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一庭一特色 服务暖人心(人民法庭调解法庭中院化解)

像南蒲法庭这样,首选运用调解方式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在新乡两级法院已成常态。
据统计,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所辖45个基层人民法庭近三分之二的纠纷,都通过诉前或诉中调解将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在基层。

近年来,新乡中院坚持强基导向,紧紧围绕“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新时代法庭”总目标,着眼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从“职能重塑夯基础、源头治理筑根基、突出专业强保障”入手,指导辖区人民法庭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坚强的司法保障。
前不久,新乡中院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省人民法庭指导工作先进集体。

职能重塑夯基础

新乡:一庭一特色 服务暖人心(人民法庭调解法庭中院化解)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新乡中院下辖45个人民法庭,主要在太行山区、黄河滩区、偏远农村和城乡结合部。
2019年以来,新乡中院党组带头深入调研人民法庭,出台了《关于完善和改进人民法庭工作职能的方案》,分门别类、量体裁衣,将45个人民法庭打造成7个专业法庭、33个中心法庭和5个边远法庭,功能布局更加合理,全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覆盖全市城乡的有效司法服务网络。

以获嘉县人民法院亢村人民法庭为例,该庭被划分为中心法庭后,一方面发挥“立审执一体化”功能,做好立案登记工作,让辖区群众到法庭立案“只跑一次”。
另一方面借助获嘉县诉调对接中心亢村法庭工作站,与辖区50多个村基层调解组织建立微信工作群,共同化解矛盾纠纷,使矛盾不激化、纠纷不升级。
这是新乡法院扩容中心法庭功能,参与诉源治理工作的积极探索。
该庭审判业务和多元解纷并重,主动延伸诉讼服务,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强化诉非衔接,形成以人民法庭为支撑、以乡镇为依托、以基层调解组织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立体化纠纷解决体系,将司法服务有效嵌入基层,参与诉源治理,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2020年以来,亢村法庭联手乡村两级干部共同妥善化解诉前纠纷150件,调解成功116件。

新乡中院着力强化对人民法庭工作进行分类量化指导,首创“人民法庭联系人制度”,从新乡中院中层正副职中选派业务骨干为基层人民法庭联系人,与全市45个基层人民法庭“一对一”结对子,实现联络“全覆盖”,确定每月第一周周六为联系人指导日,下沉到基层人民法庭,从条线业务指导、日常工作管理、基层社会治理等全方位指导,提升人民法庭工作水平。

源头治理筑根基

人民法庭是化解矛盾纠纷前沿阵地。
新乡中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全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打通诉源治理“最后一公里”,科学指导全市人民法庭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打造“一庭一特色”的司法服务名片。

辉县市胡桥乡油坊头村的张某与赵某为多年老邻居。
2020年,赵某在村内建造宅基地房屋,将地基深挖到邻居张某的房屋下面,造成地基和墙体不同程度损坏,生活用水和排水管道挖断。

纠纷所在地的孟庄人民法庭受理案件后,启动三级网络调解机制,油坊头村委会和乡矛调中心调解未成功,转入法庭接力调解。
孟庄法庭特邀调解员进行了多次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协议。

该案件得到圆满化解,背后发挥作用的正是该庭自2018年以来持续探索完善的“一个网络和一套机制”。
一个网络是“一个中心四个支点联络社区(村)”的调解网络。
以人民法庭特邀调解员为中心,协商辖区四个乡镇调解员,作为矛盾化解的四个支点,将司法服务延伸到基层社会的最小单元。
一套机制是“双向沟通合力协作”调解机制,建立人民法庭与乡镇矛调中心、村委会等三级双向沟通渠道,层层联手化解矛盾纠纷。
两年来,孟庄人民法庭排查化解当地矛盾纠纷326起,成功化解156起。

新乡县七里营人民法庭则在全省率先创建了“一表三机制”工作法。
该庭针对农村矛盾纠纷多元化的趋势,积极将化解社会矛盾关口前移,建立“民情联系表”(一表)参与全县网格化管理,建立“畅通民意渠道,加强矛盾纠纷化解,注重普法宣传”三项工作机制,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组合拳”。
创建 “一表三机制”工作法以来,该庭每年化解辖区民事纠纷300多件,占到该庭案件数的三成,有效缓解了民事案件快速增长带来的压力。

长垣市是全国知名的起重机之乡。
位于新乡市起动机工业园区的长垣法院南蒲法庭,针对民营企业发达,商业贸易往来产生的经济纠纷较多的情况,打造“服务民营经济”司法名片,积极参与长垣工业园区建设,护航特色产业发展。
法庭对园区企业在建设和经营中出现涉及法律的投诉和纠纷,利用长垣市政法综合治理平台,提前介入、及时受理、现场调解,对未能诉前达成调解协议的,及时立案、快审快结,为涉企案件提供公正、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今年上半年,该庭共受理522件涉企业纠纷,其中307件通过调解得以化解。

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位于黄河滩区的封丘县黄陵人民法庭顺势而为,聚焦流域治理和环境保护,密切配合当地党委、政府,积极参与滩区村民搬迁工程,与黄陵镇党委、司法所等建立诉调对接平台,和社区调解员微信群,做好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委托调解63件,调解成功60件,为黄河滩区社会治理注入司法力量。

一花引来百花开。
近年来,新乡中院指导人民法庭积极构建党委主导、部门协同、平台互通、信息共享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辖区多元化解纠纷机制、诉源治理预防机制,形成辖区基层社会矛盾分层分阶段的有效治理,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突出专业强保障

“新乡法院注重在传承优良传统上求创新,强化专业法庭功能,突出特色强保障,建设成让群众享受司法为民便民利民举措的最直接场所,把更多的优质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新乡中院负责指导人民法庭工作的民一庭庭长张妍丽介绍。

新乡中院将靠近法院的城郊法庭功能定位在解决“交通事故、少年家事审判、劳动争议”等,明晰其功能定位,优化法庭布局,构建符合地区特色的专业化法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差异化司法需求。

获嘉法院史庄人民法庭顺应职能改革,充分发挥自身“女子法庭”女法官感情细腻的优势,积极探索家事审判工作机制,转变为专门审理婚姻案件的少年家事法庭。

冯某与被告徐某于2018年离婚,徐某因自身过错,自愿补偿冯某2万元,并出了具欠条承诺两年付清。
徐某陆续支付冯某8500元后,剩余未再支付。
冯某多次追要未果,于2020年6月将徐某起诉到获嘉法院,案件很快转到了史庄法庭庭长贺雪娟手里,她仔细研究了案情,交给专职调解员邵泽祥进行调解。

经邵泽祥多次联系,徐某终于接通电话,称自己在浙江打工没有时间回来应诉。
邵泽祥反复耐心劝导,徐某同意接受调解。
邵泽祥又和在石家庄务工的冯某联系,确定了调解日期。
到了约定日期,徐某又因工作忙无法参与调解。
双方都不在本地,调解困难重重,但邵泽祥没有放弃,又多次联系双方,再次约定时间,通过组建微信群进行视频调解,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徐某当场一次性履行了调解内容。

史庄法庭引入庭前调解机制,将调解贯穿于立案、送达、保全等各个环节,真正做到服判息诉、胜败皆服、案结事了,同时通过法庭家居式布置,把“家的温暖”带入司法服务,利用离婚冷静期、提醒当事人正确面对问题及应当注意的细节,促进当事人家庭关系调整、修复。
同时,加强与妇联、教体局等有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协作,引导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还将妇联、乡村两级妇女主任等善于处理婚姻家庭矛盾的人员,充实到家事案件调解员队伍中去,发挥调解组织作用,做好庭前引导、庭中教育、庭后释法工作。
法庭通过与辖区乡村两级组织建立联动机制,实现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无缝对接,该庭的案件调撤率连续多年在80%以上。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由于历史悠久,每年慕名就医的人员络绎不绝,病人数量长期位于豫北地区前列,同时也引发大量的医患纠纷。

卫辉市人民法院将汲水人民法庭打造成审理医疗纠纷的专业法庭。
该庭还联手新乡中院民一庭专业法官开展普法教育讲座,并结合审判实践对医院如何做好医疗纠纷的防范提出建议,帮助医务人员依法执业、规范行医。
2019年以来审结的涉及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疗纠纷案件70件,其中调解、撤诉案件53件。

根据近年来交通事故纠纷增多的状况,新乡中院及时统筹协调市公安局,在全省率先成立新乡市区道交纠纷一体化处理中心。
“中心”将市区所辖红旗、卫滨、凤泉、牧野四区范围内交通事故案件可一站式集中处理,公安、法院、调解员、保险公司全部入驻,指定位于新乡市红旗区法院小店法庭统一办理,打造“道交一体化”专业法庭,通过将市区的道交纠纷案件集约优化办理,依靠诉前化解的力量,缓解案多人少的压力,实现了市区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多元化解创新机制进入实质化运转,达到“道交”纠纷源头治理和多元化解的目的。
自去年该“道交一体化”中心成立以来,法庭受理道路交通事故纠纷287起,98%的案件通过调解得到解决。

“人民法庭是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
新乡中院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庭的建设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基层人民法庭的指导力度,全力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不断推进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
”新乡中院院长袁荷刚说。

文章出处:人民法院报 (2021年8月23日 六版)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