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乘客平安旅程(起落架飞机维修翻修维修工)

他是杨德生,现为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GAMECO)清远分公司技术处主任,平日里同事们亲切地称他为“杨工”。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这是杨德生作为一名飞机起落架维修师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在工作岗位上务实奋斗和践行工匠精神历程的概括。

攻坚克难

自主研发维修能力和核心技术

守护乘客平安旅程(起落架飞机维修翻修维修工)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一架民用窄体飞机的运营重量超100吨,这样的重量从高空落地,所有的重力和冲击力都落在起落架上,其冲击载荷有多大?飞机起落架对于安全飞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杨德生说,他的日常工作就是给飞机起落架“看病”,对进厂定期体检的起落架和每一个零件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再针对每一处缺陷制定后续维修方案。

据了解,飞机起落架每10年就要翻修一次。
由于该行业的技术封锁性,国内航空公司从飞机制造厂采购飞机时,得到的只有使用说明书和一般的维护手册,并没有涉及到深度修理的完整资料。
本世纪以前,我国飞机起落架几乎都是送到国外翻修,这导致维修周期长、成本高,且不可控,还时常受制于人。
而购买备架更是昂贵,如一套波音777的起落架,购买全新的需要将近2亿元人民币。

要突破技术封锁,必须靠国内自行研发和发展核心技术。
杨德生表示,为实现技术自主化,近年来其公司及团队一直潜心于维修技术研发和创新。

杨德生和团队成员们首先从飞机起落架的维护手册着手,研究所有相关的外文材料并翻译成中文,以此确定关键零部件翻修的基本要求,最后根据实际情况编制自己的维修工卡。
有时,为了把每一个起落架零件的维修方案贯彻执行,杨德生要把1000多页的英文维护手册进行深入研读,然后做成简单易懂的学习课件,用于培训其他部门同事。

虽然英语不突出,但杨德生坚信勤能补拙,通过不懈的努力,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记牢了大量艰涩难懂的专业词汇,这不仅也让杨德生顺利通过公司每年进行的专业性英语水平考核,更为维修方案的研究提供了帮助。

除了克服语言文字、技术难题等方面的困难外,杨德生还主导和负责与生产厂家的技术部门联系,解决维修技术问题。
在一次翻修过程中,某液压电气部件的阶梯电阻测试一直不能通过,达不到维护手册的要求。
杨德生通过反复的原理分析、电路走向研究、测试等,发现厂家手册存在的缺陷。
刚开始提出问题时厂家并不接受,但杨德生经过一个多月的耐心协调、据理力争,最终厂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促使客观准确的修理方案落地。

精益求精

零件尺寸精度要求达0.001mm

2002年,杨德生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此后进入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工作,先后在业务附件中心、起落架车间、清远分公司技术处等部门工作,担任过飞机结构修理员、起落架维修机械员、工程师等岗位。

2015年,杨德生来到清远,任职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清远分公司技术处主任,并参与清远分公司起落架大修基地项目建设等事宜,主要负责制定飞机起落架维修方案、维修新能力开发、提供技术支持等工作。

“为什么飞机被称为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因为飞机不仅是科技含量高的精密设备,其日常维护也是经过众多技术人员严谨工作、层层把关进行的。
”杨德生认为,从事飞机维修工作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精益求精,绝不允许一丝人为的差错。

飞机维修师的工作是根据维修工卡的指引来进行的,而编写维修工卡的工作量大、难度高,是不允许出错。
制定工卡要经过编写、审核、批准等多道程序,层层把关,把人为犯错的概率降到最低。

在杨德生看来,起落架是一个密集型的综合体,涉及机械设计,电子控制、液压控制以及结构强度、结构寿命等众多领域,因此对技术人员的能力要求比较全面,不仅要对这些领域掌握深,且知识面也要广。

一架窄体飞机起落架有大约700个零部件,每个零件的形状、尺寸都不一样,每个零部件都要制定相应的维修工卡。
在建立维修工卡时,大概有一半的工作量是要用创造性的思维去进行技术性整合。

杨德生觉得最难维修的是起落架的内筒和外筒,它们是减震支柱的组成部分,在飞机降落时起到缓冲作用,其构造非常复杂,里面灌充有氮气、液压油,零件表面处理工艺涉及到镀铬、镀镉等。

此外,起落架大部分材料是高强度钢,这种材料对氢脆很敏感,这就要求工艺严格把控,稍有差错就可能导致零件在使用过程中断裂,直接影响到飞机的安全。
杨德生说,零件的尺寸精度要求达到0.001mm,仅为普通头发直径的六十分之一。

开拓创新

推动实现多种机型“一站式”翻修

“维修过程不仅是脑力活,也是体力活。
”为提高效率,杨德生还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专用的工具或辅助工装。
经过多年的努力,杨德生及其团队设计、制作的工具获得了7项国家专利。

杨德生总结认为,“责任、敬业、学习、创新”这四个关键词是从事飞机起落架维修必备的素质。

一直以来,杨德生利用过往的工程知识和一线管理经验,以系统化的工作方法和多学科交叉应用,带领其团队出色完成了工程技术工作,全力保障和推动一线生产,有效解决了日常起落架修理和新能力开发中的技术问题;并积极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申报建立A330系列与波音B777系列起落架37项特种工艺处理能力,为清远飞机起落架维修基地实现多种机型“一站式”翻修、大幅缩短起落架翻修周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业17年,通过努力奋斗,为公司实现飞机起落架的自主维修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感到实现了个人的工作价值。
每次看到一个个飞机起落架被修好验收合格出厂,就是我最自豪最高兴之时。
”杨德生说,让每一架飞机安全起落,是对乘客生命的守护。

【】贺欢

【通讯员】黄志坚 邓文冠

【视频】清新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服务中心

【作者】 贺欢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