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点上岗公园养护人早出晚归守护绿树红花

黄陂区滠水公园二期园林养护人员正在对树根浇水。
汪峥 摄

滠水公园二期位于黄陂滠水河西岸,占地约6.8万平方米。
陈双桥和同事每天要沿着河边,来回至少走上4趟,巡查和维护公园园林绿化。
2018年,滠水公园二期建成,陈双桥所在公司中标园区园林养护工作,成为这座公园的养护技术员。

“近期气温太高,绿植养护浇水是工作重中之重。
”陈双桥说,如今,每天要赶在气温升起前,浇完第一遍水。
因此大家的工作时间,提前到了早上5点。

清晨5点上岗公园养护人早出晚归守护绿树红花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一棵乔木旁,陈双桥用两根手指将一片树叶拈起,告诉长江日报:“浇水同时,还要观察看枝叶,特别是叶尖,缺水叶尖会发黄,土地表面则会有龟裂。
而且高温天气是树木病虫害高发期,也要仔细查看。

整个公园完成一遍浇水,已接近上午10点。
陈双桥和同事会折返回起点,重新查看树木底部土壤吸收水分的情况,“如果水渗得快,说明这片土壤有些缺水,可以再补浇一些。

在现场注意到,公园里的大乔木树根旁,均有10厘米大小的孔洞。
陈双桥介绍,这是树木移栽时,养护人员特意预埋的pvc管道,每根约1米长,10厘米粗,从地面斜通树根部,“无论是浇水还是抽水,都能直接作用到树的根部,滠水公园二期380余棵大乔木,每棵都有。
”最近高温,这些管道正好发挥了关键作用,直接浇水到树根,能更好的吸收水分。

下午5时左右,避开午后高温,陈双桥和同事会再次走进公园,重复清早的浇水、维护工作,随便一忙,就到了晚上11时许。
“经过一天的暴晒,有些植物会发蔫,土壤里的水分也会蒸发消耗,所以下午后,需要重新补水。

家住前川街冰晶江城小区的陈女士,几乎每天傍晚都会到公园散步。
最近,她经常遇见傍晚还在工作的园林养护工人们,“这里的树木一直保持着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离不开他们的辛苦。

黄陂区园林和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黄陂区共有112处综合性公园及口袋公园,分布在前川城区、盘龙城地区及各街乡。
针对园林绿化维护工作,该局专门制定了绿化养护管理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通过定期开展检查、考核及监管方式,实现精细化管理,并通过社会化养护、企业自管、小区物业管理等多种模式,持续提升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化的养护管理水平。

【编辑:赵可】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