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养在深闺的峨嵋山村宛若世外桃源

在这一个小小村子里遇上堵车,我始料未及。

正月里的一天,艳阳高照,下午1时左右,在温岭市温峤镇峨嵋山村的入口,来往的车辆排起了长队,从各地赶来的游客,都意欲到这个近期声名鹊起的深山小村里一探究竟。

“请往这边开。
”“前面有停车位,请不要停在路边。
”“请不要乱扔垃圾。
”在村口,村民们一边指挥交通,一边相互攀谈,热闹景象从这里开始就蔓延开来。

新春走基层丨养在深闺的峨嵋山村宛若世外桃源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音乐声、嬉闹声、游戏声,这个原本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峨嵋山村,如今充满了热闹的气氛,连同庭院深深里的一草一木,一起变得欣欣向荣。

一别数年,脱胎换骨

对于峨嵋山村的记忆,第一印象停留在十多年前,正上初中的我曾有一次探访大山的经历。

对于年少时的我来说,峨嵋山村似乎位于大山深处,因为交通不便,要想上去,步行是唯一的方式。

沿着崎岖山路,从山脚下一直到峨嵋山村,小时候的我需要走上一个小时。
儿时的伙伴就来自峨嵋山村,据她说,她每天早上都要走上一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山脚下的学校上学。

每天来回两个小时在路上?在当时的我看来,这充满了不可思议。

许是村子里的人也意识到了这大山带来的禁锢,这十几年间,越来越多的人走出了峨嵋山村,去外面寻求新的发展。

这一个小小的村子,渐渐冷清了,只剩下老人们,与这满山的石屋做伴。

更何况,村子的环境也越来越差。
村里人介绍,以前村里从事废旧电器拆解的人比较多,产生的废料、排出的污水,破坏了环境,这种发展模式带来的代价太沉重。

垃圾多、河水臭、杂物乱,峨嵋山村曾是台州市级“点名”的环境落后村。

最近一次探访峨嵋山村,是在去年下半年,彼时,峨嵋山村的村两委班子正踌躇满志。

2014年,我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峨嵋山村是其中之一。
峨嵋山村人意识到,这是个不可多得的发展好时机。
为此,村里专门请来了设计规划方面的专家,将峨嵋山村的未来好好规划了一番。

而在此之前,峨嵋山村已经有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造,拆除违法建筑,整治环境,很快,村里旧貌换新颜。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锦上添花了。

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陈氏宗祠,流传在民间的尚书、驸马的传奇故事,残留历史痕迹的状元及第残匾,这些都赋予峨嵋山村别样的文化特色。

峨嵋山村人决定,保留历史文化,就地取材,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美丽乡村。

很快,这个美丽乡村初现雏形。

石屋,庭院,世外桃源

从温峤镇中心出发,一路驱车,从山脚下就开始延伸的平坦的水泥大道,可以一直把你带到峨嵋山村村口。
过去一个小时的崎岖的路,如今缩短在车轮里的15分钟。

对于这么多游客,峨嵋山村早已有所准备。
在村部的广场上,几十个停车位整齐划一,一切繁忙而又井然有序。

一头扎进这个村子,你会迷失在古朴的山间小路,犹如一场穿越之旅,你会发现这个大山深处过去的秘密。
在小路两边,是伴随着一栋石屋出现的一个庭院,每个庭院几乎都有着自己的风格,一草一木都独具特色。

竹篱笆将一个庭院隔成世外桃源,石头铺就的小路引你向幽静处探寻。
原本一个石头堆砌的小屋,如今被铺上了爬山虎,像模像样地凿窗开门,上书“石莲山舍”。
前面的一排绿草,一只歪斜的酒缸,就是最好的点缀。

再往里走,右手边的石板水槽被改造成了绿园,里面种满了绿色植物,旁边的一树红花压弯了枝头,成为每位游客的“最佳合影地”。

再往里走,一架秋千慵

像这样的小院子,峨嵋山村还有很多,这是属于比较原生态的一类。

村里的人说,这里曾经举办过一次庭院大赛,在这些庭院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改造,经过精雕细琢,各个院子都有了自己的神韵,整个村庄才越发精致起来。

当然,也有一些人,早早地看中了峨嵋山村的独特魅力,在这里寻一方天地,开辟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

门口一个拱门,旁边是延伸于石屋之外的一个玻璃房,人工瀑布从上倾泻而下。
玻璃房前是一汪水池。
这一处颇具艺术气息的石屋,来自一个“神秘人士”的神来之笔。
听说他买下这里,只为寻一处平日里可以休憩的清静之地。

如今正月里,这里也张灯结彩,一串串的辣椒、一个个橘子似的小灯笼,将这个古朴的石屋点缀得愈发喜庆,如同一个穿着大红花袄的农村姑娘,质朴中透着欢喜。

就这样,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拍,来往游客手中的手机、相机停不下来,他们都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

“这里怎么会变得这么好,实在是没有想到。
”一位路过的大姐边看边赞叹。

“现在路通了,车子都能直接开上来了,自然就能发展了,以前想发展也没机会。
”身边的同伴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一处写在花卉丛中的一句诗,是当下我的心情的最好写照。

小小村子,未来可期

去年,有好消息传来,峨嵋山村被评为2018年度省级历史文化重点村,将获省500万元的奖补资金。
这是我市继石塘里箬村和东山村之后的第三个省级历史文化重点村。

除了省500万元之外,市里也将配套1000万元,也就是说,在三年时间的建设中,峨嵋山村将获得1500万元的资金注入。
除此之外,还将获得15亩的用地指标,用于石屋的保护和居民搬迁等。

这对于峨嵋山村来说,无疑是个极大的好消息。
借此机会,峨嵋山村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规划层次,挖掘传统文化,打造A级景区村庄。

“现在村里越来越热闹了,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了,开一个小餐馆应该不错。
”虽然早早就从山上搬了下来,但最近,越来越多的村民在脑子里有了新的计划。

在路边一个小小的饮料摊,这一天中午也是生意特别好,摊主忙着收钱,笑得合不拢嘴。
往村子深处走,我注意到,越来越多的饭馆出现了。

把游客引进来,更能把人留下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这是很多地方在旅游发展之后第一个考虑的问题。

对于峨嵋山村的繁荣,显然,村里人已有所准备并已付诸行动。

一排原本破败的石屋,如今经过重新拾掇,焕发出新的生机。
“我们自己重新翻修过。
”坐在门口晒太阳的大爷说。

修旧如旧,保留原有的特点,经过修复,拭去了岁月的蒙尘。

“为了看起来统一,我还特地去买了张雕花大床。
”大爷说,如今再在这个山里住,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今年这里会发展成什么样?难以估量。

而在这一排石屋的尽头,这里的房子透露出一股文艺的气息。
门和窗户都被刷成了厚重的蓝色,墙壁上贴上了春联,有种浓浓的“撞色”风格。
台阶上一张木桌,一个插着枝梅花的花瓶看似随意地摆放在正中央。

台阶下就是一方水池,而在院子的另一边,一树梅花正竞相绽放。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