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因内斗跌落神坛(红岩军车神坛这家跌落)

四川汽车制造厂的军卡出厂(网络图片)

四川汽车制造厂的民品出厂(网络图片)

冲着新中国第一台重型军卡的身份,“红岩”这两个字就足以让人肃然起敬。
提到红岩重卡,老司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
20多年前,鼎盛时期的红岩作为重卡市场的王牌,有多风光!

却因内斗跌落神坛(红岩军车神坛这家跌落)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第一代重型军卡红岩诞生

上世纪60年代,我国的导弹、原子弹先后被制造出来。
这本是大好事,可现实却是,当时我们尚没有生产出适合运载它们的交通工具。
这也成了国家战略的急难问题。

川汽巨大的厂房(网络图片)

1964年6月,为加强国防建设,决定将宜宾高压电厂改建为宜宾重型汽车制造厂,但因地理位置等因素,最终将新厂厂址选在了四川盆地东南的重庆大足县的巴岳山下、龙水湖畔。

1965年6月,中法两国签订了《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和法国贝利埃汽车公司就四款贝利埃重型汽车技术专利转让合同》,引进了法国贝利埃军车技术。
当年,单是引进法国的技术和生产设备就耗资1460万美元。

开工典礼感觉有点简陋(网络图片)

1965年10月1日,四川汽车制造厂在大足举行开工典礼。
当时,除了原宜宾高压电厂的部分职工随厂搬迁,还从济南汽车制造总厂、南京汽车制造厂、北京汽车制造厂支援了大量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全国各地奔赴而来的建设者。
条件非常恶劣,第一批建设者们住着草棚子,连用水都困难。
据说,铲平了26个山头才有了足够的场地,然后就是修桥铺路,铺设管道,插杆拉线...

红岩军卡(网络图片)

本着“边施工边生产”的原则,虽然基建没有完成,但生产任务一点都不耽误。
仅仅1年不到,红岩CQ260型重型越野汽车便试制成功。
1968年将其改型为CQ261,1971年7月投入批量生产。

“红岩神炮”不是吹出来的,是打出来的

“红岩神炮”纪念碑(网络图片)

70年代末期的对越反击战中,红岩CQ261重型军用越野车临危受命,承担了当时我军运输弹药和牵引火炮的主要任务。
崎岖山路,一路泥泞,在根本无法平稳行车的情况下,“英勇无畏”的红岩车凭借出色的越野牵引能力顺利完成运输任务。
“没有它走不了的路,没有它爬不了的坡。
”为此,部队官兵亲自为它竖起了“红岩神炮”纪念碑。

红岩参加国庆阅兵时的场景(网络图片)

在1984年的国庆节,红岩CQ261越野车参加了大阅兵,这是它一生最辉煌的时刻。
拉着我军最新的重型装备,威风凛凛地从天安门广场开过。
这是给予当时“川汽”最大的肯定,这一幕也一直是“红岩人”永远的骄傲。

这款红岩CQ261,作为上汽红岩发展历史的珍贵车型被保存在重庆红岩重型汽车博物馆里。

新时代来临,引进新技术

经两年来的筹备,1983年3月29日,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在济南正式成立。
随后,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引进奥地利斯太尔技术,开启了我国新一轮重卡技术引进。

而当时参加联营公司的第一批单位足足有14家,包括济南汽车制造厂、四川汽车制造厂、綦江齿轮厂、重庆汽车发动机厂、重庆汽车配件制造厂、重庆红岩汽车弹簧厂、重庆油泵油嘴厂、杭州汽车发动机厂、重庆重型汽车研究所、陕西汽车制造厂、陕西汽车齿轮厂、合肥淝河汽车制造厂、青岛汽车制配厂、株州汽车齿轮厂。

这个庞然大物打破地区和部门界限,与一汽集团和东风汽车集团相比肩,成为全国三大汽车央企制造集团之一。
再后来河北长征汽车制造厂、南阳汽车制造厂、湖南重型汽车制造厂也陆续参与进来。

红岩全轮驱动重型沙漠越野车(网络图片)

斯太尔技术的应用,促使红岩升级换代。
1983年,红岩第一辆民用重卡走向市场。
1985年,红岩CQ19210/4×2 10.5吨载重汽车试制成功,成为80年代民运市场主打车型。
1987年,红岩全轮驱动重型沙漠越野车创造了国产重型沙漠汽车挑战进口汽车横穿大沙漠的奇迹。
1991年,红岩汽车在“上海市20万汽车司机评选最受欢迎的国产汽车”评选中被评为“国产重型汽车第一名”。

90年代后期,为了拥抱高速公路运输的发展大潮,川汽厂开始研发适合高速公路运输的重型车。

曾被列为“维和部队专用车”(网络图片)

仅仅10年,川汽从央企跌落地方

2000年,在产销严重脱节、深陷债务困境,以及东风、一汽等市场冲击的内外交困中,重汽联营公司正式宣告解体。
自此,红岩、陕汽和重汽分别走上了自己的发展之路。

重庆红岩重型汽车博物馆里的辉煌史

同年12月底,以四川汽车制造厂为母公司,联合其他20多家子公司改制成立重庆重型汽车集团。
2003年,重庆重汽集团与湘火炬投资有限公司、德隆国际投资公司共同组建了重庆红岩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2007年,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于正式挂牌成立,它是由上汽依维柯商用车投资有限公司与重庆重型汽车集团重组重庆红岩汽车而成的。

红岩“金刚黄”

红岩刚刚搭上意大利依维柯的时候,许多人都以为红岩要发达了。
结果内斗严重,并没有收获好结果,“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在现实中上演。
后来,依维柯淡出,上汽主导,但情况依然没有好转多少,红岩销量一直不佳。
2021年,正式改名上汽红岩汽车有限公司。

川汽老厂大门口(网络图片)

在过去的40年里,“川汽”人将红岩汽车塑造成了军用越野汽车界的一个“神话”,又将红岩由军工成功转变为民用汽车制造厂。
只是如今,昔日的战神之车逐渐被遗忘,曾经家喻户晓的“红岩”重卡已退出了顶尖重卡行列。
不过未来的路还长,只要想,总有回归巅峰的可能。
上汽可能就是看到了这种潜力和前景吧!

川汽的老厂房(网络图片)

川汽的老厂房(网络图片)

早在2007年,川汽厂全厂就搬迁至重庆两江新区,原来那个老川汽人奋战过的地方逐渐被冷落了,那个属于大足人的时代记忆也在慢慢消逝,那个当初因川汽而设的双桥区也被撤销。

中国第一辆重型军用越野车诞生地

但有人说,经典的东西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消失,相反时间会赋予它更浓厚的韵味,比如曾经的红岩卡车。
它不仅仅是一些回忆,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者。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