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向何志敏送来锦旗。
通讯员 供图
他就是谷城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队长何志敏。
他聚力难点,苦干实干,为谷城交警大队“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交警大队”的获评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千百次转身,岗亭铁皮地板被擂出一个窝
1993年加入交警工作后,何志敏被安排在谷城城区最繁忙的路口执勤。
当时,交通指挥还靠打手势。
何志敏没有多的经验,他就使出了笨办法——站好岗、打好手势,把自己当作钉子钉在方寸大小的岗亭上。
每天上千次的转身、站正,岗亭的铁皮地板硬是被他擂出了一个窝。
这个细节被一位路过的用相机拍下,发在了媒体上。
从此,谷城很多老百姓都记住了这个“把铁板站出窝”的交警。
翻开何志敏日记本,细看他平时无意的记载,多年来,其参与的为群众解决的急难愁盼大事小情有900多件。
他常说,交通警察就是要在基层一线。
天天与群众打交道,和百姓最亲近,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形象、一名人民警察的形象,在岗尽责、办事解难是最基本的要求,最大的失职是不作为。
他经常利用日常执勤执法的契机,深入各社区、门店等单位,征集群众对于城区交通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对于12345热线、政风行风热线等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咨询求助,他总是第一时间予以回应,耐心解释沟通,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
有一次,谷城光彩市场工作人员找到何志敏反映:“我们市场门前的道路加装了中控隔离护栏,这导致运送大型设备的车辆进出不方便,影响市场发展。
能否帮我们解决解决?”
接到情况后,何志敏连夜组织人员在市场附近的红绿灯路口施划了调头箭头,方便货车进入市场。
感动于他的服务态度,不久后,市场负责人将一面印有“办事高效 人民公仆”的锦旗送到谷城交警大队。
3000多个日夜,守护30000余群众交通安全
2009年起,何志敏担任中队长,负责谷城西北片山区3个乡镇的道路管理。
其中包括号称“谷城屋脊”的赵湾乡,最高海拔1500多米,275省道(原谷粟路)是进出的唯一通道。
从那时起,每逢冬季,这里便大雪封山。
春节前后,正是这个“务工大乡”百姓进出最密集的时段。
从县城到山顶的百里山路,处处是险情。
为了让这儿的群众能安全出行,何志敏费尽心血。
2012年冬天,一场暴雪让人难忘。
赵湾乡封山后,村民急着回家,何志敏只能带着大家步行。
他背着方便面,深一脚浅一脚,一走就是半天甚至一天。
伴随着山村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为让大家能吃口热饭,何志敏他们就在沿线搭起3处窝棚,支起炉灶烧水给大家泡面。
就这样,一趟趟带返乡的民工上山,又一步步伴随着走下山。
何志敏和民警们用一个个脚印,串起了山区群众出行的“安全链”。
赵湾乡副乡长敖洁说,即便是后来回县城工作后,每到极端恶劣天气,何志敏也还是会回乡里来指导交通安保工作,“只要有他在,我们心里就踏实。
”
你用心为群众服务,群众就会把你记在心里。
何志敏记得的很清楚,那年腊月二十三,小年。
当他和民警们一起将返乡的乡亲们安全送到家,在下山返回途中,被一户周姓人家拦下来,说什么也要一起过个团圆年。
如今,每当想起当时老人站在雪地里巴望着何志敏过来的画面,他都很激动,“感觉就像是家里的父母一样。
”
原来,何志敏出生在谷城县茨河镇的一户农家。
两岁时父亲去世,母亲随后离家,再也没有回来过,何志敏是在4个姑姑的轮流照料下长大的。
何志敏说,那时候农村的日子都不好过,但周围邻居谁家如果有改善伙食,做点好吃的,都会给何志敏家端一碗。
但在高山雪地的赵湾乡,又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据统计,每年春运期间,何志敏等民警都要在谷粟路上护送滞留车辆600余台,护送上万人次的群众安全往返。
9年里,谷粟路上没有发生一起较大以上交通事故,而何志敏也9年没有回家过年团圆,每一个春节都在山上度过。
把群众的平安守护好,是我的职责更是我最想做的事
近年来,在何志敏的带领下,谷城交警大队民辅警把全部精力倾注到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确保了所有案件办理程序合法,法定期限内办结,违法行为处罚率100%,无一起因责任不服引起复议,无一起程序不到引起行政官司。
31年来,何志敏与家人聚少离多,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2018年,儿子的中考成绩不理想,何志敏忍不住埋怨了妻儿几句。
没想到妻子伤心地说:\"儿子从小学到初中毕业,你接送过几回?学习上你关心过几次?你尽到了当父亲的责任吗?\"面对妻子委屈的泪水,何志敏十分愧疚。
但让何志敏最担心的事儿还是来了。
就在儿子高二的下半学期,突然提出来要退学。
学校规定每周三中午家长可以送饭,为此,何志敏就专门将调整休息时间,坚持每周过去送一次饭。
何志敏至今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过去送饭时的情景。
那天,当儿子放学后看到是父亲来送饭,先是一楞而后低头默默吃完饭,之后一句话没说扭头返回了教室。
当何志敏第二次送饭时,儿子专门叫来了一个同学一起吃,再后来儿子有说有笑的叫来了五六个同学。
为了同学们都能吃饱,何志敏也从一开始的一份饭菜到后来的一锅一锅的送。
等到第二个月时,有一次,何志敏像往常一样过去送饭,刚到校门口天空下起了雨,为了儿子和同学们饭菜不被淋湿,何志敏脱下自己的衣服为孩子们遮挡着,自己则淋在雨里,浑身湿透。
那一天,是何志敏最难忘的一天,当他刚收拾好饭碗返回途中,接到了儿子的电话,“爸,以后你不用特地过来送饭了,我决定好好读书,您安心工作。
”
原来,几十年来,何志敏心里总是装着工作、装着百姓,却独独顾不上家里的妻儿。
儿子从小学到高中,因为忙于工作,何志敏没能参加过一次家长会,更没有接送儿子上学放学一次。
看着同龄人的爸爸都经常来接送,而自己一直都是妈妈和外婆过来接送。
儿子父爱的缺失,让何志敏很是自责和愧疚。
当听到儿子说出,“我好好读书,您安心工作”的话时,何志敏再也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愧疚与欣慰、泪水与雨水,交织在了一起。
妻子有时不理解地说,“老何啊,你这样一个没爹没妈的人,天天拼命工作到底为了啥?”
“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更是一名人民警察,把群众的事办好,把他们的平安守护好,这就是我的职责,也我最想做的事。
”这就是何志敏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