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没有,新能源车的电池,以后不管是磕了、碰了,都只修不换了。
保险公司赔的太多,赔不起了,是真的还是假的?
并非只修不换首先,电池只修不换这个事确实有,但说法不太准确。

2023年9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了一个《新能源汽车保险事故动力蓄电池查勘检测评估指南》。
里面把电池损伤分成了4个级别:
一级损伤,也就是电池箱体有划伤,只要检测电池参数没有问题,就进行涂层和钣金修复。
二三级损伤,电池组没问题的话,只修复或者更换箱体,电池组有问题,坏哪里就换哪里,尽量不整个换。
只有损伤程度达到四级,才能直接换电池总成。
总结一句话:电池刮了、蹭了、磕了,能修好的尽量修,修不好的试试能不能只换一部分,不到万不得已,坚决不会给你换个新电池了。
为什么出台这个标准为什么会出台这个标准呢?
其实就是保险公司实在是没办法了,这话怎么讲?
以前电池托底了,变形了,去4S店很可能直接给你换块新电池,最后算下来这维修费价格,是相当夸张的。
有发布的:
一辆欧拉好猫,底盘电池仓承载梁断裂,4S店检修之后要求更换整个电池包,维修费用你猜多少?93000块钱!
这台车子本身才卖10到14万。
只要你买了车损险,这9万3就是由保险公司掏腰包了。
保险公司肯定也不愿意啊,这么搞,保费怎么可能赚的回来,赔的一塌糊涂了。
所以说专门出了这么个指南,人家里面也说了,就是为了保险事故中作为损失评估依据,以后都按照这个来。
新规定产生的影响
这个新的规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我们每年交的保费,是相当“有希望”被打下来了。
这个电池损伤分级如果有效,那保险公司的赔付成本就降低了。
成本一降低,自主定价系数就可以适当降低,最后的保险价格一般也会跟着往下调。
当然了,这个降低不是立竿见影马上就能看得到的,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市场反馈。
但反过来想,对于电池的担心其实也会变多,毕竟修一修和直接换个新的,肯定还是不一样的。
会不会对以后用车有影响?会不会没修好,反而导致自燃、起火了?这些担心肯定也是会变大的。
关于新能源车电池的讨论除了担心磕碰损坏电池,大家对电池的衰减也很关心。
网上有人说:新能源车,你开个5、6年,电池衰竭就很厉害了,要换新电池。靠不靠谱?是不是真的?
日常使用,有没有什么办法能缓解电池的衰减呢?
这些内容之前我都做过的,进我主页搜一搜找一找,现成的干货现在就能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