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美术馆加油站建筑二层细部)

位置: 中国

类型: 建筑

材料: 饰面板 石材 木材 铝板 混凝土 涂料 质感涂料

平顶山(美术馆加油站建筑二层细部)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标签: 平顶山 河南

分类: 公共职能建筑 加油站 基础设施 展览空间 展览类建筑 文化建筑 美术馆

#一起上头条##头条创作挑战赛##爆料#

建筑项目坐落在一个以冶铁工业著称的河南县级市舞钢,该建筑开发者,从业于石油贸易,又有在澳洲长期生活的经历,因此希望我们在这片位于新区中心的地块可以打造一个汽车加油兼顾美术展览,咖啡,休闲属性的美术馆加油站。
土地面积约为5亩(3320平米),建筑坐东朝西,东南边是一条河流,河道两侧植被丰茂,西边是建筑的前广场,大约800平米,与市政人行道的绿化带之间形成一片开阔的草地 。

项目概览

顶视图

作为加油站,我们需要规划出高效的车流动线,停车位置,人行区域, 以及进出口加油指示方向等。
这些功能被南北长约61米的钢结构顶棚所覆盖,顶棚由混凝土建筑主体和18根钢柱所支撑,面阔八间,形成一个秩序的灰空间。
建筑顶棚离地面约10米的高度,如同一个巨大风帆,一旦有大风天气,就要承担巨大的受力而变得不够稳固。
我们希望可以通过一个建构来过滤掉风力,因此在每两组钢柱之间增加了垂直金属百叶,百叶角度向下倾斜75°过滤风的阻力,日常也保持了空气的流通,阳光透过百叶渗入灰空间,使内部产生强烈的光影节奏和秩序。

正立面

门头与立面近景

半鸟瞰

我们创造建筑主体为一个长约61米,宽度8.1米的混凝土矩形盒子,整个外立面由银色柔光金属铝板包裹,强化建筑盒子的体块感,并由于金属铝板的漫反射作用,也淡淡晕染上了周边的环境色,使建筑很自然的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跟随白昼四季轮回而变化。
建筑盒子与钢结构棚顶产生充分结构连接的同时,我们有意在连接处创造两个天井,使自然的风和光可以穿过顶棚更多的介入建筑主体内部。

分析图

外立面由银色柔光金属铝板包裹

户外加油区

加油车道

建筑入口

由加油区看周围环境

加油区近景

室内外建筑细部

在建筑内部,我们把空间划分为三段,共有两层,中段挑空,由一座清水混凝土“之”字形长坡桥道贯穿连接。
建筑两端承载着营业,入座,休闲等功能,中部挑空7米有余,并在中心顶面创造一个宛如“油桶开口”的天窗,自然光倾泻而下,把“油桶开口”的形状随着时间的变化,从地面移动到墙上,加油站瞬间有了灵魂,美术馆气质。

一层空间概览

光影从地面移动到墙上

休闲座位区

通高空间

室内结构与窗外自然景观的关系

一层空间细部

宾客们可以沿着缓缓的长坡桥道,漫步到二层的展厅,同时也可充分感受空间的光影变化和不同角度的室内结构与窗外自然的关系。
情绪正在酝酿,宾客对前方的美术展馆充满期待。
到了二层,展厅里的艺术装置和窗外的一片树林河流共同组合成了艺术与自然的二重奏。

缓缓的长坡桥道

坡道近景

坡道平台与扶手细部

由坡道看底层空间

光影与高窗

坡道结构细部

二层可以走出露台,俯瞰建筑东侧的后庭院。
相比前广场,这里自然植被更为丰富,大型乔木茂密地生长于斜坡之上,最下面是缓缓的溪流。
树林的斜坡成为了建筑的边界,我们沿坡最高点(也就是和建筑平行的地面)开始进行围合,U型墙体包裹着整个场地。
墙高为1.8米,满足规范的同时,也将人的视线平移到了更高的视野。
天空和植物郁郁葱葱的树叶成为了视觉主体,纯净而美好。
后庭院的植物也有详细的规划,银杏,桂花,以及枫树为主要树种,呈高中低三等交互分布。
透过人工的植物色彩,人们可以近观,可以远眺。

由二层看中庭

中庭

二层空间细部

二层会议室

四季变换,顺着宛转的河堤望向远方,是一条穿桥而过的货运铁路线,每当火车路过伴随着隆隆声响 ,阵阵鸟鸣,便引人想象,充满胶片质感。
我们很荣幸,为这里的市民提供另一种平静与美好的可能。

夜景

户外加油区夜景

底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项目名称:豫达美术馆加油站设计方:徽宗设计研究室项目设计 & 完成年份:2023年3月份主创及设计团队主持设计: 姚清轩设计总监: 侯豫 团队: 李春雨、李波、徐莉莉、靳佳敏、张建、汪红升、汪家昊项目地址:中国平顶山建筑面积:3267m²摄影: 李研彤,李想合作方:轩图工程设计,科麒照明主要用材: 锰镁铝板 混凝土浇筑质感涂料 水刷石 桐木色木饰面 外墙涂料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