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刚过36岁生日的杜丰田被提为秦皇岛工务段抚宁线路车间抚宁维修一工区的工长。晋升和生日交织带来的喜悦并没有冲淡他的担忧。工区管辖的37余公里线路处于半丘陵地段,高路堤、深路堑、曲线长、桥隧多,复杂的地形地貌、设备的复杂多样,注定确保设备质量难上加难;而另一头,作为一个由老中青43人组成的车间最大工区,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日常管理的琐碎繁杂,更注定了做好这个工区的“当家人”辛苦异常。
有血性才是真男儿。这句话不仅经常挂在杜丰田的嘴边,而且更是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脑海中。于是,接过重担的他,带领工区的职工们一步一个脚印,在全面提升线路设备质量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线路质量的主要指标是:轨距、水平、方向、高低不超限。抚宁站10号道岔由于列车通过量大,道岔尖轨、基本轨磨耗严重,经常出现晃车,杜丰田带领作业人员进行多次集中打磨,消除了惯性病害。今年春融解冻期,10号道岔出现车载二级病害,经过检查确认道岔后趾部分水平高出2毫米造成了超限。杜丰田立即组织职工利用天窗点进行了整治,青年职工刘宵不解地问他:“2毫米才多大点误差?至于这样反复整修吗?”杜丰田一脸严肃地说:“别说是2毫米误差,就是1毫米照样翻车掉道!
我们要实现用设备质量保安全的目标,就要拿出在钢轨上绣花的真功夫”。

津山线上行389+500km线路位于路堑、路堤过渡地段,且处于曲线圆缓点交界位置,由于线路基础结构相对薄弱,道床稳定性较差,再加上钢轨老化,病害频发。段列入换轨计划后,杜丰田带领作业人员对数据进行详细调查。为保证钢轨廓形匹配,避免新生病害,杜丰田根据测量所得钢轨磨耗量及待换钢轨长度,仔细挑选与原钢轨磨耗量基本一致的钢轨,并会同车间领导及工区人员详细换轨计划。在钢轨更换后当日进行焊接作业、对新钢轨及前后搭接位置进行打磨,确保新轨及焊道平顺,保证新旧钢轨廓形一致性,彻底解决了多年根治未绝的病害。
翻开杜丰田那个从不离手的笔记本,除了密密麻麻的线路、道岔数据,还有许多工区职工的家庭情况。青年职工贺志斌说,那里面不仅记录着杜丰田每天检查设备的数据,而且记录着他对职工的情和爱。
数载春夏秋冬,在绵延的津山线上,杜丰田带领职工们用心呵护着铁道线,长则论公里,短则论毫米,精准作业,保证1435毫米的轨距零误差。寒来暑往,在不变的日月轮回里,杜丰田选择了执着和坚守,他和职工们努力实现着一个朴素的愿望,让每一趟列车平安通过。
(燕都融媒体呼延世聪 通讯员马勇、刘健、王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