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强降雨中心转移到市区。半天不到,我市从暴雨黄色预警直接升级到红色预警。极端天气下,各城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涨水内涝,全市数百所中小学、幼儿园紧急停课。今天凌晨1时45分,漓江桂林市区段出现了147.82米的洪峰水位,超警1.82米,刷新了20日的147.35米洪峰水位。截至1时45分发稿时,水位仍在上涨。
气象:暴雨预警从黄色升到红色
根据市地面气象自动站网监测,21日11时至12时,是降雨最强小时段,全市有18个站降雨量达到50.0毫米以上。排名第一的是临桂四塘站,1小时降雨量达到73.2毫米;第二为七星东江猫儿山站的68.8毫米;第三是秀峰甲山琴潭站的64.6毫米。

另外,21日10时至16时,我市降雨量≥100毫米的有30个站,50-99.9毫米的有46个站,25-49.9毫米的有60个站,10-24.9毫米的有58个站。最大降雨出现在秀峰甲山琴潭气象观测站,降雨量为150.7毫米。
按照气象部门相关标准,1小时降雨量≥50.0毫米、3小时≥70.0毫米、6小时≥120.0毫米、12小时≥140.0毫米、24小时≥250.0属于特大暴雨级别。如此来看,21日市区掉进了“雨窝”。
我市气象专家表示,21日出现的强降雨有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不到半天时间,暴雨预警从黄色升级为红色最高级。
根据市气象台最新预报,22日白天中到大雨转阵雨,气温23℃-31℃,南风2级。22日晚到23日,市区阴天间多云有阵雨,气温25℃-32℃,南风2-3级。24日,多云有短时阵雨,25℃-34℃,南风2-3级。
水文水利:水库加大泄洪 漓江市区段水位再刷新
21日,桂林水文中心继续发布重要水情信息专报。
受强降雨影响,截至21日,桂江干流及支流灵河、甘棠江、马岭河、良丰河,洛清江干流及支流西河、龙江,湘江支流灌江等17条河流(河段)36站次出现了超警0.01-3.0米的洪水。桂江全线超警0.2-2.69米。洛清江全线超警0.01-1.86米,洛清江两江水文站21日0时05分出现157.46米(警戒水位155.60米)的洪峰水位,超警1.86米,流量1680立方米每秒,为10年一遇洪水。古宜河干流全线超警0.72-3.07米。桂江、洛清江、湘江干支流仍有8条河流(河段)21个水文(位)站在警戒水位以上。
根据最新水情预测,预计未来两天漓江、洛清江、古宜河、湘江等江河水位将出现复涨过程,全市河流将较长时间维持在警戒水位以上,全市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出现警戒水位左右洪水。
21日上午,漓江桂林市区段水位一度出现回落。下午1时,漓江桂林水文站水位又上升到146.99米,流量为3460立方米每秒。下午2时,桂林水文中心升级发布洪水橙色预警。22日凌晨1时45分,漓江桂林市区段出现了147.82米的洪峰水位,超警1.82米,刷新了20日的147.35米洪峰水位。截至1时45分发稿时,水位仍在上涨。
根据市水利局消息,当前青狮潭水库水位和小溶江水库分别接近防洪最高和设计水位,为确保库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水库安全,经水库调度专家组会商,青狮潭水库从21日12时起加大泄洪流量,最大泄洪流量达每秒800立方米,小溶江水库15时起加大泄洪流量,最大泄洪流量达每秒300立方米。
教育:数百所学校因暴雨停课
21日,暴雨天气对学生上学带来影响。经初步统计,截至当天下午3时,全市一共有343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停课。
据市教育局汇总统计显示,全市共计343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停课。其中,阳朔停课学校162所、荔浦53所、平乐20所、临桂21所、兴安32所。另外,灵川停课30所,主要集中在兰田瑶族乡、九屋镇、大境瑶族乡等。雁山区所辖的德明外国语学校、德明附属幼儿园、柘木中心幼儿园和良丰农场子弟学校也因汛情停课一天。象山、七星、叠彩、秀峰等城区小学均有学校停课。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要求各学校应根据气象部门的预警信息,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或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预案,根据情况采取停课等措施确保学生的安全。同时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提醒学生家长履行好监护职责。
21日下午5点多,七星区应急管理局、东江街道办及社山桥社区的党员干部来到桂花园小区,成功将一幼儿园60多名小朋友转移到安全地带。 李凯 摄
桂林水文中心工作人员正在监控水情。马翔 摄
21日中午停课后,民主小学有序组织学生放学。马翔 摄
住建:24小时轮流值守 及时处理地陷
强降雨期间,桂磨路生态农庄前的绿化带发生两处地陷。市住建局市政工程管理处工作人员及时赶到现场,对分别直径3米、1.2米的地陷坑洞做好围场。“降雨天气不利于对坑洞进行恢复施工,我们会安排工作人员定时观察,等天气放晴后修复。”工作人员说。
据悉,市政工程管理处在汛期来临前,集中对环城北二路、环城南一路等104条道路的病害进行了修复,累计维修车行道面积6000余平方米,人行道3000余平方米。
“这几天持续大雨,我们全力投入防汛抢险工作,对全处管辖的128条道路、52座桥梁及3条隧道加强巡查,及时安排人员对飞鸾桥、下梁江桥、虞山桥、穿山桥、寻源桥、桃花江桥等重点防洪节点24小时轮流值岗,确保市政设施安全度汛,全力守护市民安全。”市政工程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自然资源、地质监测:持续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针对本轮强降雨天气,市自然资源局迅速部署相关工作,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同时,加强与气象、水文、地质环境监测等部门会商,及时调整预警等级。截至目前,共发布预警信息82018条,及时将升级为黄色以上的预警预报信息发送到县乡村屯及监测员,并第一时间进行电话通知和提醒。
强降雨期间,市自然资源局组建了12个地灾防治小组,全部下沉到17个县(市、区)一线靠前指挥,确保全市836处地灾隐患点巡查排查全覆盖,防御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充分发挥自然资源部专家和桂林市地质环境监测站专家的技术优势,及时调度派出10个工作组30名技术专家下沉一线。
据统计,今年6月1日至21日,全市共发生地质灾害49起,市自然资源局共组织出动人员921人次。迅速避让地灾20起,转移受灾群众171户,544名群众免除了地质灾害威胁。
桂林公交:及时启动防汛工作应急预案
从桂林交通控股轨道集团获悉,21日,受暴雨影响,市区多个路段出现交通阻断现象,多条公交线路停运。该集团第一时间启动防汛工作应急预案。
受强降雨影响,城区各路段出现积水,桂林交通控股轨道集团公交公司智能调度中心一片繁忙,各线路按照调度指令,有条不紊地调整发车时间,并按照改道线路有序输送乘客。截至21日18时,共有1路、11路、12路、18路、24路、30路、100路、14路、16路、85路、K99路、301路、302路13条主要线路采取缩线区间运营方式满足市民出行需求,但仍旧有48条线路维持停运状态,此后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恢复运行。
马翔 邱浩 谭熙 林扬
通讯员阳薇 李勇军 莫梅清 李刚 段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