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春节返乡见闻|高陵变化大滴很!(高陵变化返乡见闻春节)

在我的记忆中,我们高陵一直被称为“县”。
小时候从农村老家去高陵县,我们一般都会说,“走,上县走。
”对于一个农村娃来说,小时候的高陵县自然是繁华的、有趣的、五光十色的,但是,客观来说,高陵是一个体量非常小的县城,截至2021年,全县(区)人口也只有45.8万人,其城市面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并没有什么突出的特色。

这次春节,我开着车,载着自己的新婚爱人,郑重其事地向其介绍起高陵,这才猛然发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高陵的变化真的很大。

城市面貌

新春走基层 ·春节返乡见闻|高陵变化大滴很!(高陵变化返乡见闻春节)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说到高陵的变化,就必须说到城市面貌。
位于关中“白菜心”位置的高陵区,身处泾渭河冲积平原腹地,被泾、渭两条大河宠溺。
班固在《西都赋》赞这里:“五谷垂颖,桑麻铺棻。
”唐代卫次公在《渭水贯都赋》中有“曳云间之清渭,洞开天府,及乎萦流一带”。

泾渭分明观景台石碑

这次回家,我惊喜地发现,家乡在城市环境改善方面下了大功夫,以“泾渭分明”旅游景点为例,泾渭分明观景平台已经建好,设置刻有“泾渭分明”文字的标识景石、遮阳长廊、艺术长椅等,为游人提供拍照打卡场地空间。
坡面绿地设置两座钢结构栈道,供游人上下河堤。

漂亮的高陵南大门牌楼

开车从鹿苑大道进入县城,沿线道路逐渐扩宽,清风荷韵路灯伫立道路两侧,俨然一幅现代化城市道路的优美画卷。
不仅如此,令我惊喜的是,在鹿苑大道两侧还有灯光运动场等健身运动场所。
如果说县城的变化是城市面貌的一个缩影,那高陵更大的变化可能是在人居环境。
在高陵的四季阳光小区住着我的外婆一家,当我和对象步入这个小区之时,整洁的环境、便利的生活让我对象赞不绝口,当我告诉她,这个小区是农民的回迁房时,她露出了吃惊的表情,并连连表示看起来不像。

高陵农村拆迁安置房

道路交通

“要想富 先修路”这句话在中国人尽皆知,我这次从西安返回高陵,给我留下的第二个特别深刻的印象就在于高陵的道路交通。
曾几何时,从高陵前往西安是一件特别漫长的事情,耗时耗力,之所以如此,就在于高陵自身的道路交通并不完善,但这样的局面已经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

刚刚修建开通的东方红大道延伸段

这次回来,借着开车的便利,我依次将店子王泾河大桥、泾河口堤防桥、西营十字跨线桥,东西九号路等一批新建好的市政道路跑了个遍,这才发现,在道路交通方面,高陵早已不是之前的高陵,其四通八达之利确实便利了高陵的父老乡亲。
在返回老家的路上,我特地从渭河河堤路高陵段这开了一段,地铁十号线跨泾渭河大桥正在修建当中,再过两年,高陵人民就可以乘坐地铁前往西安主城区,到时高陵与西安主城区的距离将更加接近。

地铁十号线高陵段高架桥

产业发展

如果说城市面貌、道路交通的变化是高陵自身发展的修炼“内功”之举,那高陵产业发展的变化真的不由得让我感慨,这个曾经的农业大县真的已经实现华丽转身,正大踏步地朝工业大县的方向发展。

航拍高陵吉利汽车产业园

2015年高陵撤县设区,逐渐承接了西安市区大量的产业转移。
比如泾渭工业产业园,已成为西安汽车、装备制造业重要基地之一。
在汽车工业已逐步形成优势规模的前提下,高陵也在发力健全“职住平衡”,协调好就业与居住关系。
比如,在通远镇修建大型配套体育中心,将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平台资源,同自身的产业发展相结合。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不仅将产业的发展不断往前推进,还吸引了人才,就冲这个发展思路,我必须为高陵的主政者竖起大拇指,因为确确实实,这样的发展思路极大地加快了高陵的发展步伐。

高陵创想小镇配套文体中心

我是一个从高陵走出去的农村娃,我对这片土地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情,多少年来,高陵就这样一点一滴地变化着,我虽然没有时刻关注,但也会经常听到亲朋好友谈起这些改变。
今年春节,我用自己的双眼、用心、用情去感受这些变化,为家乡的进步点赞!
(作者 李哲)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