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傻分不清授课型硕士和研究型硕士两种硕士有何区别

相信很多同学都有一个疑问,授课型硕士和研究型硕士到底有什么区别呢?申请难度如何?今天薇姐就带大家一起来探个究竟!

授课型硕士Taught Master

授课型硕士的教育模式以授课为主,与本科课程类似,学生需要根据固定的课程表参加各类教学活动,如讲座、研讨会、辅导等,以提升专业知识。
此外,学生还需要参与小组讨论和展示,并最终完成毕业论文。

在时间安排上,大部分硕士课程都是为期1年的授课型项目,少数课程为1.5至2年。
常见的授课型硕士项目包括文学硕士(MA)和理学硕士(MSc)。

傻傻分不清授课型硕士和研究型硕士两种硕士有何区别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文学硕士 Master of Arts(MA):通常涵盖人文社科和艺术类专业

理学硕士 Master of Science(MSc):通常覆盖理工科和科学等专业。

授课型硕士以职业发展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知识,助其成为职场精英。
在招生过程中,授课型硕士通常要求申请人提供本科成绩单、个人陈述和简历,并会优先考虑申请者的学术背景,如本科院校和GPA。

对于背景和GPA并不出众的同学,可以考虑通过标准化考试成绩(如GRE/GMAT)和相关经历(如实习、项目、科研等)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尽管授课型硕士的招生名额较多,但申请人数也在逐年增加,特别是一些名校和热门专业,竞争异常激烈。
大部分申请者的简历上都会有至少2-3段实习和项目经验。
因此,计划申请硕士的同学们应尽早准备!

研究型硕士Research Postgraduate

顾名思义,是以做研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硕士项目。
授课时间比较短,学生没有固定的课表,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跟着导师做研究,时间安排上比授课型硕士灵活许多。
学制通常为2-3年,不同于授课型硕士的就业导向,研究型硕士主要以培养科研学术人才为主,很多同学会通过研究型硕士过渡到博士学位。
未来的职业发展考虑以研究为主的同学一般会选择研究型硕士。

常见的研究型硕士学位有MRes(Master of Research,研究硕士)和MPhil(Master of Philosophy,哲学硕士),前者一般为工科和理科开设,后者通常是博士衔接课程,申请要求非常高。

研究型硕士申请要求

研究型硕士招生人数有限,申请难度很大,在招生时教授具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决定权,毕竟大部分研究型硕士在入学后便成为教授的助研或助教,所以在申请过程中,会更看重申请人的研究经历和科研能力,以及与导师研究方向的匹配度。
申请人在申请之前需要联系导师,并准备好计划书,申请准备可参考博士。

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详细区分一下~

1、项目时长及学习重点

授课型:

在英联邦国家,全日制授课型硕士的学制大多为1年制。
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在本科阶段所学领域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学习,为日后步入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做好充分的准备。
此外,大多数授课型硕士课程允许学生跨专业申请。

研究型:

研究型硕士大多为1-3年学制,常见情况下MRes学制为1-2年,需要在具体领域进行独立研究;而MPhil通常为2-3年学制,更多情况下作为博士前置学位。
学习重点皆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2、课程内容

授课型:

与本科学习的模式几乎无异,以课表授课为主,学生需要按时上课、实践操作、完成作业、演讲、论文等方式进行考核并完成学位。

研究型:

以项目课题研究为主,虽然也有教授的授课,但学生需要通过自主学习能力来持续研究某一课题,并争取将论文发表在权威期刊上,最终产出实验成果和演讲答辩来完成学位。

3、申请条件

授课型硕士:

英国授课型硕士比较看重本科学校背景和本科阶段的学术成绩。
不同学校或专业,往往会有不同的可接受申请本科学校名单,并且针对不同本科学校的学生有不同的均分要求。

需要提供的申请材料通常为:本科成绩单,毕业证和学位证,语言成绩,文书材料(个人陈述PS、个人简历CV、推荐信),部分学校商科需要提交GRE或GMAT成绩,部分艺术专业需要提交作品集。

虽然会看申请者的本科学校专业背背景, 但是还是有不少授课型硕士允许学生跨专业申请。
此外有的专业会更倾向于录取有相关工作经验的申请者。
一般没有面试环节。

研究型硕士:

研究型硕士看中的除了本科学位、本科成绩、语言成绩之外,更看中的是本科阶段的研究经历和研究成果。

在申请时还需要撰写研究计划(RP),跟导师套磁。
也就是说明自己的研究计划和研究方向,最后找到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匹配的导师,并需要导师面试。

相比之下,申请研究型硕士对国内本科生来讲,会比授课型硕士会更有难度的。
因为国内本科阶段大家往往科研经历都比较匮乏。

4、适合人群

授课型硕士:

打算毕业后直接工作的同学;

需要硕士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同学,如建筑学、MBA等;

想要跨专业的同学,申授课型硕士相对容易跨专业申请;

对自身规划尚未完全清晰,不知道要不要继续读博士的同学。
可以通过授课型硕士进行过渡,并且丰富自身经历;

研究型硕士:

学术能力强、对研究感兴趣并且有意读博深造的同学;

想从事科研工作或毕业后想去高校当老师的同学;

本科/硕士阶段条件不足以直接申请研究型硕士的同学,可以通过读研究型硕士项目进行过渡。

5、授予学位

授课型硕士授予的学位一般是MA, Msc, LLM, MEng等

MSc(Master of Science)理学硕士

偏理科的方向,如:部分商科、计算机、电子电气、材料和自动化等专业。

MA(Master of Arts)文学硕士

偏文科的方向:如:部分商科、、社会学、语言教育类、艺术相关的各种专业。

LLM(Master of Law) 法学硕士MEng(Master of Science in Engineering)工学硕士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工商管理硕士MMus (Master of Music) 音乐硕士MEd (Master of Education )教育学硕士

研究型硕士的学位一般为MPhil或者MRes。

MPhil(Master of Philosophy)哲学硕士

学制大多为两年,课题项目比较广泛。
顺利读完MPhil的学生可以直接跳入PhD的最后一年,但学术要求太高,不太容易。

MRes(Master of Research)研究硕士

是典型的研究类硕士,一般只有工科和理科开设,学制一年。
更偏向于独立的课题研究,对于计划攻读PhD的学生,是很适合的选择。

在了解了授课型硕士和研究型硕士的区别之后,也有几个问题再帮大家明确一下:

1、授课型硕士≠没有研究,研究型硕士≠不用上课

授课型硕士也会在项目或论文中遇到部分研究课题,研究型硕士也会有一些课程,两种硕士类型只是研究在课程中所占的比重不同。

2、只有研究型硕士才能申请博士?

不是的,授课型硕士通过补充科研经历也可以申请博士。

3、授课型硕士和研究型硕士认可度不一样

不是的。
两种硕士类型有各自的优势和招生要求,选择取决于学生的兴趣、申请背景和职业规划,并不影响硕士项目的质量和水平。

综上,该选择授课型硕士还是研究生型硕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学习目的是什么,你的兴趣所在和对自己未来的规划也是坚持下去的强大动力,任何选择都无对错,结合兴趣与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灵光一闪]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