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河南人民致敬——艺术家刘裕华 向抗洪一线人民子弟兵致敬(致敬子弟兵抗洪刘裕硬笔书法)

刘裕华老师自愿捐出一定数量作品及中国邮品专利部分收益,为郑州抗灾尽微簿之力等

【名家简历】

刘裕华,男,号墨蝉,江西上饶人。
其现为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中房联合集团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教授)、清华大学东方生态战略规划研究中心研究员。
刘裕华先生自幼喜欢文学书画艺术,及长,先后师从于曾来德、倪进祥、李思衡等明师。

向河南人民致敬——艺术家刘裕华 向抗洪一线人民子弟兵致敬(致敬子弟兵抗洪刘裕硬笔书法)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其书法作品以行楷见长,用笔一波三折,提按分明,气息流畅,加之有着多年的军旅生活、企业管理等丰富的人生经历,其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片言碎语间有着对人生的感悟与哲思,发人深省,启迪智慧,其作品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极具感染力。

近年来曾获中国汉字首届硬笔书法大赛三等奖、全国首届文明杯书写大赛三等奖、中国好书法第六届全国书法优秀奖等,作品被国内外多家机构收藏,并有刻碑入石。
刘裕华先生作为硬笔书法中国邮品出版第一人,作品得到了中国邮品艺术界和收藏界的高度认同,此次艺术邮品的发行丰富了中国邮品收藏艺术的内涵,对中国硬笔书法艺术当代发展具有开创性和里程碑式的意义。

铁点银钩写精神 古今永传书文化

——记著名书法家刘裕华

传统书法三千年,硬笔书法数十年!
如何让硬笔书法与传统书法的文化脉络作出前后相随的接洽,是当代著名书法家刘裕华先生卓修的课题。
经过精研覃思,再付以春秋磨砺,他打通了硬笔书法与传统毛笔书法之间的文化壁垒,让新生的硬笔书法与古典的毛笔书法之文化品位融为一体,成为借古开今的书法文化传播贤才!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中华大地掀起的硬笔书法热潮,事实上与“文化”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
人们习成硬笔书法,有一个最核心的需求,既是把字写得好看一些。
因为诸多的硬笔书法习成者有“好看”的实用主义要求,所以各种版本的硬笔书法字帖,难免有迎合“好看”之实用的倾向,各家各帖的字迹设计感过于强化,遂心应手的艺术性被大大削弱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硬笔书法的艺术水准与审美价值一直难有突破,不易拔高!
刘裕华当是深知硬笔书法缺少“文化芯、艺术品”的流弊,所以他的硬笔书法就有了改变这种流弊,致力让硬笔书法真正与传统书法的艺术精神相融相洽,焕发硬笔书法审美的极致魅力。
从这个角度来讲,刘裕华先生是硬笔书法家,更是硬笔书法艺术家!
他的硬笔书法作品所展现出来的艺术气息和文化品位都与众不同,超凡脱俗!

观赏刘裕华先生的硬笔书法作品,与观看怀素之自叙帖、张旭之古诗四帖,以及观赏兰亭序、伯远帖、快雪时晴帖有着完全同于一类的线条审美体验。
这是因为刘裕华的硬笔书法袭承传统书法的“线条表现主义”,把硬笔书法的线条塑造得有万千变化,可以在一划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也可以在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心与笔合,情与笔融,线条之迹,正是以书抒情的心迹!
心入笔,情作字,写得遂心应手,恰是文人写书法的洒脱自如。
起笔落笔,绝无匠工之呆板,亦无书奴之滞碍,最有书法线条类万物之象的天质自然!
这让他的书法在欣赏层面极具艺术性,在文化层面上则是传统书法的精气神!

不断提升硬笔书法的文化品质和艺术属性,这是刘裕华磨砺书法的宗旨要义!
他不但有书法习成的执着行动,并且有善于思维的文化力量。
带着对传统书法文化的传播担当,去创作硬笔书法的金书锦字!
一支笔提得起,放得下,把书写的速度与力度控制得相当精确。
速度慢时写意落花飞雪,放笔写茫茫。
速度快时写意飘风骤雨,一气呵写竦竦。

铁点银钩写精神,古今永传书文化。
其书法近看如激楚浪以成文,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所能成,正是智巧兼优的表达。
远看则如虬龙蜿蜒,浩莽苍苍,如注岸崩崖!
把书法写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一般的形神兼备。
这就是他的书法可以成为硬笔书法文化经典的重要原因!
书如其人,贤者写贤质。
大家风范,真实不虚!

评论 林智贤 【科普作家 著名书画评论家】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