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户户做完大扫除
便开始“花”样迎新春
为家中添置一些“新春红”

富阳各大花店
纷纷将冬青、蝴蝶兰等年宵花
放在“C位”亮相
迎来春节前的销售高峰
△各款年宵花
不少品种价格下降
近日,来到园沙路,这边是富阳人默认的“花鸟市场”,聚集着十几家店。何林华和他老婆在这里分别经营一家盆栽店和一家鲜花店,都是10多年的老店。
何林华做的都是老顾客生意,他说:“选择最多的还是冬青、蝴蝶兰、蕙兰、君子兰这些,颜色偏向红色系、紫色系,寓意大红大紫。”
△形形色色的盆栽
何林华说,今年很多品种价格有所下降。“像冬青,价格比往年下降一半左右,根据果子密度不同,价格也有所不同,大一点的价格800—1200元。”蝴蝶兰的价格是比较稳定的,不同颜色之间价格差异也不大,常规大小一盆350元左右。“价格变动主要还是受市场上供求关系影响。”何林华还透露了一个“行业内幕”,“今年蝴蝶兰销得快,反而品质更好。”
△蝴蝶兰热销
何林华老婆的鲜花店里也有年宵花,相比之下更精致一些,用中国结、福袋等装点了一番。“这些花‘素颜’就很好看,但是给它们‘化了妆’更好看。”何林华老婆打趣道。除了常规的年宵花,五福果、佛手柑、四季桔等果实类也很受欢迎,价格在200元左右。“鲜花类要在临近过年的最后一周卖得比较多,因为它们的保鲜期比较短。卖得最多的是郁金香、多头玫瑰、百合、向日葵。”
“往年,临近春节的十五至二十天左右,便迎来销售高峰,今年晚一些。”何林华说,“预计春节前一周会进入最繁忙的阶段。”
△果实类盆栽
有商家表示“忙不过来”
1月29日,刚走到“森呼吸”门口,就看到一幅忙碌景象——
路边摆着大大小小十几棵冬青,等待被装车。店门口桌子上摆着一盆橘子盆栽,店员正在给它“理发”。走进店里,就像走进了花海,两边都摆满了盆栽,只在中间留出一条仅够一人行走的小道。还有一间房间,专门留给蝴蝶兰等“娇气”的花,它们错落有致、姹紫嫣红地“挤”满整个房间。
老板娘李大燕是店里的总指挥,她戴着耳机,不时沟通两句,然后继续穿梭在这片花海中。
△“森呼吸”店铺里摆满盆栽
“我们平时就忙,这两天更忙。”李大燕一边埋头理货,一边跟说,“最近每天可以卖五六十盆,日销售额三四万元左右吧。”临近过年,店里最畅销的是蝴蝶兰、冬青、君子兰等有“年味”的品种,还看到橙色的冬青,李大燕说这是培育出来的新品种,象征“心想事成”,十分受欢迎。
△店员在修剪
李大燕说:“现在大家买花,不仅仅是买花本身,更重要的是买背后的寓意,以及我们的服务。”李大燕的店已经开了27年,这些年她们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对于有需求的客人,我们都会提前去他们家中踩点、看位置,了解客人的喜好后,为他们挑选品种并且设计、搭配适合的款式,同时有送货上门服务。”除此之外,每盆花都有相应的养护卡,上面写了养护知识,如果有需要也可以上门进行养护。
△等待装车的盆栽
“这一车是送去东洲的,回来马上要去下一家。”李大燕说,最近最缺的是司机师傅,比平时多叫了好几个,还有些应接不暇。“我们店里一共十个员工,大家各司其职,有负责备货的、负责配送的,还有负责接单的。”李大燕说,最辛苦的还是那些备货的同事,平时晚上9点左右可以下班,最近一般都要到晚上11点,甚至通宵。
花也需要创新升级
东吴花圃同样在上个周末迎来一波客流高峰。老板娘安总说,周末销售额在两万元左右,顾客主要是买去送人的,“接下来估计客流量更大,到时候购买的就是以自己家里摆放为主”。
△东吴花圃
东吴花圃占地近千平方米,除了各种盆栽,安总还在里面布置了一块颇有闲情逸致的“庭院”,周围是青石砖围成的墙,墙边围绕着绿植,点缀一些红色的冬青,脚底是旧瓦片拼成的地面,中间还摆着石磨等老物件。
“这些摆设基本都是废物利用,‘拼凑’起来的。”安总说,这样的景观设计不仅是她的爱好,更是现在盆栽的一种流行趋势。
△“庭院”废物利用
“原来买花,可能只在乎花的品质、花形、花色,现在更注重它的整体性。”安总说,盆栽里的“微景观”大有讲究,“从花瓶的挑选,到里面搭配的碎石、枯木、小桥流水这样的摆件,随意更换一样,出来的效果就会大不相同。”花圃里有专门的一块区域,放着各种各样的盆子,供大家选择。
感觉店里很多盆栽都有“故事性”,比如——
一株小叶紫檀被塑造成大树的样子,叶间藏着一只小鸟,树底下一位“诗人”靠在石头上独自饮酒,好不自在。
还有一款名叫“富贵籽”,红色的小珠子以扇形垂落在枝头,背景还连接了一个圆,营造出一幅“花好月圆夜”立体画。安总说,盆栽是视觉产品,客人主要是看眼缘,给他们推荐的时候会考虑家装风格、摆放位置、室内温度等因素。
“我们这个行业,现在受到直播的冲击,大家的选择更多,审美更多元化,这也在督促我们进步,只有不断创新升级,才能吸引更多客人。”安总说。
(来源:富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