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丨民警操控无人机进行空中巡查(兴义交警供图)
伴随着螺旋桨发出的“嗡嗡”声,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在空中匀速飞行,道路旁的交警正通过无人机高清摄像头传输的画面,实时掌握道路交通情况,并借助无人机上搭载的扩音设备,时不时地通过遥控器向地面上的驾驶员喊话。
连日来,在兴义市遵义路、北京路、沙井街等市区交通繁忙和易发生交通违法的路段,“隔空喊话”成为常态。这是兴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为加强道路交通管理,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创新引入的无人机辅助交通执法方式。

今年3月下旬以来,兴义交警不断挖掘“空中警力”潜能,将无人机应用于道路拥堵巡查、交通违法查处、事故快处快撤等各方面,构建起“空中巡查+路面执法”的立体巡控模式。
“无人机拍摄视角佳、检测范围广、信息收集能力强,还能远程制定飞行计划、自动执行任务、7×24小时无人值守巡航,有效减少了巡查盲区。”兴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民警陈洪斌介绍,无人机在执法中发现违章停车、未佩戴头盔、逆行等交通违法行为后,民警会立即进行喊话提醒,告知驾驶员其违法行为,并要求立即整改,同时,无人机还会对违法行为进行拍照取证,以便开展后续的处罚工作。
一架无人机就相当于一个“空中警察”,虽然远在上空,但却“震慑力”十足。5月10日下午,在兴义市遵义路,一位在马路中间等待红灯的外卖员,被无人机巡查发现,进行喊话提醒后,外卖员立马退回到斑马线上,有效制止了交通违法行为。
“除此之外,对于发生拥堵后,交警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我们也充分运用无人机巡逻、喊话功能,辅助地面警务力量及时找到堵点源头,科学调度警力,采取排堵疏导措施,快速有效提升道路通行效率。”陈洪斌说。
“司机拍照取证结束,请及时将车辆开走……”近日,庞某与程某在北京路发生追尾事故,两人在路中间争论了起来。
陈洪斌远程操控无人机进行视频巡逻时发现交通拥堵,采用悬停拍摄,将画面实时传回的方式,将堵点情况反馈至交警大队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调度地面执勤交警前往处置,双方使用“交管12123”App视频快处功能处置事故。不到10分钟,取证结束,道路恢复正常通行。
利用无人机进行交通执法是探索科技手段与现代执法相结合的一种尝试。如今,警用无人机正凭借机动灵活、视野宽广的优势,扮演着“空中警察”的重要角色,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赋能。
作者:雷丹丹
编辑:罗 微
二审:赵佳玲
终审:李娅梅