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之事亲也”的“事”意思是“侍奉;伺候”。“孝子之事亲也”一句出自孔子及其弟子所著的《孝经》,意思是:孝子对父母亲的侍奉。《孝经》一书主要是以“孝”为中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伦理中的孝道和孝治思想,并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统而繁琐的规定。
《孝经》一书肯定了“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指出孝是诸德之本,认为“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
《孝经》首次将孝与忠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孝经》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