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准备一份资料,当天就拿到了跨省的营业执照。真是太方便了!
”熊女士是重庆开州人,在开州经营家具企业,最近她想到相邻的四川达州市宣汉县开办一家新公司,把业务拓展过去。原以为跨省办理相关手续会往返跑路,结果在开州区政务服务中心,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了解熊女士的情况后,主动与宣汉县市场监管局联系,为她提供全程免费的帮办服务。
不一会工夫,熊女士拿到了登记机关为“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营业执照,这是“川渝通办”事项落地的一个生动例子。目前,与群众生活、企业生产密切相关的184项万达开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部都能在万达开地区实现异地互办。
万达开通办事项实现跨区域一站式服务。开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历史上,开州、万州和达州山水相连、人文相亲、习俗相通,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万达开统筹发展,正在从呼声变为实实在在的落地举措。
开州至城口高速公路东互通枢纽。彭海波/摄
交通连通“一张网”
三地“半小时”通勤圈加速构建
2021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动万州、达州、开州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交通兴则百业兴,交通活则全局活。
“在推进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过程中,三地交通部门将着力推动交通“互联互通”向“直连直通”转变,加快实现‘示范区半小时通勤’。”开州区交通局党委书记袁毅告诉封面。
在铁路方面,三地将携手推进渝西高铁、成达万高铁开工建设,达州经开州至万州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加快推进,推进三地“半小时”通勤圈加速构建。
公路方面,已开工建设万州至开州南雅高速、巫山至云阳至开州高速。开通万达、达开平湖快车,开州至开江至宣汉跨省公交线路、开州至万州跨区公交线路。
此外,万州五桥机场与达州河市机场互为备降机场,并在开州设立城市候机厅,方便开州市民航空出行。
未来,随着高铁贴地“飞行”,高速四通八达,航线联结南北,水运通江达海,国省干线成网,立体综合交通网络的日臻完善,开州与万州、达州携手走向世界已触手可及。
开州港迎来首艘万吨级货轮。熊威/摄
开州美丽的乡村公路。王晓宇/摄
产业协同“一条链”
2025年三地工业总产值将破4000亿元
坐落在开州浦里新区的名赫电子是当地一家小有名气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组建起名赫电子技术研究院,成为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研究所的产学研基地之一。
“企业落户于浦里新区后,已经对园区内的集成电路产业链进行了补充,接下来我们会把市场进一步拓展到万州、达州去,为万达开地区的电子产业供应链配套发挥更好作用。”名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原东明表示。
上下游配套互补在汽车产业方面体现得更加明显。万州重点发展商用车、改装车、新(氢)能源汽车整车;达州研发生产汽车电池组、新能源汽车配套组件和汽车关键零部件;开州重点发展车身冲压件、车身片件,培育发展车载导航系统、车联网系统等零部件及系统开发。
为推进万达开产业协作跑出“加速度”,今年以来,开州梳理了万达开云四地的产业情况和企业情况,提出19条开州需重点发展的产业链条。
“我们探索推出“五联五共”产业合作模式,与万州区、达州市不断加强工业协作,促进三地产业 “一条链”发展,全力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亮点。力争到2025年,三地工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开州区发展改革委主任侯大平告诉封面。
目前,万达开以及云阳四地联动推进电子、家居、机电、生物医药等产业,重庆(开州)家居产业园入驻达州籍企业12家。“开州工业园区与开江经开区也获批双城经济圈首批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共同开展招商5次,协议引资12.8亿元。”开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侯大平表示。
而在区域联动共聚合作动能方面,万达开、万开云分别成立了工业协作专项工作组,召开8次联席会、13次部门对接会,共商共谋合作事宜。签订了《万达开产业协作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组织开州、开江共30家企业开展了商务洽谈、技术标准对接、配套产品研发等活动。
开州浦里新区名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线上。余清英/摄
服务环境“一站式”
三地可互办16个行业184项高频服务事项
“在对外开放中,我们自身的软环境不能掉队,更不能‘拖后腿’。”开州区发展改革委主任侯大平介绍说,开州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开放形象,处处都是开放环境”理念,打造“服务型政府”,为万达开统筹发展构建更加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这也就出现了本文开篇时的场景,享受服务便利的,不仅仅只有到宣汉办企业的熊女士。
在川渝两省市印发的两批次210项“川渝通办”事项清单基础上,三地将与群众生活、企业生产密切相关、有异地办事需求的事项作为高频事项,梳理形成了涵盖16个行业184项业务的“万达开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清单”。
“目前,万达开三地已有210项“川渝通办”事项、19项万达开通办事项实现跨区域‘一站式服务’。”侯大平说,同时,为方便三地人员流动往来,开州大力拓展教育、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领域合作,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例如,启动万达开川渝职业教育协作发展改革试验区建设,成立万达开高校联盟、职业教育联盟;推进三地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互认检查检验结果,跨省异地就医实现直接结算;三地养老保险关系实现无障碍无纸化转移接续等。
号角吹响,大幕开启!
“接下来,开州要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积极为全国跨省际地区的统筹发展探索路径、打造样板,与万州、达州共同交出无愧于时代的新答卷。”开州区委书记蒲彬彬如是表示。
到2025年,三地统筹发展机制体系基本建立,示范作用初步发挥,示范区经济实力、生态质量、枢纽功能持续提升,相向聚集发展态势加快形成,支撑渝东北、川东北地区一体化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
【如果您有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