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选择——来自一位转行装修的天文学博士故事的思考(博士装修转行工作的人)

听了一个三个人聊天的播客节目《不卷了,我离开了高校去搞装修》,一位主播,一位数学博士,一位之前在学校里从事科研工作的天文学博士——也是今天我想讲的主角。

放着好好的高校工作不干,转行干起了装修,而且是全流程——从市场接单到设计方案,再到动手施工。

是不是难以想象和理解?

我们有选择——来自一位转行装修的天文学博士故事的思考(博士装修转行工作的人) 建筑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因为谈话的过程较长,他们一点点聊的时候,我以为是转行后自己做市场和设计,然后请工人来施工,没想到最后很平静地说他连施工也干的时候,我惊呆了。

但也确实觉得很酷!

我们肯定会有很多疑问?比如:

为什么不继续待在学校?那里是多少人向往的地方,工作相对自由,有保障受尊重,自己可以接项目,还有寒暑假等假期。
为什么离职后干与原本工作不相关的装修,而不是找一些有相关性的工作,否则原先的知识、技能岂不是浪费了?为什么干装修要全流程干,连施工都自己上手,全中国也很难找到几位做体力劳动的博士吧?挣钱吗?

从节目天文博士的分享里,可以逐一解出这些谜题。

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学校的好处,就像「城外的人想进去」。
但对于爱好科研学术的博士来说,他们有时候对事务性的工作、无聊的利益纷争、虚假的表演是存在「精神洁癖」的。
内心的排斥,积压久了,化解不了,离开可能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相比于那些表面上的好处,他们更希望把时间投入在自己喜欢和认可的事情上。
对,喜欢和认可就是这么重要,不然人活一辈子,特别是最具创造力的黄金年龄段,总是委曲求全,那多憋屈。
天文博士,干了装修,这个话题本身就足够有爆点了。
大家肯定都很诧异,但他的理由却是很棒。
人可以感兴趣和做好的事情其实不只一件,所以,能干好天文,也能做好别的事。
既然忍受不了学校里的环境,同时社会上又几乎没有对口的工作(毕竟天文是一个很小众而且偏理论研究的学科)。
那么,做点其他自己有兴趣且认可的工作,也似乎不那么意外了。
博士说的一句很在理,学到博士这个阶段,充分说明了自己的「学习能力」足够强,这一点他很自信,但的确是这样,只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足够的学习能力,其实能够无往而不胜。
干装修源于他自己不尽如人意的装修经历以及发现周围很多人类似的困境,他意识到这是一个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体现出了他的洞察力和行动力。
包括施工的全流程都自己干这一点我开始也想不明白,另外两位嘉宾在节目中也表达了同样的困惑。
但天文博士说他经常看国外 YouTube 上的装修博主自己动手 DIY 装房子,我慢慢理解了,博士更想在初始阶段把每个流程都自己做一遍,才能理解这其中的工艺过程和技术难点,体会的更深刻,以后即使找工人做也能够在有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充分沟通。
而且他本人对体力劳动者的认识上不像主流观点,他认为每一种行业都应该得到尊重,这是他的价值观,我很佩服,不光这么说,还真这么做,真诚、真实、很酷!
挣钱吗?—— 这是最实际的一个问题。
以他目前的这种全流程而非分工行动的工作方式,效率肯定是上不去的,那么现阶段挣钱肯定不会很多。
但能做下去,养活自己,说明还过得去。
另外他的观点是不希望有那些「多余」的不做事的岗位进来分割、剥削其他真正的劳动者的收入。
所以,以后做起团队,可能也都主要保留技术和劳动岗位,这样能让付出的人收获更多。
这一点得后面再观察,我倒是比较看好,但在未来是否能真的这么做到,还需实践考验。

以上,便是播客栏目里转行装修的天文学博士的故事。

分享关于这个有些令人意想不到的转行故事,是想说,其实我们并非没有选择

即使在这个工作压力很大、节奏很快、专业和分工很明确的社会里,我们依然有很多选择,重要的是认清自己的能力、挖掘自身的潜力,然后用心去做。

那些到了某个年龄段就不能这、不能那的说法在某些情况下是对的,但是对于真正希望获得改变并愿意付出的人,任何时候都不晚。

不设限,多努力,加油!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