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见一个视频,一个8岁小男孩,本是天真烂漫的年纪,父亲坐牢,母亲离家出走,和奶奶相依为命,他能想到的出路就是别上学了,捡垃圾为生,如果没有曝光,没有好心人,他的命运大概就是浑浑噩噩长大,出门进工厂打螺丝为生。这不仅让我想到了我的初三,也是面临家庭困难,毕业就出门进厂打螺丝的。
现在应该基本不会有我们那时候的困难条件的人了,那时候农村家庭困难的很多,能读得起书的人家更少,能把九年义务教育修完就已经很不错了,更别说进高中读大学了。
在我的印象中,我家里经济条件一直很拮据,我们从上学开始父母都没有管过我们的学习情况,一是他们没有时间管,一天的劳作就很累了,回到家哪有时间管理我们学习,二是他们都是文盲根本不懂。我们除了上学,回来要帮忙放牛、割草、山里摘中药、做农活、拔松针、搬运矿石,作业晚上才能做。

初中要到离家5公里的地方去上,早出晚归,没有公路,没有校车,全靠11路的一双腿,如果能穿越回去,我想送那时候的自己质量很好的篮球鞋,走路走不烂。每天只吃两顿饭,中午家庭条件梢好的能买得起两个包子,我们是没有的。冬天的时候早上出门天还没亮,没有电筒,打着火把走20分钟天才亮,才能看见路。下午老师留下背书的话,到家基本天已经黑了。寒暑假的时候要到矿上帮忙干活,挣下个学期的学费。你觉得这种条件能上高中?能上大学?做梦吧。
初三会考以后我们就不去学校了,就等着拿毕业证,等着过年,等着村里去外面打工的人回来,来年就和他们一起出门务工了。有一天,学校教导主任和班主任来到我家,来劝我父母让我们参加完中考,我和我堂弟,班里的第一名和第二名。但是家里条件在这里,最后以老师负责我们去县里参加中考来回的路费和食宿为条件,我们又回到了学校。最后中考分数下来,我在我们学校应届第一,全校第二。远远高出县一中的录取分数。
8月份的一天,我一个舅舅来到我家,和我父母聊天就说到了我的问题,谈到了我的中考分数,谈到了我的学业问题。最后我舅舅就说,还是要去读书,学费问题,他能帮忙解决一部分,住宿的话,就住在县城另外一个舅舅家,就这样,我的学习之路又延长了。我还记得我舅舅送我去县城的那天,他带我去剪了头发,在镇上帮我买了一双鞋。
进入高中以后,吃住都在舅舅家,每天繁重的学习,也没有花钱的地方,也没有钱来买书,我记得,一个期末,我借了一个同学的书,一晚上就把考试重难点全部记下来。有一天,班主任单独找到我,问我家里有什么困难没有?唉!
我觉得我们农村出来的孩子多数都像我一样,很穷,但是自尊心很强,我硬是想了半天,回了班主任没有困难,多年以后我才知道,他那天找我,是想把助学金给我,后来他给了别的同学,现在想起来,我怎么知道助学金的事情?要是知道,我那点自尊心算什么。能有那点助学金,我的父母又能轻松一点啊。
进入大学以后,学费就更高了,但是好在我们可以申请助学贷款了,大学四年都申请了助学贷款,生活费基本都是我姐姐资助我的(她就是初中毕业就出门务工的),到大二的时候又在学校找了一份兼职,补贴生活,偶尔还去当一下家教,我清楚的记得20块钱一个小时教初中英语。
王宝强的电线《八角笼中》,里面也讲到了农村孩子的出路,没有遇见贵人,自己不努力,是不可能有一个很好的人生,很好的生活,我们生活在农村,是社会的最底层,我们要破除我们命运的笼子,只能我们自己自强不息,一直坚持,永不言输,最后才会有胜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