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零隐患,生产零事故,从零开始,向零奋斗!
”车间每个人一天的工作都是从一场安全宣誓开始的。工段长魏银东告诉,他每天都要带着大家领读安全宣言,“小隐患也要往深处想,可以说我们每一名员工都是安全生产的‘啄木鸟’。”他举例说,员工只要有效指出安全生产隐患,都会获得相应积分,累计到一定分数还可以兑换生活用品,如今,这项规则已在全厂推广。
如果说安全是戴卡的底线,那么质量就是戴卡的生命。看到,生产线上每只汽车轮毂都被打上二维码,有了“身份证”后,不仅在生产线上的每个环节能即时识别、进行操作,就算将来安装到汽车上,轮毂的安全状况也能掌握。“二维码记录着每道环节的工艺参数,如今在我们车间几乎不会出现返修品。”技术组长刘磊说,车间一天可以加工7500只15—20寸轿车轮毂,而2016年只能加工3000多只,技术的成熟得益于团队全体的智慧。
铝车轮的帽槽深度是轮毂的关键尺寸,其尺寸控制精度直接影响着扣帽的安装,但受铸造变形等因素影响,帽槽深度易出现尺寸超差问题。“2016年的时候废品一天达到40多件,这可把大家愁坏了!
”车间主任韦广群今年35岁,从一线工人到车间主任,已经在戴卡轮毂干了15年,他颇有感触地说,通过团队协作改进工艺后,2年后,不仅帽槽深度问题得到解决,更换一款轮毂产品所需要的设备调试时间也从4个小时缩短到了半小时。

作为大伙的“班长”,韦广群还兼职红娘工作,“车间30%男生都是单身,韦主任就像哥哥一样关心我们,帮我们张罗。”设备组长王吉亚负责给机器“治未病”,每天都要在车间给80多台机器做检查,一天下来就是3万多步,他感到,虽然大伙来自五湖四海,但如同一家人一样,工作时是同事、搭档,下了班就是朋友、兄弟,不分彼此。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奔向智能制造新赛道需要大家共同携手。”韦广群说,今年他给团队定下了一个小目标:安全零事故、效率提高10%、成本下降10%。“做一行就要爱一行,好的工匠不是一天练成的,需要足够的耐力,如同轮毂一样,不断锻造、磨炼,最后闪耀出具有铝合金金属特质的光。”(顾庆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