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尚国旗驾着自己发明的机械牛车在村子里行走的日常生活,被人随手拍到后发到短视频平台,并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称赞,还让他小火了一把。
现场:
修车铺既是工作的地方也是创作间4月9日11时许,尚国旗的修车铺前聚满了人,有闲来无事拉家常的,也有过来修自行车的,在他的店铺门口,还停着几辆电动车和一辆农用三轮车。

尚国旗坐在杂乱的修车铺中间,正在用铁扳手拧自行车轮胎的轴承。他双手黝黑,布满了干裂的纹路,虽面庞上看起来有种沧桑操劳之感,但在人群中,他笑得很开心。“这里是我平时工作的地方,也是我的创作间。”
随后,尚国旗指了指停放在修车铺外的一辆三轮车。定睛一看,三轮车是由一辆两轮的自行车改装的,车座上坐着一个机器人正脚踩车蹬。“这个是我创作的机器人蹬三轮车,只要我坐在后座上,开启电源进行操作,机器人的腿就会跟着链条一起动起来。”尚国旗告诉,为了将机器人装扮得更逼真,他用美发店的胶皮模特和自行车框、矿泉水瓶组装成蹬车伙计的模样,又找了身像样的衣服给它穿上。
这时,邻居李女士挪了两步,上前说道:“尚老爷子是个能人,不识字却能搞发明,除了这个机器人蹬三轮车外,他的机械牛车更厉害!
他不会拍短视频,我就用我的账号记录下了他的创作过程,希望给他留个纪念。”
由于机械牛车的体积偏大,尚国旗将它放在了500米外的自家院子里,听说来了,尚国旗放下了手中的活,坐着机器人三轮车引回到家。
故事:
做机械牛车前期不被看好仍然坚持尚国旗家的院子里,只见一辆铁质的机械牛车横摆在中央。牛身整体是用铁丝、铁块和铁条焊成的,中间夹着电瓶、电机、轮盘、飞轮和链条,牛身后衔接着一个可以乘坐2人的蓝色车座,注意到,尚国旗把机械牛车的各个细节都做得很到位,还制作了逼真的牛角、牛舌头和牛尾巴。
“现在牛车可以正常发动行走,但是我还是不太满意。”尚国旗告诉,今年恰逢牛年,5个月前他就有了做一辆机修牛车的想法,有了想法便开始行动,他从几辆废旧自行车和摩托车上拆下了一些零件,从自家院子里的棚子上拆下了来几条铁管子,为制作机械牛车做准备。
准备工作过半的时候,尚国旗和91岁的父亲谈及此事,“当时我父亲就劝我,都63岁了,别再折腾这些东西了,这次的创作难度大,十有八九成不了。”越是不被看好,尚国旗越起劲。做机械牛车期间,他经常忘记吃饭,整宿整宿不睡觉,目的就是赶紧做成,也给父亲和全村的父老乡亲们看看。
“这个牛我做了4个多月,前前后后改了不下20次。”尚国旗说,之前因为研究牛身的驱动问题和牛腿的频率问题,他可谓是绞尽了脑汁,反反复复推算牛腿的精准度,不断拆卸、改良飞轮和链条之间的衔接,最终选用摩托车飞轮搭配自行车链条才大功告成。
有一颗热爱创造的心到老都不会变3月中旬,尚国旗制作的机械牛车已经呈现出了雏形,人坐在牛身后的车座上,接上电瓶就能正常驾驶行走,接下来就是给牛身缝制一块棕黄色的皮,让牛车的外形更加美观,但是尚国旗迟迟没有给牛身挂上外皮,他整天望着放在院子里的机械牛车失神。
“我现在还有一些小遗憾,认为这个机械牛车需要进一步改良。”尚国旗表示,由于自己在制作牛腿的时候没有精准的仪器测量,曲轴处的尺寸有误差,导致4条牛腿的弯曲度不一样,其中1条腿和另外3条腿迈步子的频率不一样,有卡顿的现象。之后,他会再次拆下牛腿,进行改良。另外,他还会再次改变驱动,让牛车也能倒着行走;将牛脖子处的钢丝换成铁管,让牛脖子灵活地动起来。
尚国旗告诉,他12岁便随父亲学修自行车,后经摸索,凭着自己的钻研刻苦又学会了修摩托车和各种农用车。小的时候,他就喜欢制作一些泥塑和木质的玩具,20岁时,他改良了自家的压水井,将抬胳膊压水改成了脚踏压水,不仅省了劲,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今,40多年的光景已过,儿女也成家立业,尚国旗终于有了更多时间投身于自己的爱好,仅1年时间,他便创造出了机器人蹬三轮车和机械牛车两个既新奇又有意思的代步工具。他说,他有一颗热爱创造的心,这一点到老都不会变。
未来:
希望自己的“小发明”能让更多人看到说起发明创造,尚国旗一直称“自己没有文化,所做的东西都是依据废旧车辆找灵感,是些不入眼的小玩意儿,只能算作爱好。”网友称他为发明家是万万不敢当的。
“等机械牛车彻底改良好,我就着手做个水陆两用自行车。”尚国旗说,村子里紧依白洋淀,他打小就喜欢在小水塘里玩耍,之后又与自行车相伴50余年,把车与水二者结合起来,不仅能学习一些关于水力、浮力和机械动力的新知识,还能给自己的晚年生活添光增彩,他对于自己的下一项“发明”颇有信心。“大概得做三四个月,我现在已经有初步的设想了。
创造一样东西前,尚国旗都会让女儿从网上帮忙查阅大量的视频资料,之后自己再观看学习,研究琢磨。“要想创造出好的东西来,就得多学习,我现在的生活就是修车和研究这些小玩意儿。”他表示,自己从来不觉得累,也很享受村民们夸赞的话语和支持的眼神,这是他创作的动力之一。除了村子里的人,他还希望自己的小“发明”可以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让全国人民都看一看。
尚国旗告诉,只要他的身体健康,他的修车铺就会一直开下去,村民们可以继续在这里歇脚唠嗑,自己也可以在铺子里尽情地设想和创作,创作完一个还有下一个,他的脚步一直不停歇。
网友评论:
@天亮:木牛流马!
现代诸葛。@留住岁月的歌!
:好有科技感。@花木兰《灵魂演译》:高手在民间,值得发扬光大!
@浅:这个的确很牛
文/河北青年报赵子敏
摄/河北青年报实习方泽阳
编辑/杨旭妍
版权归河北河青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