒等,先后带教出10余名农民工专业技术人员,为他们后期寻找工作添了一份保障。曹良库的事例不是特例,而是石家庄市建设工会建设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站成果的展示。
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的劳务管理模式难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石家庄市建设工会在省建设建材工会、石家庄市总工会安排部署下,指导全市建筑系统依托自身优势资源,建设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站,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健全培训、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建筑行业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

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站以有固定场所、有培训设施、有实用内容、有师资队伍、有经费保障等“五有”为建设标准,结合农民工业校、工匠学院、创新工作室和职工之家,通过提升软硬件设施功能、增加培训服务内容、加大师资保障力度的方式方法,整合社会资源,打造“综合+”模式,推动站点建设。目前,建设站点8个,其中石家庄一建建设集团仰岭科技大厦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站、中建一局六公司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项目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站、中建二局河北分公司雄忻高铁项目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站被省建设建材工会评为省级站点。
在中建一局六公司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项目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站,看到,有固定教室、党建及信息化展厅、职工书屋、安全教育体验区等,教学面积约200平方米。“按照项目工程进度和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该项目工会主席朱广杰担任提升站副校长,他介绍道,截至目前,参加培训的农民工超过4600人次,到课率达100%。
整合社会资源,打造“综合+”模式,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站加强同人社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培训机构的合作,深化产学研结合,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联合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结对实施“导师制”,并打造更多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动“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高质量发展。
提升站还与石家庄工匠学院分院——云帆职业培训学校合作,搭建“学业务、学技能、学管理、保安全”的培训平台,建设培育高技能人才的孵化基地。同时加大石家庄市建筑业农民工维权法律服务站维权服务和普法教育职能向站点延伸,助推提升站扎实开展农民工维权法律服务工作。
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站通过“理论+实操+施工场景教学”的方式开展系列培训,使农民工坐得住、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助力农民工素质和技能双提升,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建筑产业工人。
来源:河北工人报 /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