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多数国人跟我是一样的想法,因为汽车维修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车上的零部件在哪个位置自己都搞不清楚,更别提维修了。但是国外的车主却不同,补胎、换雨刷器这种小事,他们基本都是自己动手的,变速箱出了问题他们都可以自己修。为什么国内和国外对待汽车的差距这么大呢?
一、汽车文化差异
国人接触汽车的时间比较晚,国内的汽车大约是从80年代才开始发展起来的。但是国外的汽车工业起步很早,美国的居民基本从上个世纪50年代就开始接触汽车了。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接触时间早的人自然对汽车更加了解。

现在国人对于汽车的认识基本还停留在基础层面,认识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知道排气管里有三元催化器,可以对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进行氧化还原,使车辆排放到空气中的尾气能够达到排放标准。但是如果这些零件出现了问题,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该如何维修。
二、国外的家庭基本都有车库,车库里有汽车维修的工具,简单的问题都能自己搞定。
我国的人口数量众多,而且居住密度比较高,能够在小区里找到一个停车位都已经很不容易了,不可能每个家庭都具备一个车库,这就导致国内的车主没有无这样的硬性条件,可以自己维修汽车。
而国外有很多家庭都是独门独户的,家里都有自己的车库,里面有很多维修工具,拆卸车上的零部件都非常轻松。
三、人工成本不同,国内的人工成本比较低,国外的人工成本比较贵。
国人把车送到店里维修,如果是小的零部件,人工费基本就可以忽略,只要花一个小零件的钱就可以。有些问题送回4S店里维修,还包人工费,根本就不用花钱。
国外买车虽然便宜,但是人工费却很贵,一旦汽车出现故障,维修起来要花不少钱。所以他们自己修车,也是有些迫不得已的客观因素。
四、对于汽车的喜好不同。国人更喜欢电子设备比较多的轿车或者SUV,这种车出现故障后维修起来比较麻烦,而且电子元件还需要进行系统测定,很多家庭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而国外的车主更喜欢排量大的皮卡车或者轿车,这种车可能连中控屏都没有,使用的发动机也是老式的发动机。简单的设备,稍微摸索一段时间就能知道该怎么修了。
总结
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还是大家对汽车的了解不同。如果国人对于汽车有足够深的了解,知道每个零部件出现异常时是什么样的状态,相信简单的故障也可以自己应对。上面的这些主观印象和客观环境决定了,大家没有办法自己修车。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