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吴鹏和王川,都是国家电投集团山东海洋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乳山场站的值班员。同为28岁的他们,一个来自吉林长春,一个来自山东青岛,趁窗口期出海巡检“大风车”,是两人在场站值班外最重要的任务。
国家电投山东海洋能源乳山场站值班员王川介绍,包括灭火器,火探管之类的安全检查,然后进行23号风机的故障处理,为期大约两天左右的时间。

乘船进入海上风场时已是傍晚。迎着落日,船停靠在项目的“心脏”——海上升压站。这是一座稳立海上的钢铁建筑,项目一期53台风机发出的电能全部在此汇集、升压,再通过地下电缆送入陆上的千家万户。登上海上升压站,巡检开始。这里面积大、先进设备多,巡检一直持续到晚上十点。
夜幕笼罩,海天一色,只有“大风车”们闪烁着整齐的红色信号灯,点缀长夜。如果说对海上升压站的巡检,是这次出海任务中较为轻松的工作,那么,第二天一早的风机检修,才是真正的挑战。
这个摄像头时间长了全是灰,我给擦一下,让它眼睛更明亮一些,在陆上看这个风机才更直观。
在完成了对百米高的风机顶部平台巡检之后,吴鹏和王川又一头扎进了狭窄的风机内部,对损坏的设备进行更换,一干又是两个多小时。
这是轮毂的400伏供电,这台现在停了,转不了了,看下什么原因,排查下原因……
吴鹏说,这是他们春节前最后一次巡检,忙完这次窗口期,他和同事就可以轮流回家过年了。现在技术先进了,海上风电场全部实现“无人值守”,陆上的场站通过远程监控、设备状态监测,能实时掌控运行情况,人工巡查是为了多加一道保险。
吴鹏说,感觉比较自豪。这个风机转,电就来了,他们也在源源不断向千家万户提供清洁能源,觉得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
白天在风机内部工作,晚上就住在船上。眼下,像吴鹏和王川这样的检修小组有10个,近百名检修工人忙碌在这片71平方公里的海域。“大风车”展翅飞翔的背后,是万千建设者的日夜付出。海风不止,波浪涛涛,威海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必将乘风破浪,前行不止。
监制丨周长亮
丨戚冬伟 刘洋 焦文成 刘洋
责任编辑:曾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