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贵在坚持久久为功林州市振林街道办事处实施五边绿化果园绿化景观绿化工程万千新绿入画来

河南日报农村版秦名芳通讯员侯宪丽

洒下心血千万点,换得新绿万千重。
入春以来,林州市振林街道办事处把国土绿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发展有效衔接,实施“五边绿化”、果园绿化、景观绿化工程,掀起了植树造绿的热潮,爱绿、植绿、护绿、兴绿成为振林街道新风尚。

生态建设贵在坚持久久为功林州市振林街道办事处实施五边绿化果园绿化景观绿化工程万千新绿入画来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五边”绿化:勾边镶绿俏容颜

“以前这河道两边光秃秃的,现在都种上柳树了,不光河边种上了、村边、沟边、路边、田边,房前屋后都在绿化呢!
”林州市振林街道王家池村民刘艾香说道,“俺们村庄越来越漂亮了。
”一朵朵、一簇簇的花儿竞相绽放,让乡间小路多了几分俏容,连吹来的风都有了暖意。
河道两边种植了6000棵柳树,假以时日,碧绿丝带添两岸,既保河道“健康”,靓河道“颜值”,又净化城市“绿肺”。

“今年,振林街道全方位构建绿化美化新格局,以裸露地块植被覆盖为‘点’,以‘五边’见缝插绿为‘线’,以绿化造林为‘面’,实现‘以绿挤脏、以绿挤乱’,打造集中连片、点线面结合的美丽风景线。
”林州市振林街道纪工委书记吕晨亮说,“我们坚持一村一品原则,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实现村庄周围森林化、村内道路林荫化、村民庭院花果化、村内集中绿地宜人化、河渠公路风景化,同时还将完善相应管护办法,让美丽村庄从‘一时美’变为‘持久美。
’”

今春,振林街道“五边”绿化共栽植树木8902棵。
通过新栽种苗木,播撒花草种子等方式,实现见“缝”插“绿”和隙地植绿。
眼下,原本裸露的土地、光秃的河堤、堆积着垃圾的路边等“边角”正在被一簇簇鲜花嫩草和成片的绿树所取代。

果园绿化:一花一果成相映

又是一年芳草绿,植树妆点生态美。
3月17日,林州市振林街道槐树池村合作社里,三五人一组,默契配合,你扶苗,我填土,他浇水,每个人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植树培土、绿化造林,构成了一幅“人勤春来早”的美丽画卷。

按照绿色引领、生态高效的发展目标,槐树池村合作社流转200亩土地,打造以苹果树、李树、冬桃、梨树等为主的特色经济林果,今年共种植各类果树1100余棵、花椒10000余棵,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鲜果基地。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槐树池村果园,深深浅浅的时光里,林木、花果等绿色资源正一点点苏醒,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资本,逐步实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花卉苗木绿化格局。

景观绿化:点“绿”成金变美景

背街小巷私搭乱建拆除了,墙角的堆物堆料挪走了,腾出来的空地正好用来栽花补绿。
振林街道结合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对辖区380条背街小巷进行绿化美化提升。
通过小微增绿、立体增绿,改善振林辖区的居住环境,为胡同居民送去绿荫和花香,将百余条胡同小巷变身为“百花深处”,达到“院外见绿,院内有绿,四周透绿,人在绿中走,宛如画中游”的目标。

振林街道将环境卫生大整治与植树造林有机结合,对林州市振林街道南关村老五中北边的闲散地块进行集中整理,清理了地块上的垃圾杂物,回填种植土,规划种植900棵国槐,将12亩土地转化为植树基地。
实现了植树造林与美化环境、绿化家园的多赢局面。
放眼美丽振林,因绿的演绎、绿的弥漫、绿的神韵,更显灵秀俊俏,勃勃生机。

振林街道积极推进游园绿地、口袋公园建设,加快拆墙透绿、拆违建绿,还绿于民,打造精品游园、口袋公园,在绿化设计过程中,除构建丰富稳定的植物群落,乔、灌、草、地被等植物层次外,还充分考虑植物的层次变化和季节变换,让植物配置疏密有致、开合有序、一季一特色,提升了周边绿化景观水平。

“生态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贵在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我们要坚持不懈把一个个游园绿地、口袋公园打造成为一处处生态、美观、休闲的精品节点景观带,让景观带成为居民群众的‘休闲绿洲’和林州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林州市振林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赵海峰说。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