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区越州镇大梨树村委会小熊旗田村共有农户108户416人,除了特色产业、手工业外,该村大部分的村民都是从事古建筑的“能工巧匠”,他们通过精湛的手艺,用一砖一瓦筑起致富路。
今年59岁的熊双明是麒麟区越州镇大梨树村委会小熊旗田村的村民,自1991年至今,从事古建筑材料生产、设计施工30余年,足迹遍布省内大部分县市,所生产古建筑产品、工程质量有口皆碑。同时,最引以为傲的是,他带领了一大批小熊旗田村村民走入古建筑行业,实现致富目标的同时,还发扬传承祖辈精神。
了解到,从1995年到2023年,熊双明先后在宣威、罗平、富源、师宗、石林、寻甸、弥勒等县市及贵州娘娘山风景区负责建盖、设计多座寺庙及自建房仿古设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工程是陆良县云水御邸小区仿古建筑的设计、施工。

“我是我们村最先学会这门手艺的人,后来陆续带领着村民走入古建筑行业,我现在一年的收入在30万元左右,其他村民一年的收入在10万左右,经过几年的打拼,好多村民都盖了小洋楼,买了小轿车,我觉得挺开心的。”熊双明说。由于在圈内的口碑好,熊双明今年的活已经被预定了。
在熊双明带领下,有众多村民学得一技之长外出做工,实现稳定增收,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包括水泥工、瓦工、木工等。时至今日,小熊旗田村的从事古建筑工作的工人足迹遍布缅甸、泸西等地,目前已达97人。 “我这几年都在外面从事古建筑行业,收入还可以,日子也越过越好了,今年准备在家盖一栋三层的房子。”村民熊昌平说。
曲靖市麒麟区珠江源越坤陶瓷厂是一家多年生产瓦片、木雕的工厂,其独特的砖雕烧制及雕刻技艺,设计生产古建筑砖雕产品,在云南省同行业中领先拔尖。其厂长熊玉昆被认定 2023 年市级乡村工匠,由他设计建筑的砖雕应用于“云南会馆”“南中爨城”等建设。
在熊玉昆的带领下,麒麟区珠江源越坤陶瓷厂由原来的单一作坊式生产发展到现在拥有企业职工66人,技术人员14人的生产车间,主要生产的产品有青瓦、青砖、砖雕、木雕建筑配套产品160多种除在本地销售外,还远销四川、贵州、新疆、西藏、福建等沿海地区以及缅甸等东南亚地区,现每年生产的各类青砖青瓦品种达2000多万件,产值达1000多万元,年创税50多万元,为当地群众拓宽了就业之路,该厂80%的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月工资在4500到5500元之间。
此外,熊玉昆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同时,还培养砖雕艺术人才,将曲靖本土文化、麒麟、民族、爨体书法等元素融入砖雕,品类丰富,花样繁多,富有艺术感染力,成为反映时代与地域社会经济、文化、民俗的一道独特的风景。他既发展产业,又传承艺术、弘扬文化,还帮助父老乡亲致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乡村工匠的责任和担当。
云南网通讯员 李丽 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