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在上个世纪是全国有名的电子工业城,是全国26个电子工业中心之一,潍坊的电子工业从1965年开始起步,经过多年发展,其电子计算机、收录机、通讯设备的生产都属于全国重点企业。
1969年3月, 潍坊市开始筹建专门生产半导体收音机的潍坊无线电厂,并于当年 7月派人赴上海无线电三厂学习生产技术,通过仿制该厂“春雷”牌401收音机,自行设计生产了第一台晶体管小型便携式收音机,试产当年生产696台, 完成工业产值2.78万元。一开始定名”国庆“牌401型,后改为”冬梅“牌。”冬梅“牌成为潍坊无线电厂在全国正式注册的第一个商标。
刚成立的无线电厂规模不大,员工加起来也就一百人左右,生产车间主要是两栋南北走向的两层楼结构的老房子,职工的收入不高也不低,但是作为国营企业员工,员工可以享受福利分房和公费医疗,员工住房和用电都不收费,厂内配有医务室、托儿所、职工食堂等,员工的幸福感还是很高的。

1970年,冬梅牌收音机正式列入国家计划,产量达8649台,完成工业产值37.8万元,成为国家第四机械工业部10家半导体收音机骨干生产厂之一。
1971年,潍坊无线电厂年生产收音机12130台。
1973年4月,潍坊光学仪器厂、 潍坊无线电二厂并入潍坊无线电厂,潍坊无线电厂全年收音机产量达到62031台。
1975年,潍坊无线电厂还能年生产收音机10.47万台。1976年至1977年,收音机品种从原来的3种增加到7种,工业产值连续两年过1000万元。
1979年后,收音机开始出现滞销,生产连年下降,潍坊无线电厂开始转型,由生产收音机转产收录机,并将潍坊电子器件厂和录音机厂的收录机装配车间并入潍坊无线电厂,集中开发生产收录机;
1980年1月,潍坊录音机总厂成立,下辖潍坊无线电厂、潍坊无线电五厂两个分厂和录音机、机修、量具3个车间。8月,潍坊无线电厂试制成功PN—2型普通卧姿盒式半导体录音机。年产5500台。1981年,试成TSL—2型两波段两喇叭台式收录机。
1981年,潍坊无线电厂生产的”冬梅“牌收音机获山东省优质产品奖。
1982年,潍坊无线电厂收音机仅生产26712台,至此,收音机停产。
1982年5月,潍坊无线电厂被国家经委、 第四机械工业部列为全国36个收录机生产预选点之一,成为山东省唯一纳入国家计划的收录机专业生产厂。
1983年末,潍坊无线电厂尚有职工764人。各类设备890台,厂区建筑面积113079平方米。工业总产值1216万元,利税79.2万元,收录机年产量50092台。
1984年,潍坊无线电厂上升为潍坊市市属企业。当年5月,潍坊无线电厂从北京引进荷兰菲利普改型波峰焊接流水线、从日本引进木黑公司生产的MCS_7000闭路传输中央信号源及有关设备,建成了第四条收录机生产流水线。潍坊无线电厂生产的“冬梅”牌BSL_12便携式收录机,位居1984年全国同类型销量第一,占全国总销量的14%。
1986年6月, 潍坊无线电厂研制成功BSL-21型便携式收录机,通过省级鉴定后, 当年生产9842台。
1987年6月,研制成功ZSL-15型组合分箱式收录机及BSL-24型双卡立体声收录机,投放市场后,销量一路上升,供不应求。
1988年6月,潍坊无线电厂又研制成功ZSL-28型、ZSL-24(F-939)型分箱式收录机,生产的便携式收录机获1988年全国首届音响产品展评会“富有特色的产品奖”,通过加大产品研发,潍坊无线电厂的收录机的产量和销量不断增长,当年已实现各类型收录机年产量13.31万台。
1989年, 潍坊无线电厂根据市场需求, 继续研制和改装了ZSL-28型、ZSL-28A型, ZSL-210型、BSL-16型单卡普及型、F-939A型、BSL-12D型、DZ-202型等收录机,当年共生产各种收录机9.22万台,已出现下滑态势。
1990年,潍坊无线电厂又针对不同人群开发不同类型产品,如新研制的ZSL-214型收录机,属于分箱式大面包机型,兼有录音磁带卡拉OK伴唱功能;XSL-12型袖珍式收录机俗称“小面包机”,具有体积小,结构合理,造型美观等特点。主要适于学生学习和老年人户外活动时用,当年共生产收录机7.29万台,整体产量继续下滑,较1989年下降20%。
1990年,潍坊无线电厂的收音机销售由国内转向国际市场,在山东省电子公司和外贸部门的帮助下,从3月开始筹备便携式收音机的出口生产工作。主要面对泰国市场,当年7月,该厂首批收音机12420台销往泰国,9月,第二批13266台收音机又销往泰国,10月至12月,又分两批销往泰国24048台。
但这依旧无法扭转无线电厂的经营。随着时代的发展,收音机、收录机等都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1995年,潍坊市政府召开第三十六次常务会议,原则同意潍坊无线电厂实施破产。
#潍坊头条##潍坊身边事##老照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