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天海精密锻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紧张有序的忙碌着,智能机器人也在生产中“大展身手”。目前,公司共有全自动径向锻造机生产线3条,依托“智能锻造”这一先进技术优势,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更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公司开发出的高精密、高可靠性、轻量化的产品也成功替代进口产品并实现国产化批量生产。“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汽车空心轴、精密成形零部件等高精度、高可靠性、轻量化产品的专业化研发和制造基地,公司主要产品的生产规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市场占有率均在国内同行名列前茅。”天津天海精密锻造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田文松说。
多年来,天海精密锻造始终坚持创新理念,加强研发投入,专注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前沿技术和产品消化与突破,提升产品市场层级与技术含量。目前,公司共拥有7项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行业软件著作权,并实现多项专有技术的突破与积累。
除此之外,公司从2015年开始,经过数年的信息化建设与投入,各类数据信息已成为公司的战略性基础资产。搭建的各类信息平台,对研发、制造、生产、采购、销售、服务等全流程数据的采集分析精准便捷,同时,自动化、数字化、智能运算的集成,促进了生产与管理效率的大幅提升,实现了从供应链、制造链、产品链的协同大闭环。企业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对公司打造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市场与客户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今后,我们将始终围绕电动化、智能化、集成化、轻量化的发展要求,围绕新能源汽车在新业务开拓、新产品及新技术研发推广等方面,持续优化提升,积累专利及专有技术,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田文松说。

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创新升级的发动机,而专精特新企业则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2021年以来,静海区工信局启动实施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计划,按照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标准和要求,深入挖掘和培育发展了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优质企业,并给予政策引导和精准服务。截至目前,静海区经过认定的天津市专精特新种子企业、天津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数量分别达到了18家、88家和9家,专精特新企业的总体规模在全市16个区位列第六。
静海区工信局副局长张文娟表示:“接下来,区工信局将会持续加大政策宣传贯彻及落实力度,持续提升对企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引导更多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之路,为静海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的产业基础。”
转载请注明来源:静海融媒
:马旭 张震宇 编辑:张健 刘瑞 责任编辑:郭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