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供电局“小康电”助力大屯群众增收致富(石阡大屯供电局增收挑水)

告别春的艳丽,迎来夏的灿烂。
走进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龙塘镇大屯村,有着平缓的山坡和肥沃的土地,一片片绿叶在闪闪发光,葱茏翠绿的山脉处处皆忙碌的身影,男女老少变成了茶园的一缕风景,茶叶加工厂遍布村中,山上有绿叶、山下有茶香,机器在不停的转动,百姓的荷包一年比一年鼓。

“将最近时间采摘的茶叶加工后进行冰封,使其养分不外流,带领村民更多增收致富。
”全国人大代表、石阡县龙塘镇大屯村党支部书记周绍军介绍,大屯村之变得益于“小康电”的相伴相随,“方便电”惠及村里2900余人每天的生活;“可靠电”保障村中12家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优质电”助力全村857户人家增收致富。

山变绿——青山上种摇钱树

石阡供电局“小康电”助力大屯群众增收致富(石阡大屯供电局增收挑水)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2001年底,长期在外务工的周绍军看着异乡的人们纷纷靠茶致了富,毅然决定回乡发展。
“一定要将茶园发展成现代化茶园,形成茶产业,带领村民致富。

2007年,抢抓全省农业产业革命机遇,石阡县委把大屯等7个村及龙井乡2个村规划打造成万亩茶园,担任大屯村委会主任的周绍军把村干部分成几个工作组,挨家挨户作动员,并发动党员带头种茶。

随着大屯村的种茶队伍逐渐扩大,村民们纷纷将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改种上了茶叶,按照“平等、自愿、有偿”的途径,党委、政府和村委积极引导和鼓励群众发展茶产业,建成大屯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以入股形式吸引贫困户和其他茶农共同经营。

近年来,大屯村的茶农不断增加机械化炒茶设备,几乎每户一台炒茶机、烘干机、杀青机。
如此多的机器,在炒茶高峰时,电压稳才是关键。
“电压稳了,炒出的茶叶质量也好了!”在大屯兆豊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刘师傅一边熟练地炒着茶叶,一边高兴地说。

曾经的“荒山”逐渐变成了如今的“金山”,山上的“茶树”变成了村民们的“摇钱树”。

保证茶农“用好电”。
贵州电网公司铜仁石阡供电局先后对大屯村新增10千伏线路2.5千米,把原来10千伏、400伏和220伏线路实施绝缘化改造,将容量小,损耗高的50千伏安以下变压器更换成100千伏安和200千伏安的低损耗、高性能变压器。

水变清——清水长流润民生

前些年的大屯村,曾经有一个最苦、最累的活。
村里有人家办事务(红白喜事),要请人挑水,挑水田里面的水,要是遇到干旱,挑水的地方就会去山脚岔溪沟哪里挑,挑水不能图快,快了容易洒掉,就有竹篮打水一场空。

“村里50岁以上的人都爱说起挑水的辛酸事,他们其中的大多数人也是经历过的。
”村民陈定发边说边摇头。
很多水井遇到夏天就没有水了,寨上很多地方都是水窖,水窖里掺杂有垃圾,必须简单处理并煮沸才能饮用。

30多年前,村中的很多人伴随着改革的春风。
乘上一列列“杀广专列”纷纷走出大山,南下广东沿海一带打工。
深情的歌声《车站》 唱出人们内心的不舍。

很多家庭经济富裕一点了,村里就开始在水井边修蓄水池,通过抽水泵抽到水缸里,虽然是很大的进步,但管理缺乏,用水成本高,遇到大天干还是要回到挑水吃的路。

今年70岁的强仁兵老人说:“我家真正的不用挑水吃,是从脱贫攻坚用电直接将岔溪沟的水提到村委会后面山顶上,水务局进行管网管护,才确保家家饮上安全水、廉价水、长效水。
”不用去挑水,吃的是清澈的泉水,没有其他的事,强仁兵老人就来摘茶青,既省力,又还可以挣钱。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电助深山饮水难,清水长流润民生。

2018年,按照石阡县委、政府农村饮用水项目的统筹要求,石阡供电局实地现场勘查,拟定供电方案,组织党员突击队,对该村二级提灌所需电源架设10千伏线路2.8公里,400伏及以下线路1.6公里,保障了村里人畜饮水的供电。

人变勤——勤劳致富奔小康

“现在好,早上电磁炉几分钟就可以煮一碗面条,吃了就来茶山采摘茶叶,中午回去一边电饭锅煮饭,一边电磁炉炒菜,很快就吃上饭了。
”段英与一同采茶的蒋正容闲聊着。

蒋正容说:“现在我们家就靠这个吃饭,一亩地挣个4000块,一年我们有2万多,除去花费,平时还能节省点零花钱给孙子用。
”。

临近傍晚,段英和蒋正容将下午采摘的茶青摆上了石阡县黔丰农业发展公司的磅秤上,负责人柴邦文摁下去皮、称重键,“今天你们收获不小。

柴邦文说:“现在生活好了,不愁吃不愁穿,干活全看心情,天气好她们就来山采茶,一天采6到7斤,能挣100多块钱。

初夏的风,暖暖的,村里到处是绿叶和茶香。
蒋正容回到家里,打开热水器,洗了脸,将孙子们换下来的衣服放进洗衣机里,只听见嗡嗡嗡的转动。
“儿子媳妇外出怕我们不方便,特意帮我们买了个全自动的洗衣机,说这个又方便又洗得干净。

“目前,贵州电网公司投入1.2亿元建设的石阡泉都220千伏变电站已提前分批次验收,投运后,既可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要,更保障县域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石阡供电局党委书记杨明勇说。

“如今在‘小康电’的助力下,我们村经济发展已经奔上‘小康路’,正向乡村振兴目标不断迈进。
”周绍军掰着指头算了算,大屯村2900余人,如今村级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的规模越来越大,村里去年人均收入达9000余元。
(陈举 王世远)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