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击风沙,抗击洪魔,浴雪奋战,这是柳园高速交警刚刚跨过去的这一年的关键词,2018年末,酒泉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王立朝和酒泉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温国华一行前往柳园高速大队慰问看望了战友们。 而柳星段高速在平安畅通里迎来了新一年的曙光。
曾经的行路难
曾经,每到寒冬,柳园到星星峡路段的拥堵,是酒泉公安交警面临的严峻考验和一道难关,也成了省市领导关注的热点之一。

当时间的指针回到2010年的12月30日,当时的柳园至星星峡路段,有1500辆车拥堵滞留,新旧交替之时成了很多人的不眠之夜,2011年的新年钟声敲响之时,这条路才渐渐恢复通行。
数次拥堵,吸引了从中央到地方众多媒体的眼球:2009年12月中旬,因车祸,柳星段有7000辆车拥堵;而早在2005年,这一路段的拥堵现象就被媒体关注发布过,当时,受阻路段长达15公里,800余辆大货车滞留,不少被困车辆出现缺水少粮的情况。
当年全市抽调警力、机关干部、车辆到达现场为滞留车辆提供高标号防冻柴油、打火电瓶等解冻工具和材料、分发食品、饮用水以及保暖物资,交警维持秩序、疏导交通,救援疏导现场是热烈又被万众瞩目的。
造成当年大拥堵的主要原因是气温降至零下30度左右时,过往车辆中有不少货车司机对这里的严寒天气情况不熟悉,车辆所加油料为低标号柴油,行至这一路段时,油路封冻车辆熄火,便造成拥堵。其次是柳原至星星峡一段冬季气候严寒,下雪之后路面结冰,大货车爬不动坡易引发交通事故。
而另一原因是交通瓶颈制约,当时的连霍高速尚未建成通车,只有一条312线通行,已不能满足日益繁忙的公路物流运输,现甘肃省公安厅政治部主任,时任酒泉市公安局局长的李晓卫当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312国道正在改建高速公路,道路的通行环境和比较脆弱的状况将在建成后得到彻底改善。”
今天的柳园镇因为哈密铁路局柳园机务段生活基地的搬迁,失去了昔日的繁华,但是交警们依然记得当年他们驻扎在这里参与疏导战役的日日夜夜。而在柳园镇,战友们也还提到他——瓜州公安局交警大队柳园中队的辅警牛海亮,2017年9月在312国道执勤中牺牲,他也是酒泉交警们无法忘却的纪念。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宏伟战略的实施,今天的柳园至星星峡的道路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改观,连霍高速2011年7月建成通车,柳园高速公路大队于当年成立。时隔六年,京新高速2017年7月建成通车,在进入新疆哈密骆驼圈子处并入连霍高速。而312国道重建后于2018年4月通车,在马莲井和连霍高速并行。道路交通设施的改观,大大提升了星星峡隘口的通行能力。随着物流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这条路依然是繁忙的。一辆辆大货车将新疆的液化气、天然气以及果品,皮棉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特产源源不断运向祖国四面八方,进疆的车辆运送着工业大件设备以及各种轻工业产品,节假日柳园北最高日车流量达11000至12000辆,平时24小时在6000至7000,312国道的日通行量在3000辆左右,瓜州到星星峡连霍高速 117.4公里的保畅通工作任务依然关键而繁重。
冻死的手机
入冬以来,恶劣天气频频驻足柳园辖区,民警们的神经一直都是紧绷的,根据专业人士的监测结果,距离柳园北收费站四十多公里的马莲井路段,有时与柳园气温竟然相差十度左右,马莲井一段戈壁旷野地势较低,到了12月份,气温会低至零下30度左右。
每逢冰雪天柳园高速交警兵分几路全警上路,期间的岗位没有人替换,大家只会在路上吃袋方便面,喝几口矿泉水,高速大队的营房内空荡荡的只留下厨师一个人。
2018年11月2日,新疆境内大风天,辖区路段实行管制,柳园全警上路灵活应对,全力疏导滞留车辆,直至第二天早上滞留车辆疏导完毕。
11月10日,柳园辖区大风并出现降雪,全警再次上路疏导,从管制解除到滞留车辆分段放行疏导完毕,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的中午时分。
在与风雪的搏击中,大队民警拍了一张照片,头发、睫毛都结满了厚厚的霜。在这样的天气里,手机在室外一会儿就会自动关机,大队的交警们巡逻时都会把手机放在车里的暖气边,大队领导往往都带两个手机交替使用,一个关机了,把车里的拿出来随时和外界联系,现场指挥。
满口袋的沙
2018年10月17日,漫天黄沙夹裹着凛冽刺骨的北风肆意横行,连霍高速新疆境内烟墩段全线封闭,为避免大量车辆滞留辖区高速公路引发事故,柳园全警出动。10月的戈壁夜晚异常寒冷,寒风裹着沙粒打在脸上像刀割一样,大家穿着厚厚的棉大衣仍旧不由自主地发抖,这场交通疏导一直持续到两天后的凌晨。执勤归来时,耳朵、鼻孔都是沙尘,眼睛里满是疲惫,每个人的衣服口袋里都装满了沙。
2018年7月31日12时许,哈密地区山洪暴发,导致新疆境内连霍高速公路多处路面积水,车辆无法通行,大队全警出动,人员分为三组对辖区进疆车辆采取分流管制。一组查看道路损毁及通行情况;二组前往马莲井服务区实施交通管制,同时对星星峡路面滞留车辆进行疏导;三组在柳园服务区和柳园收费站实施交通分流和管制。分流管制中,民警对被堵塞在道路上的小型车辆和有老人小孩的车辆带道驶离高速,并及时通知路况信息。直到8月1日9时,哈密水毁路段经抢修后开始恢复通行,对马莲井服务区和柳园收费站解除管制,辖区道路恢复正常通行。
雪天作战时间表
“百日大战”伊始 ,柳园高速交警们接受了第一场严峻的考验。
2018年11月13日,柳园高速公路大队辖区内出现持续降雪和团雾,全路段积雪、能见度极低不足十米,当日11时至12时路面管制期间,交警们耐心向过往驾驶员提示恶劣天气行车的危险性和注意事项,安抚劝导驾驶员就地休息等待。管制结束后,交警们对辖区滞留车辆采取多种方式疏导。
16时30分,滞留车辆疏导通行,经过5个多小时的高强度连续奋战,道路恢复通行。
17时20分,柳园北收费站以东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不足十米,存在严重隐患,不具备通行条件,收费站以东道路再次实行双向管制。
3个小时后,当日18时左右,辖区内出现结冰,交警们主动协调辖区养护部门连夜开展除冰工作。通过警报、警笛、喊话的方式,提醒过往车辆减速慢行,联合辖区养护部门全路段撒盐,快速融雪除冰,及时消除隐患,重点路段安排专门警力撒沙,大队的巡逻车上随时都带有数把铁锹,大货车在冰面爬不动坡,交警们就会在车轮下撒沙,而沙料是养护部门人员早就准备在路边的。数年来,柳星段的多个部门为了保障畅通已经形成了联动机制,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应对经验,每到了冬天,大家各司其职,都会储备高标号柴油、沙料等救援物资,这些物资一到恶劣天气就都派上了用场。
21时40分大雾散尽,融雪除冰工作完成,交通管制解除。
23时许,滞留车辆疏导放行结束,恢复通行,又5个多小时的坚守奋战,全体交警们毫无怨言,顶着风雪严寒。
但是,这只是柳园交警稍微喘口气而已。
1个小时以后已是14日0时许,新疆境内再次出现强降雪,新疆哈密交警在星星峡收费站实行临时交通管制,而柳园辖区又持续出现降雪和大风天气。
0时30分星星峡服务区、柳园北收费广场再次实行管制,大队人员兵分几路,一半警力在岗在位进行管制,一半警力短暂休整后白天开展巡逻警示,配合融雪除冰,疏导滞留车辆等工作。
这次管制时间长达9小时,上午10时解除管制,下午16时许,滞留车辆疏导放行结束道路恢复通行。
两天以来,全警顶风冒雪,忍冻挨饿,紧咬牙关高强度连续奋战26小时,出动警力50人次,警车20台次,疏导车辆3000余辆。
红柳园的战歌
柳园,古名为红柳园,源自戈壁滩上的红柳,盛夏红柳原里开满了火红的红柳。
战友们拍摄过夏天瓜星高速路边的红柳,它们像是人工种植的一样,每隔一段从路边的石缝里倔强地冒出头来,春夏秋三季郁郁葱葱燃烧着怒放的生命,它们是孤寂单调的戈壁呈现给战友们的一道风景,“守得住荒漠、咽得了风沙、扛得起重担” 这句话是柳园高速交警们激励斗志的红柳精神。
这份坚守并不容易。瓜星道路横穿茫茫戈壁,地广人稀、警队出了门就是一条高速路,别无去处,他们长久与戈壁为伴。大队坚持24小时勤务,严格落实由疆入甘的“两客一危”车辆检查登记和强制落地休息制度,检查站到了冬天异常寒冷,长期上夜班的战友生物钟都混乱了。大队长文辉有严重的腰肌劳损,经常腰疼的直不起来,但是每次与风雪搏击他总是和大家一样冲在最前面,在连续26小时作战的那次,大家拍到一张他匆匆忙忙吃方便面的照片;教导员李其宏母亲患脑梗后体弱多病,这几年一直断断续续住院,但是他却不能在身边照料。副大队长王康维的父亲患胃癌,他只在住院期间照料了几天后,无法长期陪伴父亲治疗。而孙强做过心脏搭桥手术,但是每到了风雪搏击之时,一个萝卜一个坑,大家都在挨饿受冻连续作战,他也得上路疏导认真履职。
柳园交警获得的一面面锦旗,背后是一段段故事和佳话。2018年3月的一天,山东司机张某在辖区被一面包车追尾,因其驾驶的半挂车载有出口货物,急需运到新疆口岸,否则损失严重。针对此情况,大队民警按照法律规定在最短时间内为其办理了案件,最大限度为其降低了损失。事后,张某专程乘火车从山东来到柳园交警大队,为办案民警送上一面锦旗。
2018年12月初的一天,柳星段再次因降雪路面结冰,又一场风雪搏击战拉开序幕,3日那天凌晨,一辆大货车侧翻在路上,货物洒满路面,交警们展开紧急救援,下午时分,又有群众打电话称因交通管制被困在路上,车内孩子高烧不退请求帮助,民警们在绵延几公里的车流中找到了他们,护送他们将孩子送到柳园镇医院治疗。这只是他们很平常的一天。
2014年,柳园高速大队获得甘肃省公安厅交通管理表彰的集体三等功;2015年,获得集体二等功。
这里曾是红西路军谱写历史壮烈篇章的地方,今天柳园高速交警们,秉承革命精神和意志,在这片热土上唱响一首铿锵的战歌。
发布 | 酒泉市公安局
编辑 | 子青 子墨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